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伸了个懒腰,后背靠在椅子上晃了两下。实验室的灯亮着,屏幕上的数据还在滚动,保育箱里的晶滤菌安静地漂浮着。
他盯着自己手里的旧款氧气瓶看了几秒,开口说:“你说这玩意儿能不能再聪明点?比如我一喘不上来气,它就自动多给点氧。”
娜娜站在操作台前,手指轻点界面。“你上次心率超标是在暗流中连续转向十七次之后,系统检测到供氧延迟一点二秒。”
“那不就是差点憋死。”陈浩把瓶子往桌上一放,“咱都研究出能干活的细菌了,难道还搞不定一个氧气瓶?”
苏珊从记录本上抬头,“问题不在供氧量,在调节速度。现在这套系统反应太慢,遇到突发情况只能靠人硬撑。”
卡尔坐在角落充电,耳机线插在耳侧接口上,听见这话笑了声。“你们是想让它学会看脸色吧?看你脸发紫了赶紧喷一口。”
“差不多。”陈浩点头,“我要的是会照顾人的装备,不是个铁疙瘩。”
娜娜没说话,转身调出数据库。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组新结构图——双腔储气,内置处理器,外接生命体征感应模块。
“方案已生成:ox-2型智能氧气瓶。”她说,“主舱高压储氧,副舱动态调节输出,根据使用者呼吸频率、心率和运动强度实时调整流量。”
“听着像私人管家。”陈浩凑过去看,“能加个提醒功能吗?比如‘主人该减肥了’这种。”
“可以设置语音提示。”娜娜面无表情,“建议优先级低于安全警报。”
“别加。”苏珊合上本子,“他要是听见机器劝他少吃两口,肯定当场砸了。”
“我才不干这种事。”陈浩摆手,“我对设备一向温柔。”
卡尔拔下耳机线,“那你上次为什么用扳手敲通讯仪?”
“那是它先不理我的。”
娜娜开始拆解旧氧气瓶,动作利落。她取出控制芯片,重新布线,又从旁边拿过一块银灰色合金片。
“这是星尘矿提炼的复合材料。”苏珊递过来一把微型夹钳,“做阀体加固层,抗压性比原装高四成。”
“焊接点容易裂。”卡尔凑近看了一眼,“热应力分布不均。”
“那就冷接。”娜娜切换工具模式,用磁压贴合技术将合金片嵌入连接处,“不需要高温,避免结构损伤。”
八小时后,第一台原型完成。
外壳依旧是熟悉的军绿色,但侧面多了两条散热槽,底部加了一圈感应环。启动自检时,指示灯由红转绿,一声短促的“滴”音响起。
“通过基础测试。”娜娜说。
“有没有更响点的声音?”陈浩问,“万一我正忙着逃命呢?”
娜娜调整了鸣响装置,第二次自检时声音提高了十二分贝。
“行,这次能听见。”他满意点头。
第二天清晨,试水任务开始。
四人穿戴新装备下潜,目标区域为上次观测舱部署点附近。水流平稳,能见度良好。
“当前深度四百七米。”娜娜报告,“ox-2运行正常,供氧输出稳定。”
陈浩活动肩膀,感觉背上的瓶子比以往轻快。“真别说,这东西好像知道我要动一样,提前就把气供上了。”
“因为你刚抬手的时候心率上升了零点三。”娜娜说,“系统预判你即将进行肢体动作。”
“它比我老婆还了解我。”陈浩嘀咕。
“你没有老婆。”卡尔在频道里纠正。
“所以才拿它当亲人。”
苏珊检查自己的读数,“血氧值恒定,呼吸阻力下降百分之十八。确实比老款顺滑。”
他们继续前行,绕过一片礁石群。突然,一阵局部洋流袭来,水体翻滚,泥沙扬起。
陈浩被推了一下,脚下一滑,整个人撞进一道狭窄缝隙,身体侧倾,头朝下卡住。
“操!”他猛拍氧气瓶,“吸不上!”
“姿态异常识别。”娜娜立刻接通远程监控,“切换备用通道,供氧恢复。”
一声轻微震动从瓶身传来,接着是骨传导提示音:“倾斜模式启动,供气调整完成。”
“你能听见?”娜娜问。
“听不见,但我肺里有气了。”陈浩喘了口气,“刚才那一秒我以为要交待在这儿。”
“你现在血氧饱和度九十六。”娜娜说,“未出现缺氧症状。”
“辅助喷口还能用。”卡尔提醒,“短脉冲推进,帮你调角度。”
陈浩按下瓶侧按钮,一股微弱推力从右侧喷出,身体缓缓回正。他借力蹬出缝隙,重新站稳。
“这玩意儿救了我一命。”他拍了拍氧气瓶,“以后叫你二哥。”
“它不会回应称呼。”娜娜说,“但已记录本次事件为紧急案例,用于后续算法优化。”
“你不觉得它有人情味吗?”
“它是机器。”
“可它比我朋友还靠谱。”
苏珊查看数据包,“整个过程中氧气消耗比预估低百分之二十三,说明智能调节有效减少了浪费。”
“节能只是附带好处。”娜娜调出日志,“重点是它能在复杂环境下维持生命支持不间断。”
他们继续执行剩余路线,测试不同游动速度下的响应表现。无论是急停、倒退还是悬停作业,ox-2都能及时匹配呼吸需求。
返程途中,陈浩一直背着新瓶子,时不时摸一下侧面的感应环。
“你说它能不能再加个功能?”他又开始琢磨,“比如我一紧张,它就放段音乐?”
“会影响注意力。”苏珊反对,“深海环境不适合额外听觉干扰。”
“我可以选轻音乐。”
“上次你放的是摇滚。”
“那是为了提神。”
“结果你跟着节奏甩头,差点撞岩壁。”
“那次是意外。”
卡尔在频道里笑了一声。“你要真想听歌,不如让它在你心跳过快时播一句‘冷静点,陈浩’。”
“别。”陈浩摇头,“听着像遗言。”
娜娜记录完最后一组数据,标记测试完成。系统显示:ox-2型通过全项实战检验,建议批量列装。
潜水器正在返航,灯光照在金属舱壁上,映出四个人模糊的影子。
苏珊摘下面罩,擦了擦额头的汗。“回去写报告,重点写供氧稳定性这块。”
“我也要写。”陈浩把氧气瓶卸下来抱在怀里,“得给二哥立个传。”
“它只是设备。”娜娜重复。
“所有伟大的东西一开始都是工具。”陈浩靠在座椅上,“火是工具,轮子是工具,我现在抱着的,可能是下一个。”
卡尔打开通讯频段,向基地通报:“任务完成,正在归航。”
信号接通,基地回复确认。
陈浩闭上眼,感觉肩膀轻松了许多。他知道下次下水不会再怕突然的水流,也不用担心吸不上气。那个铁疙瘩会替他算好一切。
他忽然睁开眼,看向娜娜。
“你说……如果我把这瓶子改造成能煮咖啡的,你能不能让它自动加热?”
娜娜看着他。
“不能。”她说。
“试试嘛。”
“能源不支持附加功能。”
“加个小型炉也行。”
“违反安全规范。”
“你就说理不理解我的需求?”
“理解。”娜娜顿了顿,“但拒绝配合。”
陈浩叹了口气,重新靠回去。
“你们这些高科技产品,怎么都不懂人性化呢。”
潜水器穿过浅海过渡带,距离基地还有十分钟航程。海水微微晃动,舱内灯光稳定。
他低头看着怀里的氧气瓶,轻轻拍了两下。
“没关系,二哥,至少你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