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内,林核指尖那缕黑色的反物质能量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缓缓缠绕上那片散发着荧光的树叶。没有立刻发生湮灭,林核精确控制着能量输出,将其维持在仅能“接触”而非“破坏”的临界点。
他的混沌感知全力运转,神识透过反物质能量这一超然媒介,仔细感受着树叶内部的生命结构与能量流动。与主世界植物依赖灵气或元素不同,这片树叶的生命力根植于一种更为原始、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侵蚀性的基础能量。它并非简单地储存能量,而是将能量与自身的物质结构紧密结合,每一个细胞都像是微型的能量熔炉,不断将外界那种蛮荒之力转化为维系自身存在与发光的光能。
“生命形式与能量的高度统一……规则更倾向于‘存在即合理’,而非主世界的‘理解方能掌控’。”林核若有所思。这种模式效率极高,但上限似乎被锁死,难以诞生出能够超脱环境、探究宇宙本质的个体文明。
他收回能量,那片树叶只是光芒略微暗淡,并未损毁。这次成功的“无害接触”证明了他的思路可行——利用反物质能量的超然特性作为绝缘的“手套”,去安全地触碰和解析这个世界的规则,而不引发剧烈冲突或过度消耗自身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林核以洞穴为据点,开始了系统的研究。他捕捉了几种小型无害的生物,用同样的方法解析它们的生命构造;他收集了不同地点的土壤、水源样本,分析其中能量浓度的差异;他观测双月的轨迹,记录它们光芒变化对环境中能量潮汐的影响。
他发现,这个世界的能量虽然排斥反物质,但其本身并非铁板一块。不同区域、不同生物体内的能量属性存在细微差别,有的偏向厚重的“大地”,有的偏向活跃的“生命”,有的则偏向腐蚀性的“幽暗”。这些属性交织混杂,构成了复杂而原始的生态体系。
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世界的“反噬”。只要他将反物质能量的动用限制在“解析”和维持基础防御的范围内,那种被排斥的感觉就维持在微弱且恒定的水平,如同微风拂面,尚可忍受。但他能感觉到,冥冥中似乎有某种庞大的意志在注视着他这个“异数”,一旦他越界,必将引来雷霆之击。
这天傍晚,林核正在洞口记录当日的数据,混沌感知忽然捕捉到一丝异样的精神波动。这波动并非来自那些遵循本能的野兽,它带着清晰的目的性、谨慎,以及……智慧。
他立刻收敛所有气息,身形融入洞穴深处的阴影,如同彻底消失。
不久,一队身影出现在溪流对岸的丛林边缘。他们大约有七八人,身形与人类相仿,但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古铜色,上面有着淡淡的、如同树叶脉络般的荧光纹路。他们的耳朵略尖,头发如同藤蔓或细草,眼眸是清澈的绿色或琥珀色。他们穿着由兽皮和发光植物纤维编织的简易衣物,手中握着木质长矛,矛尖镶嵌着打磨过的奇异兽骨,散发着微弱的能量波动。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矫健的女性,她的纹路比其他同伴更繁复,眼眸中的智慧光芒也更盛。她抬手示意队伍停下,警惕地打量着四周,目光尤其在那处被林核抹去的荆棘丛空地和他藏身的洞穴方向停留了片刻。
“长老,这里的‘荒’被驱散了,很彻底。”一个年轻男性森之民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惊疑,“没有任何残留,像是……被‘虚无’吃掉了。”
被称为长老的女性点了点头,眉头微蹙:“我也感觉到了。不是部落里任何已知祭司的手段。有陌生的‘存在’闯入了我等的林地,力量性质……前所未见。”
她用长矛指向林核藏身的洞穴方向:“那里的‘生命之息’也被隔断了,内部一片空洞。小心,对方可能还在里面。”
队伍立刻散开,呈半包围阵型,手持长矛,矛尖的兽骨开始散发出各色微光,引动了周围的能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联合防护场。他们的动作协调而无声,显然精通在丛林中的狩猎与战斗。
林核在洞内默默观察。这些“森之民”的出现证实了这个世界存在智慧文明。他们的能量运用方式依旧是基于本土规则,但明显比野兽精细了许多,懂得联合施力,并且发展出了初步的社会结构。
“或许,可以通过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甚至找到回归的线索。”林核心念电转。直接现身风险太大,他的存在形式对这些本土智慧生物而言恐怕过于惊世骇俗。
他沉吟片刻,有了主意。他分出一缕极其细微的神识,裹挟着一丝纯粹的无属性精神力——这是他模拟这个世界能量波动伪装出来的——如同微风般拂向那位女性长老。
这缕精神力中不含任何攻击性,只传递出一个简单的、重复的意念:“交流……无害……”
女性长老身形猛地一僵,霍然转头看向洞穴方向,眼中充满了震惊和警惕。她握紧了长矛,周身荧光纹路明显亮了起来,显然接收到了林核的意念。
她能感觉到,这股意念并非源自她所知的任何林中之物,纯净而陌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远超她理解的力量层次,却又明确表达了“无害”与“交流”的意图。
她犹豫了,回头与同伴们交换着眼色。其他森之民也明显感觉到了什么,紧张地望向洞穴。
是视为威胁发起攻击,还是尝试接触这未知的存在?
林核耐心等待着,收敛着所有可能引发敌意的气息。他知道,第一次接触总是最关键的。这些森之民,很可能成为他在这个异世界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