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州已定,长江天险已化为姜小伍的通途。他的目光,越过三峡,投向了那片被群山环抱的富饶之地——益州。
“益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姜小伍在帅府的地图前,对众将说道,“刘璋暗弱,不能守成。我若取之,则天下可定。”
然而,入蜀之路,难于上青天。剑阁之雄,夔门之险,皆是天然的屏障。强攻,必然伤亡惨重。
“大将军,我等虽有大军,但蜀道艰难,粮草转运,不易。”新归顺的徐盛,作为水师都督,提出了关键问题。
“所以,我们不能强攻。”姜小伍微微一笑,“我们要找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益州大门的钥匙。”
就在此时,一个消息传来:益州别驾张松,携带着一份精心绘制的《西川地理图》,秘密出使荆州,意图寻找外援,以对抗日益强大的汉中张鲁。
“钥匙,自己送上门来了。”姜小伍眼中精光一闪。
他没有立刻召见张松,而是先派人,将张松在荆州的行踪,摸得一清二楚。他知道,张松此人,相貌丑陋,却心怀大志,且极为高傲,若不以诚相待,必不能得其心。
张松在荆州,被曹魏旧臣和本地士族冷落,心中正自不快。就在他准备失望而归时,一封来自姜小伍的请柬,送到了他的手上。
“闻别驾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小伍心向往之。今于城外设薄酒一杯,为先生接风洗尘,万望赏光。”
没有盛大的排场,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份纯粹的尊重。
张松心中一动,决定前往。
---
### **第二章:隆中对,英雄的共鸣**
城外,一处清幽的别院。
姜小伍没有穿铠甲,只是一身简单的儒衫,亲自在门口迎接。
“张先生,久仰大名。”
张松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大将军,心中本有轻视之意,但当他看到姜小伍那双清澈而深邃的眼睛时,却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股压力。
宴席上,姜小伍绝口不提益州之事,只与张松谈论天下大势,兵法谋略。
张松本就是益州第一流的智囊,他旁征博引,言辞犀利,试图难住姜小伍。
然而,无论他提出什么问题,姜小伍都能对答如流,而且见解独到,往往能一语中的,说出连他自己都未曾想到的层面。
“先生以为,取益州,当用何策?”姜小伍终于将话题引向了正题。
张松正色道:“益州东有夔门之险,北有剑阁之雄,强攻难克。当以外交为上,军事为辅。先结好汉中张鲁,以为外援,再寻内应,里应外合,则大事可成。”
“好一个‘里应外合’!”姜小伍抚掌大笑,“不知先生心中,这内应,是何人?”
张松深深地看了姜小伍一眼,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值得他赌上一切。
他站起身,从怀中,取出了那卷他视若生命的《西川地理图》,缓缓展开。
“此图,乃我耗费十年心血绘制。图中,益州山川、关隘、城池、粮仓,无不详尽。今,松愿献此图与大将军,并再为大将军,引荐两位贤才。”
“哦?是哪两位?”
“一位,是蜀郡太守,法正。此人智谋深远,与松志同道合,皆苦于刘璋暗弱。另一位,是扶风人孟达,勇武过人,却不得刘璋重用。此二人,皆有大才,若得大将军收用,必能成为您入蜀的臂膀。”
姜小伍站起身,对着张松,深深一揖:“先生此番大礼,小伍何以为报?请受小伍一拜!”
张松慌忙扶起,眼中,已是热泪盈眶。他知道,他找到了,值得他托付一生的明主。
---
### **第三章:葭萌关,凤雏的抉择**
在张松的暗中联络下,法正和孟达,很快就秘密派来了使者,表示愿意归附。
姜小伍大喜,立刻开始了他的入蜀计划。
他先是以“借道”为名,向刘璋写信,声称要攻打汉中张鲁,为益州除去心腹大患。刘璋懦弱,又听信了法正等人的劝说,竟然同意了。
姜小伍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益州,驻扎在葭萌关。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前来投奔。
此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却有些驼背,正是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凤雏先生,你为何而来?”姜小伍亲自迎接,好奇地问道。
庞统苦笑一声:“士元(庞统字)在东吴,不受孙权重用,听闻大将军在此,有经天纬地之志,特来投奔。只恨,来迟了一步。”
“不晚,一点都不晚。”姜小伍大笑,“有凤雏来投,我如虎添翼!”
庞统的加入,让姜小伍的智囊团,达到了顶峰。
他与法正、张松、孟达等人,里应外合,制定了一个完美的计划。
首先,由孟达在涪城“叛变”,假装投奔刘璋,骗取了刘璋的信任,让他镇守涪城这个军事要地。
然后,姜小伍假装与张鲁交战,实则暗中调兵遣将。
一切准备就绪,姜小伍正式撕破了脸皮,向刘璋宣战。
他兵分三路,一路由赵云率领,直取成都;一路由典韦、许褚率领,强攻剑阁;他自己则亲率主力,与庞统、法正一起,直扑涪城。
当刘璋得知孟达“叛变”,姜小伍大军压境时,才惊觉自己中了计,急忙派遣大将张任,率领成都的精锐部队,前来救援。
---
### **第四章:雒城下,英雄的归心**
张任,是益州最后的屏障,也是刘璋麾下,唯一能称得上“国士无双”的大将。他勇猛,有谋略,更有一颗忠于刘璋的赤胆忠心。
他在雒城外,摆下了阵势,要与姜小伍,决一死战。
“姜小伍!你背信弃义,乃无耻小人!我张任,今日便要替天行道!”
姜小伍在阵前,朗声笑道:“张将军,你忠于刘璋,乃是忠义。但刘璋暗弱,不能保境安民,你辅佐他,又是为谁尽忠?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我姜小伍,正是要为这天下百姓,寻一个明主!”
“一派胡言!看枪!”
张任挺枪出马,直取姜小伍。
“子龙,会会他!”
赵云一马当先,手持龙胆亮银枪,迎了上去。
两位当世顶尖的猛将,战在了一起。枪来枪往,龙飞凤舞,看得两军将士,眼花缭乱。
两人大战了上百回合,不分胜负。
姜小伍见状,对庞统说道:“士元,是时候了。”
庞统点了点头,拿出令旗,挥动了几下。
只见张任的军阵后方,突然燃起了数处大火。那是孟达的部队,在城中发动的内应。
张任大惊,回头一看,军心已乱。
“张将军!你的主公,已经派人献城投降了!”姜小伍高声喊道。
原来,法正早已策反了成都城内的官员,在此时,献出了城门。
张任闻言,如遭雷击。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但他没有逃跑,而是回过头,对姜小伍说道:“我主已降,我张任,只求一死!但求你,善待我主,善待益州百姓!”
说罢,他横枪自刎。
“将军!”姜小伍急忙下令,但为时已晚。
他看着张任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敬意。他亲自下马,为张任收殓,并以将军之礼,厚葬了他。
张任的死,震慑了整个益州。
紧接着,姜小伍又兵临巴郡。巴郡太守严颜,是一位老将,宁死不降。
“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姜小伍敬其忠勇,没有用强,而是亲自去见他,为他松绑,好言抚慰。
“老将军忠勇,小伍敬佩。但将军可知,你若顽抗,城中百姓,将遭涂炭?你之忠,是为一人,还是为万民?”
严颜被姜小伍的仁义所感动,最终,开城投降。
随着张任的死,严颜的降,整个益州,再无任何抵抗。
刘璋开城出降,益州,正式并入姜小伍的版图。
在成都的庆功宴上,姜小伍高举酒杯,对众人说道:“此战,功不在你我,而在人心。我们得到了张松的地图,法正的智谋,孟达的勇武,更得到了严颜、张任等忠义之士的尊重。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下九州,已有其六,离一统大业,不远矣!”
众将齐声欢呼,声震云霄。
而姜小伍,这位来自未来的穿越者,用他的智慧与仁德,真正地,将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