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把村路染成了金红色,小宇他们刚走到村口,就闻到一股熟悉的麦香混着新的酸甜气息,顺着风飘过来。“是张奶奶家的方向!”星芽立刻从他肩膀上飞起来,翅膀扇得飞快,嘴里的山楂叶都差点掉了。
走进张奶奶家的院子,果然看见灶台上摆着满满两大盆红通通的野山楂,张奶奶正和李婶一起挑拣果子,把坏的、小的捡出来。“你们可算回来啦!”张奶奶抬起头,脸上笑盈盈的,“下午我去后山摘了些野山楂,想着豆糕甜,山楂酸,混在一起做酱,抹麦饼、拌粥都好吃!”
李爷爷坐在院角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石臼,正把挑好的山楂捣碎:“这山楂看着红,就是核有点多,得捣细点才不硌牙。”王大伯则在灶台边烧火,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准备焯山楂去涩。
灵汐的笔记本“啪”地亮起来,金色文字在山楂盆上方转了一圈:“山楂三斤,蒸好的豆糕一斤,冰糖半斤,清水一碗,先焯山楂去涩,再熬煮至浓稠,这样酱不酸不腻,还带着豆香。”
“我来帮忙去涩!”风澈走到灶台边,指尖凝出几道温和的风,吹进沸腾的锅里——水面立刻泛起细密的泡泡,山楂在水里轻轻翻滚,涩味随着蒸汽被风带走,飘出院子时,只剩下淡淡的果香。“这样焯出来的山楂,酸甜味更纯!”风澈笑着说。
冰汐的藤蔓变得细细的,像无数根小镊子,伸进捣碎的山楂泥里,飞快地把藏在里面的果核挑了出来:“核都挑干净啦,小朋友吃也放心!”藤蔓还顺便把山楂泥铺在纱布上,挤出多余的汁水,让山楂泥变得更浓稠。
玄夜走到锅边,指尖微光落在锅底,火焰瞬间变得平稳又温和:“熬酱火候要小,慢慢煮才会浓稠,还不会糊底。”他又在锅边拢了一层淡淡的光晕,像个小保温罩,让热量均匀散开,山楂泥慢慢咕嘟着,颜色越来越深,酸甜味也越来越浓。
小宇把蒸好的豆糕掰成小块,放进山楂泥里,用勺子慢慢搅拌:“豆糕软乎乎的,拌进去肯定能融开!”果然,没过一会儿,豆糕就和山楂泥混在了一起,变成了淡淡的粉赤色,豆香裹着果香,飘得满院子都是,星芽忍不住落在灶台边,伸着脖子想去啄,被张奶奶轻轻捏住翅膀:“馋小鸟,还没放冰糖呢,等熬好了让你先尝!”
李婶把冰糖倒进锅里,用勺子搅拌着:“再加把冰糖,甜滋滋的才好吃!”孩子们也没闲着,有的帮忙递碗,有的收拾山楂皮,有的趴在灶台边看着锅里的酱,眼睛都亮晶晶的,时不时吸一口鼻子,陶醉在酸甜的香气里。
星芽实在忍不住,趁大家不注意,叼起一小块沾了山楂泥的豆糕碎,飞快地啄了一口——酸甜的山楂混着软糯的豆香,在嘴里散开,比单独吃豆糕或山楂都好吃,它立刻眯起眼睛,又想偷偷再叼一块,被小宇笑着按住脑袋:“别急,马上就熬好啦!”
熬了约莫半个时辰,锅里的山楂豆糕酱终于变得浓稠,颜色红中带粉,用勺子舀起来,能拉出细细的糖丝。玄夜关掉火候,光晕散去,白汽裹着浓郁的甜香涌出来,引得全村人都往这边凑,有的拿着小碗,有的提着小罐子,想分点酱回去。
张奶奶拿起勺子,把熬好的酱装进一个个小陶碗里:“大家都尝尝,明天还能接着做,让家家户户都能分到!”孩子们捧着小碗,用手指沾了一点尝,甜丝丝、酸溜溜的,还带着豆糕的软糯,好吃得直跺脚。
星芽也分到了一小碗,它站在碗边,小口小口啄着,嘴角沾了一圈粉赤色的酱,像画了个小胡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小宇看着身边热热闹闹的邻居,手里捧着温热的山楂豆糕酱,心里暖暖的——原来甜蜜的味道,不仅藏在食物里,还藏在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忙、分享里。
夜色渐浓,院子里的灯亮了起来,大家捧着酱,说说笑笑地往家走,甜香跟着脚步飘遍了整个村子。星芽叼着小碗,飞到老槐树上,一边啄着酱,一边看着院子里收拾碗筷的大家,眼睛里满是满足——今天不仅有豆糕的甜,有探险的乐,还有这一碗山楂豆糕酱的暖,这样的日子,真是甜到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