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贵妃拉着璟兰的手,指尖带着暖意,目光细细打量着她:“昨日太子回来,说救他的小姑娘钟灵毓秀,今日一见,果然是个好姑娘。”
她是越看越满意,能文能武,模样又好,性子瞧着也沉稳,之前还觉得庶女教养会有些问题,现在看来与太子相配,简直是太好了。
曦儿长的好,和宁也能看出来,以后是绝色之姿,两个人的孩子别提有多漂亮了。
“县主这衣裳挑得好,月白色衬得你肌肤胜雪,”苗贵妃想着未来孙儿孙女,语气愈发亲切,“听闻你还会骑射?改日得空,倒要让本宫见识一下。”
璟兰指尖微蜷,忙屈膝回礼,语气温和却不卑不亢:“贵妃娘娘谬赞了,昨日不过是恰逢其会,换作旁人也会出手相助。”
她垂眸望着裙摆绣着的缠枝莲纹,又说道,“骑射只是跟着兄长学过些皮毛。”
分寸拿捏得刚好,苗贵妃听得更是欢喜,握着她的手又紧了几分,正要再问些她平日的喜好,旁边传来婢女的通报声:“太子殿下到——”
话音未落,赵曦已过来了。
他先是向苗贵妃行了礼,随即转向璟兰,脚步稳稳上前,竟是对着她郑重道谢:“昨日若非县主出手,本太子恐难脱身,这份恩情,赵曦记在心里,特来向县主道谢。”
璟兰侧身避开:“太子殿下折煞臣女了,举手之劳,不必如此。”
苗贵妃坐在一旁,看着两人这模样,眼底笑意更浓,伸手拍了拍璟兰的手背:“你这孩子就是太谦逊。”
她转向赵曦,语气带着几分嗔怪,“你也是,谢人哪有在这里随口说的?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好,你带着和宁去走走,让她也瞧瞧宫里的景致。”
说着,她又看向璟兰,眼神温和:“往后你也常入宫来,陪本宫说说话,宫里日子闷,有你在想来能热闹许多。”
璟兰应声“是”,抬眼时恰与赵曦的目光相撞,他眼底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轻声道:“县主,请。”
苗贵妃目送两个人离开,然后也高高兴兴的回了自己的宫殿。
穿过几重雕花木廊,御花园的景致便尽数铺展在眼前。
成片的牡丹开得正盛,绯红、莹白、淡紫的花瓣层层叠叠,被日光镀上一层暖金。
赵曦放缓脚步,与璟兰并肩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身后的婢女与太监们很有眼色的远远跟在后面。
渐渐的只余下两人的身影落在花影斑驳里。
璟兰指尖轻轻拂过一朵半开的白牡丹,花瓣软而细腻,她才笑着说道,“太子殿下的安排真是妥当,可让臣女省了许多事呢。”
这会儿没什么人,璟兰和赵曦说话松快多了。
赵曦侧头看她,眼底的笑意十分真切:“难道不是我们两个安排的妥当吗?”
“好吧好吧,那就是我们两个一起算无遗策好了。”璟兰笑靥如花,像顺毛一样跟赵曦说话。
赵曦闻言,眼底笑意更盛,抬手便用指节轻轻敲了下她的额角,力道轻得像拂过花瓣的风:“就你会说话。”
说完,他掌心不知何时已多了个细长的乌木盒,盒面雕着缠枝纹,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给你的小礼物,看看喜欢吗?”
璟兰伸手接过木盒,轻轻掀开盒盖,一支佛玲花簪静静卧在锦缎上。
银质的花茎缠了细巧的累丝,花瓣是半透的珍珠贝母,顶端还缀着颗极小的粉碧玺,比曾经东华制作的那一支精致了数倍。
“好漂亮。”
赵曦从盒中取出簪子,指尖避开尖锐的簪头,银簪穿过发髻,待簪子稳稳固定好,赵曦才退开半步。
他的目光落在发间的“佛玲花”上,唇角弯起的弧度愈发明显:“前几日得空琢磨的,看来手艺没退步,倒比从前精细了更多。”
“太子殿下手艺真好,臣女是否有幸请太子殿下多做几支?”璟兰故意拿腔拿调的说道。
“这支簪子是谢礼,往后的簪子孤是要送给未来太子妃的,不如,盛小姐做了孤的妻子,孤定会多做几支,送予盛小姐。”赵曦一本正经的配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