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想起医馆里见过的几个病例,语气更加凝重:
“而且,我发现,那种郁郁寡欢、无人理解的产妇,产后的恶露不尽、乳汁不通、甚至是风寒湿邪入侵导致的关节疼痛,都比心情舒畅的产妇要严重和顽固得多。”
“她们的奶水,似乎也没有前一种产妇那般充盈浓稠,更有甚者,心情极度抑郁之下,甚至会彻底回奶,一点汁水也无。”
姐妹俩根据各自的观察和经历,此时基本上可以断定。
生育这件事,给予女子的,不仅是身体上可见的创伤与疼痛,还会带来无形却可能更为持久的“心病”。
这心病,若得不到疏解,便可能如影随形,一辈子跟随着女人,在某些时刻跳出来,控制着她的情绪,折磨着她的心神,甚至拖垮她的身体。
但秦玥行事向来严谨,她不敢仅凭目前的观察就妄下定论,更不敢轻易开出医治这种“心病”的方子。
她还想再多观察一段时间,接触更多的妇人,看看能否从中找到更普遍的规律,甚至摸索出一些应对的办法。
眼下,身边就有一个绝佳的观察对象,那就是秦熙。
秦玥寻了个机会,郑重其事地拜托赵文启,希望他能更加仔细地照顾秦熙,并且将她每日的饮食、起居、心情变化,都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
谁料赵文启一听,先是愣住,随即眼睛一亮,对秦玥说了声“玥妹妹稍等”,便转身快步跑回房间。
不一会儿,捧着一本厚厚的用靛蓝色布面仔细装订的书册回来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又带着点隐秘的骄傲,将书册递给秦玥:
“玥妹妹,你看看这个……或许,有点用。”
秦玥疑惑地接过,翻开一看,顿时叹为观止。
这哪里是普通的记录,这简直是一本详尽的《秦熙起居注》。
书册前半部分,记录了秦熙的各种喜好与忌讳,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喜欢什么颜色,读什么书容易入神,什么时辰精神最好……
事无巨细。
而从秦熙确诊有孕之后,记录就更加细致入微了。
某月某日,熙儿晨起微有恶心,喜食酸梅。
某月某日,熙儿夜梦不安,需握着手方能安睡。
某月某日,腿有抽筋,按摩半柱香后缓解。
某月某日,读《诗经》至《凯风》篇,悄然落泪,需温言安抚……
甚至连秦熙某日多笑了几次,某日对着窗外发了多久的呆,都有简短的备注。
秦玥一页页翻看下去,心中对这个看似书呆子气的姐夫,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份用心,这份细腻,远超她的预期。
她将书册合上,恭敬地递还给赵文启,然后将自己的担忧和打算,关于产后可能出现的“心病”,以及暂时还不知如何有效防治的情况,坦诚地告诉了他。
赵文启一听,脸色瞬间就白了。
他只知道妇人生产是鬼门关,却从未听说过还有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病”。
他急得在屋子里团团转,双手无意识地搓着,嘴里念念有词:
“心病?怎么会……那要如何是好?吃什么药?扎什么针?玥妹妹,你可有法子?”
听到秦玥说暂时还没有确切的医治方法,需要更多观察,他更是急得额头冒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秦玥看着他这副模样,又是感动又是好笑,连忙安抚道:
“姐夫,你别急,也别自己吓自己。虽说有这种可能,但并非每个产妇都会如此,也绝非什么不治之症。”
“你看,你把姐姐照顾得这样无微不至,记录得这般详尽,这便是最好的‘药引子’了。”
“有你这般精心呵护,姐姐心情定然愉悦,身体底子也好,届时定会母子平安,那些不好的情况,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
赵文启听到这话,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狂跳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他连连点头,像是要把秦玥的话刻进心里,同时暗下决心,从今日起,定要做得更好,更周全,绝不能让熙儿受一丝一毫这等“心病”的折磨。
这番决心,可苦了秦熙。
赵文启原本就对她依赖粘人,如今更是变本加厉,几乎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
读书要陪着,散步要扶着,就连她想去后院看看学生们种的花草,他也亦步亦趋,眼神里的紧张和关切几乎要溢出来。
秦熙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好不容易寻了个他被打发去书房整理书目的空隙,溜到医馆找到秦玥,抱怨起来:
“玥儿,你瞧瞧文启,如今是越发像个跟屁虫了,我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再这样下去,我都没法静心看书了。”
秦玥心知肚明这其中有自己“危言耸听”的一份功劳在内,看着姐姐略显无奈却又隐含甜蜜的神情,忍不住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秦熙是何等聪慧之人,一看秦玥这副做派,再联想到赵文启近日的反常,立刻便明白了七八分,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秦玥的额头,嗔道:
“定是你这丫头,又跟你姐夫说了什么,把他吓成这样。”
秦玥笑着躲开,挽住姐姐的手臂告饶。
玩闹过后,秦熙说起了正事。
她拉着秦玥坐下,从怀里取出了一本册子,递给秦玥:
“玥儿,我想请你帮我个忙,把这书刊印一些出来。”
秦玥自然满口答应,她接过册子,随口问了句:
“是什么书?阿姐新作的诗词还是学堂的蒙学读物?”
然而,当她打开册子,却是一愣。
只见里面并非文字,而是一页页精美的图画。
画的是各种花鸟虫鱼、吉祥图案的绣样,旁边还配有简单的针法示意图,如何穿针,如何走线,如何配色,都用清晰的图示标明。
字很少,只在必要处标注名称,确保即便是不识字的妇人,照着图画,多多少少也能学会一些基本的绣法技艺。
秦玥扬了扬手里的册子,眼中露出惊喜和了然的神色:“这是姨母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