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燕赵弦歌

首页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刀尖上的大唐弘农杨氏,恭送大汉!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北宋穿越指南田园大唐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燕赵弦歌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全文阅读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txt下载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章 荀氏私学,张梁的SS级谋士(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休伯兄请看,”他继续道,“这一列为数字,这两列为文字,一为小写,一为大写。若是记账或立下重要文书,可在使用这些简便数字书写数额之后,于其旁再以标准文字书写一行对照。”

“例如,上题最小解记作23,便可在一旁注明二十三或贰拾叁,两相对照,一目了然。若有人意图篡改数字,却难以同步修改旁边文字,二者一旦对不上,舞弊之举顷刻便会败露。如此,既可享书写简便之利,又可免涂改之忧。”

繁钦听完,豁然开朗,抚掌叹服:“妙极!此法兼顾效率与严谨,张公子思虑之周详,实在令人钦佩!今日繁某真是受益良多!”

一旁装逼不成反被打脸的辛毗,脸上表情变换着,也从最初的惊讶与失落中回过神来。

他毕竟也是真心向学之人,见张梁确有真才实学,便将那点争强好胜之心抛诸脑后,上前一步,拱手诚恳地说道,

“张公子大才,是在下先前唐突了。不知公子可否为在下解惑,方才那稚兔同笼之题,究竟是如何瞬息之间便得出答案的?其中可有特定法门?”

张梁见其态度转变,欣然应允。他取过纸笔,一边书写一边讲解:“此法重在置换。请看——” 只见他在纸上写下几行简洁的符号:

△+〇=35

2△+4〇=94

2△+2〇=70

2〇=24,〇=12,△=23

“故,雉二十三只,兔十二只。”

辛毗紧盯着那寥寥几行的符号与等式,虽然怪异,但整个推导过程清晰无比,逻辑链条严丝合缝,远胜于他过去所用的试错之法。

他瞬间明悟,指着△和〇问道:“公子此法精妙绝伦!敢问这些符号,又是何用意?”

张梁笑道:“与方才的数字同理。以简单的符号替代雉、兔等文字,书写、演算起来便快捷许多,更能专注于数量关系本身,此乃‘代数’之思。”

辛毗与繁钦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撼与折服。这不仅是知道一个答案,更是掌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方法。

心悦诚服之下,繁钦不禁追问:“公子学问,实深如渊海。不知除了所这几本算经之外,是否还有其它术算之书?我等今日得见,实在心痒难耐。”

张梁略带歉意地摇摇头,“此类书籍手稿,在下倒是还有,只是留在曲阳家中,此次南下,行囊有限,并未全部携来。”

他准备抛出钩子埋个饵,看能不能钓到鱼。颍川辛氏,虽然不如荀家陈家,但也是一方大族,辛毗辛评两兄弟也是名重一时。

两人闻言,脸上顿时一片惋惜。辛毗叹道,“竟是这样……可惜,可惜!曲阳虽远,他日若有机会,我定当亲赴冀州,拜会公子,定要好好见识一番术算之书与精妙新学!”

繁钦虽然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却赫然写着:“俺也一样!”

张梁拱手笑道,“月底之后,荀氏也会遣人与我北上冀州,二位若是有暇,也可一同出行。”

辛毗与繁钦闻言,虽心中向往,却也知此事非一时可成。

辛毗拱手道:“高堂在上,游必有方。曲阳远在千里之外,需从长计议。我等需先禀明家中尊长,方可定下行期。”

繁钦亦点头附和:“正是此理。还望公子勿怪,待我等妥善安排,必设法北上,与你切磋术算。”

张梁理解地笑道:“二位兄台客气了,此乃正理。寒舍便在曲阳城中,临近县牙,在下便在家中,静候二位佳音。”

正说话间,另有几位学子拿着自己临摹的楷书作品,前来请张梁品评。张梁逐一细看,对每个人的笔法、结构、气韵都给予了中肯的点评,或赞其筋骨渐成,或指点其撇捺间的得失,言辞恳切,毫无倨傲姿态。

荀氏私学的夫子在一旁见状,抚须含笑,亦上前提出一个请求:“张公子楷法精妙,更兼永字八法化繁为简,惠及初学之人。老朽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请公子,书就一幅永字详解,悬于学舍之中,供诸生观摩习练?”

张梁欣然应允,赵雷从箱箧中取出大尺幅的留侯纸,荀颍接过纸,铺纸研墨。张梁凝神静气,如法炮制,写了一个饱满精神的“永”字,并于笔顺旁细细注解八法之要诀。书成,赢得满堂喝彩,夫子如获至宝,连声称谢。

等他写好字,夫子敲响学堂里的钟磬,讲学之时已到。

众人各自归位,课堂秩序井然。

夫子于堂前坐定,神色转为凝重,开宗明义道:“今日,正逢冀州张公子到来,吾等先不讲经,且论时局。”

他一声轻咳,“如今边塞之地,北有鲜卑高丽屡寇边境,掠我生民;南有交趾郡叛乱频频,烽烟累起。而朝堂之上……唉!此内忧外患之际,诸位以为,吾辈当如何自处?这天下,是持续如此、乱象环生,亦或是有拨乱反正、重归治世之机?”

夫子话音方落,堂内一时静默,窗外蝉鸣聒噪,更衬得室内空气凝滞。

张梁暗暗咋舌,荀氏私学这么大胆,如今可还在党锢之中,竟然敢谈论国事。不过转念一想,《三国志》里记载,诸葛亮年少时在荆州游学,与名士谈论天下大势,私学之中,尺度可能是要大一些,毕竟是内网。

荀衍率先发声,“夫子,学生以为,鲜卑交趾之乱,不过芥藓之疾。边疆僻远之地,纵然一时失掉数城,也难撼动国之根基。真正心腹大患,在洛阳宫阙之内——宦官阉竖搬弄权柄,祸乱朝纲;外戚勋贵把持权要,阻塞贤路。此方为膏肓之疾,溃烂于社稷腹心!”

他手握成拳,语带痛惜,“如今党锢事起,正人缄口,忠臣退避,岂非因清议之士无法上达天听、涤荡奸邪所致?若朝堂不清,纵收复百城,亦不过徒耗民力,终非长久之计!”

戏忠忽轻笑一声,起身说道,“夫子,学生以为此言谬矣!休若兄只见庙堂之高,却不闻闾阎之泣。\"

他转头看向窗外,仿佛看见万千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流民,“朝堂之上,固然有士族、宦官、外戚三方角逐制衡,可边疆烽火烧灼的,却是万千黎庶身家性命。”

他因为情绪激动而剧烈咳嗽,脸上泛起一抹潮红,“边民亦是我大汉子民,朝中纵有千般谋算、万般机衡,终须百姓纳粮输饷、服役戍边,天下才能运转。若放任边患不管,民生持续凋敝…咳…咳咳…只怕不等洛阳朝堂尘埃落定,国库早已虚空,民心尽失,到了那时,纵有良策,又如何施行?”

张梁见状心里确信了几分,戏忠怕是真的有病,不是贫血就是肺病,情绪激动之下,说这么几句话就咳得脸通红,得尽快把他忽悠走才是。

众人闻言,神情各异,不禁将目光纷纷看向沉默不语的荀彧。他虽然比起荀衍与戏忠要年轻,却素来以思虑周全、洞察大局着称。

只见荀彧整理衣冠,徐徐起身,声音清亮,“休若兄长忧心朝政纲纪,戏兄心系生民疾苦,二位所言皆切中时弊,各有道理。”

他略作停顿,环视众人,继续道:“学生以为,当务之急,应内外兼修,不可偏废。对外,迅速平定边患以安民心。幽、并、凉三州当依托长城险塞严守,另遣精兵夹击南下鲜卑,挫其锋芒;交趾之叛,则需选派能吏干将赴任,剿抚并用,速平祸乱。对内,朝堂亦需尽快达成共识,平息党争,共扶王室。”

“大汉内外本为一体,天下犹如一身。边塞不宁,则腹心难安;朝纲不振,则边事亦无可倚仗。唯有内外兼治,方是固本培元、中兴汉室之正道。”

夫子听过三人不同的观点,看向一直静静聆听的张梁,出言问道:“张公子游历四方,想必见解不凡。方才诸生所论,或重朝堂,或恤民生,或言兼顾。不知公子对此番治乱之辩,又有何高见?”

张梁闻言,肃然起身,先向夫子及众人行了一个团圆揖,这才开口说道,“夫子,诸位兄台之论,尽是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在下以为,如今之困局,确如荀兄弟所言,需内外兼修,然其根基,首在安民。”

他目光沉静,开始条分缕析,“外族寇边与交趾叛乱,固然亟须平息。朝廷于鲜卑一战中,折损三万精骑;交趾叛乱,半年未定,非不愿也,是不能也。此非将士不用命,实乃国力不济之故。”

“究其根本,在于国库空虚,粮饷难以为继,军备废弛,兵源亦显不足。”他语气沉痛,叹了口气说道,“何以至此?究其根源,实因地方土地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天下六七成田亩尽归世家豪强之手!无数百姓无立锥之地,或沦为佃户,忍受盘剥;或成为流民,甚至被裹挟从贼。”

“丁赋口赋锐减,朝廷税收崩坏;适龄病源随之枯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等自毁长城之祸,其害深远,远甚于外敌之凶悍与内贼之嚣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福妻嫁到转乾坤之凡缘世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慕林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侧妃每天都想逃跑暴力军嫂有点甜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两个人的聊天记录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豪门第一少奶奶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替身狂婿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重生之小小玩家食梦貘手记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
经典收藏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天下长安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特种兵之至尊高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最强终极兵王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回到大汉打天下超神妖孽兵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明末好国舅寒门第一才子独治大明三国懒人龙飞凤儛我保驾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最近更新大明熥仔长安新火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三国之青龙镇世山河鉴:隋鼎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带着DeepSeek闯大明古人的智慧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娘娘,请卸甲!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历史奇人传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燕赵弦歌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txt下载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最新章节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