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庆功宴起波澜生
长白浩劫终告平息,笼罩龙国乃至此界长达数年的归墟阴云,在吴道与崔三藤联手之下彻底消散。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各大修行势力与749局各分局,一时间,举界欢腾,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英雄的感激之情弥漫在天地之间。
作为事件的核心区域与功臣的“根据地”,延吉,这座饱经风霜的边陲小城,自然成为了庆功与总结的中心。
昔日残破的749局延吉据点,在龙脉滋养与各派修士协助下,已修缮一新。飞檐斗拱,庭院深深,虽不复最初古朴,却更添几分历经劫难后的坚毅与厚重。局内张灯结彩,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不仅张天师、空见神僧等留守核心人物尽数在场,龙虎山、少林、茅山、东北马家、西域喇嘛教等各大正道门派皆派来了重量级人物前来庆贺,甚至一些久不出世的散修老怪也闻讯而来,欲一睹两位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风采。
吴道与崔三藤居于主位。吴道换上了一身靛青色常服,长发以一根木簪随意挽起,面容平和,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再无半分激战时的凌厉,唯有那双偶尔开阖的眸子,深邃如星海,让人不敢直视。崔三藤则是一袭月白绣莲纹的萨满常服,未施粉黛,容颜清丽绝伦,气质空灵恬静,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却又带着一种母仪天下般的温柔与慈悲。两人并肩而坐,虽未刻意彰显,但那自然流露出的、仿佛与天地法则同在的道韵,令在场所有修行者心生敬畏与折服。
“……此番浩劫,非我吴道一人之功,亦非三藤之能。乃是我749局上下,乃至天下正道同仁,戮力同心,舍生忘死,方有今日之胜局!”吴道举杯,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在此,吴某敬诸位一杯,谢诸位同道护持之情,卫道之义!”
“敬吴局主!敬崔居士!”众人齐声举杯,声震屋瓦,气氛热烈到了顶点。劫后余生,更能体会和平之珍贵,同道之情谊。
张天师抚须感慨:“归墟之祸,绵延千载,几成我辈心魔。今日得见局主与崔居士以无上神通,涤荡妖氛,定鼎乾坤,实乃苍生之幸,正道之幸!老道代天下玄门,谢过二位!”说罢,竟是起身郑重一礼。
空见神僧亦口诵佛号,面露欣慰:“阿弥陀佛。吴居士掌太初之源,崔居士证净世圆满,双星耀世,实乃定数。此界得二位守护,未来可期。”
接下来,各派代表纷纷上前,或表达感激,或探讨道法,或商议日后联合巡查、清剿残余魔物等事宜。宴席之间,灵果仙酿不绝,更有擅长音律的修士抚琴吹箫,擅长舞技的仙子翩跹助兴,一派祥和热闹景象。
崔三藤以茶代酒,微笑着与几位女性修士及萨满同道交谈,她气质亲和,言语间对萨满秘术与创生之道的理解,往往能直指核心,令听者受益匪浅。吴道则与张天师、空见神僧等人探讨着太初之道的些许感悟,虽只是只言片语,却也引得几位老辈人物时而沉思,时而拊掌赞叹。
看着眼前这片祥和景象,吴道心中亦感安然。他握着身旁崔三藤的手,低声道:“待此间事了,我们便回老宅看看,过几日寻常日子。”
崔三藤回以温柔一笑,眼中满是憧憬:“好。听说街角那家打糕店又重新开张了,还有你以前常念叨的牛肉汤饭……”
就在这宾主尽欢,其乐融融之际——
一名身着749局制服的年轻成员,面色惶急,脚步匆匆地自外面闯入宴厅,甚至来不及通报,便径直冲到张天师身边,低声急促地禀报着什么。
张天师原本含笑的面容骤然一凝,眉头紧紧锁起,挥手让那成员退下后,他与身旁的空见神僧交换了一个凝重的眼神,随即起身,走到吴道与崔三藤席前。
欢宴的气氛为之一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局主,崔居士,”张天师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刚接到图们江分局急报……图们市境内,临近边境线一带,自三日前起,接连发生数起诡异事件。先是江中鱼群大面积离奇死亡,尸体干瘪,精血尽失。随后,附近山林之中,夜间时有怪异啼鸣响起,其声如婴泣,闻者神魂动摇,精神萎靡。昨夜……更有数名边境巡逻队员失踪,现场只留下些许凌乱足迹与……一种从未见过的、散发着阴寒腥气的羽毛!”
“羽毛?”吴道目光一凝。
“是,”张天师重重点头,“经分局初步检测,那羽毛中蕴含着一股极其古老、暴戾、且充满山海经时代特征的凶煞之气!绝非现今已知的任何妖物或异兽所能拥有!根据残留气息与事件特征对比古籍,他们怀疑……极有可能是一头自《山海经》记载中复苏,或跨界而来的飞行类凶兽!”
宴厅之内,顿时一片哗然!
《山海经》凶兽?!归墟之祸方才平息,竟又有上古凶兽现世?!
崔三藤秀眉微蹙,净世莲身对那“凶煞之气”感应敏锐,她闭上眼,仔细感知着张天师描述中传递出的信息,片刻后睁开,眸中清辉流转:“其气阴寒,性喜食人精魄,啼鸣惑心,羽带腥风……此等特征,倒与《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的某种异禽有几分相似……”
吴道放下酒杯,眼中再无半分宴饮的闲适,取而代之的是属于749局主的锐利与沉稳。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
“诸位,庆功宴恐怕要暂告一段落了。归墟虽平,然此界多艰,守护之责,片刻不容懈怠。图们市之事,情况不明,凶险未知,我需亲自前往探查。”
他看向崔三藤,后者亦已起身,眼神坚定,无需多言。
张天师立刻道:“老道愿随局主一同前往!”
空见神僧亦起身合十:“阿弥陀佛,降妖伏魔,义不容辞。”
其他各派代表也纷纷请缨。
吴道略一沉吟,摆了摆手:“情况未明,不宜兴师动众。有天师与神僧二位相助足矣。其余诸位,还请坐镇各方,密切关注各地动向,谨防此非孤立事件。延吉这边,亦需有人主持大局。”
安排妥当,吴道对众人拱手:“诸位,失陪了。”
说罢,他与崔三藤、张天师、空见神僧四人,身形一晃,便已化作四道流光,瞬息间消失在宴厅之外,直奔图们市方向而去。
留下满堂宾客,面面相觑,心中刚刚落下的石头,不免又提起了几分。欢庆的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山雨欲来的凝重。
“多事之秋啊……”一位老者喃喃自语,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刚刚经历浩劫洗礼的龙国,尚未能好好喘口气,新的挑战,已然悄然而至。而那源自古老《山海经》的凶兽,又将带来怎样的风波?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东南方向,那座笼罩在未知阴霾下的边境小城。
……
流光破空,速度极快。
不过盏茶功夫,四人便已抵达图们市上空。俯瞰下去,这座位于图们江畔的边境城市,此刻笼罩在一片无形的压抑之中。江面之上,隐约可见一些翻着白肚的死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腥臭和一丝若有若无、令人心烦意乱的怪异能量波动。
“好重的凶煞怨气!”张天师面色凝重,手持罗盘,指针疯狂转动,最终死死指向市区东南方向的密林山区。
“啼声惑心,食人精魄……绝非善类。”空见神僧佛目如电,望向那片山林,隐隐能看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灰黑色煞气萦绕林间。
崔三藤闭目感应片刻,轻声道:“其巢穴应在山林深处,临近水源之地。气息……比预想的更为凶戾,而且……似乎不止一头。”
吴道点了点头,他的归墟之瞳(虽力量性质转变,但洞察之能犹在)穿透层层迷雾,已能看到山林深处,某处隐蔽的洞穴之外,散落着一些更大的、闪烁着幽暗金属光泽的羽毛,以及几具已然化作干尸的动物骸骨。
“下去看看。收敛气息,勿要打草惊蛇。”吴道沉声道,率先按下遁光,悄无声息地落入那片弥漫着凶煞之气的密林之中。
新的征程,就在这片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边境山林里,悄然拉开了序幕。而那隐藏在林深之处的山海经凶兽,其真正面目,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