那转瞬即逝的“规则谐振”现象,如同在密不透风的墙壁上发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纹。星火联盟所有的研究力量,如同找到了目标的探针,全力聚焦于这段被一号玄天镜捕捉到的珍贵数据。
洛兰与其团队几乎进入了不眠不休的状态。她们以那道“道韵烙印”为原始密钥,以矿脉标记为静态参照,再结合这段动态的“谐振”波动,试图反推出天机阁用于与“褶皱潜行者”共存,或者说,用于“管理”这片猎场的核心规则指令集。
这过程极其繁复且充满风险。每一次推演模拟,都像是在拆解一个由无数微小规则符文构成的、内部环环相扣的爆炸物。稍有差错,不仅推演会失败,更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规则反噬,甚至可能通过某种玄妙的联系,惊动远在虚空彼端的“观察者”本身。
焚塔调动了联盟库存中最珍贵的几种用于稳定神魂、增幅推演能力的顶级灵材,源源不断地供应给洛兰团队。沈流石则亲自坐镇,以他那超越常理的冷静与洞察力,为一次次关键的推演节点提供方向性的判断,规避了几次足以让整个项目前功尽弃的潜在陷阱。
时间在高度专注与紧张中流逝。终于,在经历了数十次失败的模型构建和无数次微调后,一个极其简陋、稳定性存疑,但理论上具备相应规则特征的“伪道标”程序,被成功编译出来。
它并非完美复制,更像是一种基于现有理解的、拙劣的模仿。其核心是一段高度压缩的规则编码,旨在模拟天机阁“维护单位”所散发出的那种能够“安抚”潜行者的特定波动。
“成功率无法精确估算,根据模型模拟,存在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可能性,能在短时间内干扰或降低潜行者对携带此道标目标的攻击欲望。”洛兰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但风险同样巨大。一旦模拟偏差超出潜行者‘默认识别’的容错范围,或者触发了我们未知的防御机制,后果……不堪设想。”
“百分之三十,足够了。”沈流石没有任何犹豫。在虚空探索中,任何高于零的成功率都值得用生命去搏取,更何况是如此关键的突破。“立刻准备测试。”
测试对象,是一具经过特殊炼制的、没有任何生命气息与智能的“傀儡探针”。其核心被植入了这段“伪道标”程序,外壳则采用了与玄天镜同级的隐匿材料。它的任务简单而直接:在预测的潜行者活跃期,主动靠近褶皱带边缘,测试“伪道标”的有效性。
这无异于将一块裹着模拟气息的肉,扔向沉睡猛兽的嘴边。
控制中心内,气氛比之前任何一次行动都要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光幕上,那代表傀儡探针的光点,正如同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死亡区域。
探针逐渐接近褶皱带。传感器传来的画面开始扭曲,规则的乱流如同无形的触手拂过探针外壳。远方,那道令人心悸的阴影,正如模型预测的那样,处于缓慢的巡弋状态。
“启动‘伪道标’。”沈流石下令。
指令通过超距通讯瞬间传达。傀儡探针核心处,那段被寄予厚望的规则编码被激活,一股微弱却带着特定韵律的波动,以探针为中心,悄然扩散开来。
一秒,两秒……
控制中心内鸦雀无声,只有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
画面中,那原本漫无目的巡弋的阴影,似乎……顿了一下。它那扭曲无形的“身躯”微微转向了探针所在的方向,一种无形的、充满恶意的“注视感”仿佛穿透了虚空,落在控制中心每一个人的神魂之上。
焚塔的拳头骤然握紧,丹火几乎要破体而出。洛兰的数据流出现了瞬间的凝滞。
那阴影停顿了数息,并未像之前摧毁“幽影探针”那样立刻发动攻击。它似乎有些“疑惑”,围绕着探针所在的区域,缓慢地绕行了小半圈,那无形的“注视”反复扫描着。
有效?!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就在这短暂的僵持似乎预示着成功时,那潜行者阴影猛地一颤,并非发动攻击,而是如同受到了某种无形的惊扰,骤然加速,不再是缓慢巡弋,而是带着一种明显的躁动与……警惕?瞬间远离了探针所在的区域,没入了褶皱带的更深处,消失在了探测范围之外。
它没有攻击,但显然,那“伪道标”并未能完全模拟出天机阁单位的效果,反而像是某种“拙劣的模仿”,引起了潜行者本能的排斥与警惕?
“探针信号稳定!未遭受攻击!”操作修士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汇报。
控制中心内,没有人欢呼。成功了吗?似乎是的,探针存活了下来。但真的成功了吗?潜行者那异常的反应,像一根新的刺,扎在了众人心头。
“记录所有数据,尤其是潜行者最后异常反应时的规则波动变化。”沈流石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深的思索,“我们的‘伪道标’……似乎起作用了,但作用的方式,和我们预想的有所不同。”
它未能“安抚”,更像是……“惊走”了潜行者。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是天机阁的“标识”权限远高于此,还是他们的“伪道标”触及了某种他们尚未理解的、潜行者与天机阁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一次主动的、逆向工程后的试探,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落下了帷幕。它带来了生的希望,却也揭示了更深的谜团。星火联盟在破解棋局的路上,迈出了歪歪扭扭却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棋盘对面的执子者,似乎也因此,投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带着一丝“兴趣”的一瞥。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那迷雾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开始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