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主力舰队在李恪不断传回的精准情报指引下,一路南下,航程出奇地顺利。十数日后,旗舰“破浪号”的了望塔上,终于传来了与水汽弥漫的海平线上出现己方前军哨船约定的灯语信号。又经过半日的谨慎航行,一片被众多翠绿岛屿环抱、水道却相对开阔深邃的海域,出现在舰队前方。这里,便是李恪精心筛选并预定的决战战场——“伏波海峡”。
前军主力的数十艘战船早已在此等候,见到元帅大纛,立刻派出引航小船。庞大的华胥主力舰队,在前军引导下,如同归巢的巨鲸,安静而有序地驶入海峡,利用星罗棋布的岛屿作为天然屏障,分散锚泊,迅速隐匿了行踪。
李恪与塔雅乘坐快艇,登上“破浪号”。指挥舱内,巨大的南洋海图已被再次展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李恪前军这十余日来的全部成果:敌军先锋的试探路线、主力的大致集结区域、以及“伏波海峡”及其周边每一处水深、暗礁、洋流、可登陆滩涂的详细数据。
“墨尊,青鸾副帅,”李恪风尘仆仆,但眼神锐利,他指向海图,“根据最新情报,卡拉克主力已完全离开其老巢,正沿‘碎星水道’北缘缓慢推进,其先头部队约两百艘船,预计三日后可抵达海峡南口。其队形松散,各部落船只混杂,指挥显然不畅。”
他详细汇报了敌军的构成、士气观察,以及前军在“镇南礁群”的布防情况和取得的有限战果。塔雅在一旁补充了关于敌军可能依赖的几种战术,尤其是他们对丛林近战和毒箭的依赖,以及如何利用海峡地形限制其登陆作战的设想。
东方墨与青鸾凝神静听,不时发问。听完汇报,东方墨走到舷窗边,望着窗外这片被选定的战场。海峡东西宽约数里,对于庞大的土着船队而言略显拥挤,却正好便于华胥舰队发挥火力与阵型优势。海峡两侧岛屿林立,植被茂密,既提供了掩护,也可设置远程打击力量。水道中央水深足够“鲲鹏级”巨舰机动,而靠近岛屿的浅水区则暗礁密布,足以让吃水较深的敌方大型独木舟搁浅。
“此地甚佳。”东方墨回过身,目光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李恪,前军之功,我已知晓。此战若胜,你与麾下将士,当居首功!”
他不再犹豫,大步回到海图前,开始下达最终的作战部署,声音清晰而沉稳,每一个命令都直指要害:
“命令!”舱内所有将领肃然挺立。
“李恪,前军舰队即刻化整为零,隐匿于海峡南口外侧诸岛之后。待敌军先头部队进入海峡,你部负责截断其退路,并阻击可能的外围援军!”
“第一、第二‘海狼’舰群,由青鸾副帅直接指挥,埋伏于海峡东侧主岛‘青龙岩’后方,待敌主力过半入彀,听号令杀出,拦腰截断敌军队列!”
“第三、第四‘海狼’舰群,随本帅坐镇中军,位于海峡西侧‘白虎礁’水域,正面迎击敌军先锋,并视战况向中央挤压!”
“所有‘鲲鹏级’楼船,分散配置于海峡中段两侧预设阵地,弩炮上弦,备足火箭、石弹,优先轰击敌军中体型最大、装饰最华丽的指挥船及聚集密集的船团!”
“塔雅,你率所有归附部落战士及我军五百精锐辅兵,预先登陆海峡中段几个关键岛屿,依托丛林构筑防线,配备强弓劲弩,严防敌军小股部队登陆渗透,并负责清扫战场,擒杀溃逃之敌!”
“各舰、各部,严格约束灯火、声响,务必隐匿行踪!总攻信号,以中军‘破浪号’升起红色狼烟旗为准!”
一道道命令如同水银泻地,被各级将领迅速领受、复述,确认无误。没有人提出异议,整个指挥体系高效而顺畅。
接下来的两日,整个“伏波海峡”区域陷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极致宁静。从外部看,碧波万顷,海鸟翔集,与寻常南洋海域无异。然而在岛屿的背面,在茂密的丛林深处,华胥的战争机器已悄然张开獠牙,完成了所有的战前准备。弩炮的绞盘被悄然收紧,箭簇在阴影中泛着冷光,战士们检查着每一片甲叶,每一柄刀锋。
东方墨与青鸾再次登上“破浪号”的至高点,俯瞰着这片即将化为熔炉的海域。远方,海天相接处,依旧空无一物。
“都安排妥当了。”青鸾轻声道,海风吹拂着她的发丝。
东方墨微微颔首,目光如磐石般坚定:“网已撒下,只待鱼群入港。” 他的右手,无意识地按在了剑柄之上。赤道炽热的阳光照耀着这片潜伏着致命杀机的美丽海峡,空气中弥漫着风暴来临前最后的、令人窒息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