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他们不要巨额现金,却指名道姓要一份多年前的、看似不起眼的旧合同原件。这说明他们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钱,而是这份合同本身可能蕴含着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重大价值,或者关联着某些必须被掩盖的秘密。”
“第二,”秦风继续冷静地剖析,“绑匪的作案手法显示出极高的专业性。目标选择精准(项目经理之子,既能施加压力,又不至于像直接绑架韩家核心成员那样引发地震级关注),通讯使用无法追踪的号码且语气冷静,提出的要求(不准复印、不准报警、单独交易)条理清晰,旨在最大化控制局面并规避风险。这绝非普通临时起意的罪犯所能为。”
他目光深沉地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综合来看,这起绑架案的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动机和隐情。那份《星火厂地块前期开发意向书》,就是揭开所有谜团的关键钥匙。我们必须围绕这份合同,以及绑匪的真实目的,展开侦查。”
就在秦风带队悄然完成对王磊家外围的布控,技术组也刚刚建立起对王磊手机的监听通道后不久,王磊那部处于警方严密监控下的手机,再次尖锐地响了起来。
屏幕上显示的,依旧是那个无法追踪的未知号码。
王磊在警方示意下,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和免提键。
那个经过处理的、冰冷无波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来自地狱的寒风:“东西准备好了吗?”
王磊按照警方事先的指导,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正在找,那……那是很久以前的文件了,需要点时间……”
绑匪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解释,直接打断了他,开始下达指令,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听着,第一次交易。今天晚上11点整,你一个人,开着车,到城西废弃的第三纺织厂仓库区。把你的手机放在副驾驶座位上,保持开机。”
“到了之后,沿着主干道慢慢开,不要停。你会看到第二个路口左边有一个蓝色的废弃集装箱。把装着合同的文件袋,从车窗扔进那个集装箱旁边的排水沟里。然后,继续往前开,不要回头,直接离开那里。”
绑匪的指令极其具体,对环境和细节了如指掌。
他最后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像冰锥一样刺入王磊和所有监听者的耳中:“记住,你一个人。我们会看着你。如果让我们发现哪怕一丁点警察的影子,或者你带来的文件有任何问题,不是原件……”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威胁的意味在寂静中弥漫开来,然后冷冷地吐出最后四个字:“立即撕票。”
电话再次被干脆地挂断。
监听车内,秦风、周强和技术员们面面相觑,脸色都异常凝重。
绑匪的谨慎和专业超出了预期,而“立即撕票”的威胁,更是让整个救援行动的压力陡增到了极点。
晚上10点50分,王磊独自驾驶着车辆,驶向城西废弃的第三纺织厂仓库区,他的手机按照绑匪要求,放在副驾驶座位上。
警方的多组侦查车辆,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远远地、交替地进行着跟踪,试图在保护王磊的同时,找出绑匪的踪迹。
然而,当王磊的车刚刚驶入仓库区范围,还没来得及接近那个指定的蓝色集装箱,他座位上那部一直保持通话状态的手机里,再次传来了绑匪冰冷的声音。
“停车。”绑匪的命令简洁而突兀。
王磊下意识地踩下刹车。
“现在,下车。把你现在用的这部手机,留在车里。然后,走到你右前方五十米处那个绿色的工业垃圾桶旁边,从桶盖下面,拿走一部黑色的老式诺基亚手机。”
绑匪的指令精准得令人心惊,仿佛他正站在某个高处,清晰地俯瞰着王磊的一举一动。
王磊依言照做,在指定的垃圾桶盖下,果然摸到了一部早已停产的老式诺基亚手机。
他刚拿起手机,铃声就响了。
“用这部手机,现在,立刻开车离开仓库区,上环城高速,往东方向开。保持通话,我会告诉你下一步怎么做。”绑匪的声音从这部简陋的手机中传出,带着电流的杂音,却依旧平稳。
这一突如其来的指令,完全打乱了警方的部署。
跟踪的侦查员们眼睁睁看着王磊更换了通讯工具,并驾车驶向高速,他们无法确定那部诺基亚手机是否也被监控,不敢贸然靠近,只能尽量拉远距离,利用高速路上的车流进行掩护,跟踪的难度和风险骤然增大。
王磊的车在环城高速上行驶了约二十分钟,绑匪的声音再次响起:“下一个出口,下去。进入辅路后,靠边停车,双闪打开。”
王磊照做。
“看到你左边第三个路灯杆了吗?杆子底部有一个用白色粉笔画的叉。把你带来的文件袋,塞进那个路灯杆旁边那个破损的市政井盖缝隙里。塞进去后,立刻回到车上,关掉双闪,继续沿着辅路往前开,不要停,不要回头。”
这个指令再次让警方措手不及。
投放地点从偏僻的仓库区突然转移到了车流不息的城郊结合部主干道旁,而且要求王磊投放后立刻离开,不留任何观察时间。
负责跟踪的侦查员车辆无法在王磊停车投放的瞬间也停下来观察,那样极易暴露。
当他们绕行一圈再回到那个路灯杆附近时,文件袋已经不见了踪影,而周围车来车往,行人匆匆,根本无法判断是谁在何时取走了文件。
绑匪似乎对警方的跟踪策略了如指掌,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地打在警方行动的薄弱环节和时间差上。
王磊驾驶车辆,在绑匪通过那部诺基亚手机不断发出的、看似随意却又环环相扣的指令下,如同一个提线木偶,在城市的夜色中穿梭。
“前面路口左转,进入老城区。”
“在第二个红绿灯右转,靠边慢行。”
“看到那家24小时便利店了吗?从门口的那个广告牌后面,拿走一个黑色的双肩包,把你身上除了文件和这部手机之外的所有个人物品,包括钱包、钥匙,都放进去,然后把包放在广告牌后面。”
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指令,不断地更换路线、更换参照物、甚至要求王磊丢弃个人物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清除可能的跟踪器,并测试、消耗警方的跟踪力量。
侦查员们疲于奔命,跟踪链条数次被迫中断,又不得不依靠技术定位和王磊车上隐蔽安装的备用GpS信号,艰难地重新接续,但始终无法锁定那个如同幽灵般在幕后操控一切的绑匪。
最终,在经历了近两个小时的市内绕行和数次虚晃一枪的指令后,诺基亚手机里传来了绑匪的最终指令。
“现在,去市中心的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从3号口进入站厅层。”
此时已是晚上接近凌晨,但作为城市核心交通枢纽的人民广场站,依旧灯火通明,人流如织。
下班晚归的白领、夜游的年轻人、赶末班车的旅客……形形色色的人群汇聚于此,脚步声、交谈声、列车进站的广播声交织成一片嘈杂的背景音。
站厅层空间开阔,立柱众多,巨大的广告牌和商业店铺林立,监控摄像头虽然密集,但在汹涌的人流中,也存在不少盲区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