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温存,如同一场甜美的梦。
将军府内,往日的血腥与肃杀,被欢声笑语和脂粉香气所取代。这些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铁血男儿,第一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前排长那个憨厚的汉子,如今笨拙地学着给自己的妻子画眉;爆破专家不再研究火药,而是陪着妻子在花园里研究起了花花草草;就连典韦和许褚那两尊“虎痴”,也会在妻子面前,收敛起一身煞气,笨手笨脚地哄着她们开心。
然而,甜蜜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当新婚的激情渐渐化为平淡的温情,一种更深沉的渴望,开始在将军们的心中萌发。
那晚,在姜小伍的府邸,众将齐聚,没有了往日的严肃,气氛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热烈。
“指挥官!”前排长第一个开口,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红晕,显然是喝了几杯,“兄弟们……兄弟们都想好了!这仗,得早点打完!”
“对!”文约接话道,他的眼神比以往更加锐利,“家里的好日子,一天都等不及了。早点平定天下,我们就能早点回去,陪着媳妇儿,生一堆大胖小子!”
“俺也是!”典瓮声瓮气地说道,“俺媳妇说了,等俺打完仗,就给俺生个像俺一样壮的!俺得赶紧回去,不然孩子不认俺咋办!”
众将轰然大笑,笑声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战争机器,他们有了软肋,更有了铠甲。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姜小伍看着自己的兄弟们,心中暖流涌动。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好!”他站起身,声音洪亮,“既然兄弟们都有了这份心,那我们,就给这天下,最后一击!”
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落在了东南角那片富庶的土地上。
“如今,北方、西方、中原,皆已归心。天下未定者,唯有江东孙权,以及辽东公孙度。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占据江东六郡,有长江之险,更有周瑜、鲁肃等人才,是我一统天下,最后的,也是最强大的对手!”
“此战,我们将倾国而出,五路并进,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碾碎江东的抵抗!”
---
### **第二章:五路齐发,凤雏为帅**
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会议,在长安的太极殿召开。
姜小伍向汉献帝刘协,呈上了他的灭吴计划。
“陛下,臣请命,亲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伐吴!”
五路大军,分别是:
第一路,由**文约**为先锋,率领十万“新势力”及精锐,出濡须口,直捣建业,此为**主攻**。
第二路,由**赵云**率领十万白马义从及并州狼骑,出江夏,顺江而下,扫清江东沿江防御,此为**奇兵**。
第三路,由**夏侯惇、曹仁**率领十万曹魏旧部,出合肥,威胁濡须口侧翼,与文约形成夹击之势,此为**策应**。
第四路,由**典韦、许褚**率领十万虎豹骑及降兵,出荆州,攻取柴桑、豫章,切断孙权西退之路,此为**断后**。
第五路,由**徐盛**率领“镇海舰队”及十万水师,沿长江东进,负责运输、补给,并协同赵云作战,此为**保障**。
五路大军,共计五十万,水陆并进,如同一张巨大的铁网,撒向了江东。
而这支大军的总军师,正是“凤雏”**庞统**。
“士元,”姜小伍看着庞统,郑重地说道,“此战,全权由你调度。我,只负责为你压阵。”
庞统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大将军放心。孙权虽贤,但其根基不稳,内部矛盾重重。我军势大,以正兵压境,以奇兵穿插,孙权必败无疑。我已拟定好作战计划,名为‘十面埋伏’!”
他的计划,大胆而精密,将现代的“中心开花”与“分进合击”战术,运用到了极致。
汉献帝激动地批准了作战计划。
“拜大将军为伐吴总司令,拜庞统为总军师!即刻,出兵!”
长安城外,旌旗蔽日,甲光向日。
五十万大军,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开赴前线。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自信。他们知道,这是最后一战。打赢了,他们就能回家,和妻儿团聚,过上太平日子。
---
### **第三章:建业城下,神童的傲骨**
消息传到建业,孙权大惊失色。
他虽然年轻,但深知姜小伍的厉害。他立刻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姜小伍倾国而来,其势滔天,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孙权在朝堂上,忧心忡忡。
大都督周瑜,此刻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师,闻讯也紧急赶回。
“主公,不可轻敌。”周瑜面色凝重,“姜小伍用兵,神出鬼没。我军当坚守不出,以长江天险,消耗其锐气,再寻机决战。”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
“大都督此言,差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仅二十岁的青年,站了出来。他面如冠玉,眼神锐利,正是诸葛亮的侄子,被誉为“江东神童”的诸葛恪。
“哦?元逊(诸葛恪字)有何高见?”孙权问道。
诸葛恪朗声说道:“姜小伍虽势大,但其兵分五路,兵力分散,此乃兵家大忌!我军若一味死守,只会被动挨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恪愿为先锋,率三万精兵,于濡须口,迎击文约!挫其锐气,则敌军自破!”
诸葛恪年轻气盛,急于证明自己,他的话,充满了自信,也充满了傲气。
周瑜眉头紧锁:“元逊,不可轻敌!文约乃姜小伍麾下第一先锋,其‘新势力’之精锐,百战百胜,非同小可!”
“大都督多虑了。”诸葛恪不以为然,“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已研究过文约的战法,其人虽勇,却过于刚猛,缺乏变化。我已有破敌之策!”
孙权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又看了看忧心忡忡的周瑜,心中犹豫不决。但姜小伍五路大军压境的巨大压力,让他渴望一场胜利来振奋军心。
最终,他一咬牙:“好!朕就命元逊为先锋,领兵三万,于濡须口,迎战汉军!”
---
### **第四章:濡须口,新旧时代的碰撞**
濡须口,江东的门户。
文约率领的十万先锋大军,在此地,与诸葛恪的三万江东军,狭路相逢。
文约站在高高的帅台上,看着对面那支军容严整的江东军,眼中没有丝毫轻视。他知道,姜小伍让他打头阵,不仅是信任,更是考验。
“传我将令,结‘锥形阵’!‘新势力’居中,青州兵两翼!以我为主攻,直冲其中军!我要一个时辰内,撕开他们的阵型!”
“诺!”
汉军的阵型,迅速变化,一个锋利的尖锥,直指江东军。
对面的诸葛恪,看着汉军的阵型,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的微笑。
“果然不出我所料,只会用蛮力。”他对身边的副将说道,“传我将令,变‘两翼包抄’之阵!以精锐弓箭手,压制其中军,待其锐气衰竭,两翼合围,可全歼之!”
这是经典的步兵克制骑兵的战术。
然而,他面对的,不是普通的骑兵。
“冲锋!”
文约一声令下,汉军的“锥形阵”,如同一柄烧红的铁锥,狠狠地扎进了江东军的阵型。
“放箭!”
诸葛恪下令。
箭如雨下,但汉军的“新势力”队员们,纷纷举起了“镇岳”盾,组成了一道移动的城墙,箭矢射在上面,只发出一阵密集的“噗噗”声,根本无法造成有效杀伤。
“什么?!”诸葛恪大惊失色。
就在他震惊的瞬间,汉军的“锥形阵”,已经突破了他的第一道防线。
“轰!”
“新势力”的队员们,在冲锋的途中,突然扔出了一批陶罐。
陶罐碎裂,里面不是火药,而是大量的石灰粉!
一时间,白雾弥漫,江东军的阵型,瞬间大乱。士兵们被石灰迷了眼,咳嗽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就是现在!”
文约亲率“新势力”的精英,如同一把尖刀,从白雾中冲出,直取诸葛恪的中军大帐!
诸葛恪的“两翼包抄”之阵,还未完全展开,就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手,彻底打乱。他的指挥系统,在“新势力”的精准打击下,瞬间瘫痪。
“保护少将军!”
江东军的将领们,拼死抵抗,但“新势力”的队员们,个个都是搏击高手,他们的战术配合,更是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的。
战斗,从一场阵地战,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诸葛恪看着自己的军队,在汉军现代战术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他那颗骄傲的心,被现实,击得粉碎。
他终于明白,他面对的,是一支完全超乎他想象的军队。他引以为傲的兵法,在这些来自未来的战士面前,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撤!快撤!”
诸葛恪在亲卫的簇拥下,狼狈地逃回了濡须口城内。
此战,江东军大败,损失过半。
文约以雷霆之势,拿下了濡须口,为姜小伍的五路大军,打开了通往江东腹地的大门。
消息传回建业,孙权面如死灰。他知道,江东的末日,真的来了。而他与姜小伍,这位来自未来的王者之间,最后的对决,也即将拉开帷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