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秦风最后总结道,“这份文件如果曝光,不仅会动摇韩氏集团的根基,更可能对韩家某位成员的声誉,甚至是人身安全,构成颠覆性的、毁灭性的威胁。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韩氏集团内部人员,对查询这份合同的态度如此闪烁,阻力重重。”
至此,这份看似普通的《星火厂地块前期开发意向书》,其背后可能隐藏的颠覆性秘密,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专案组面前。
秦风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窗外已是华灯初上,他面对着写满线索的白板,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白板的核心位置,是那份《星火厂地块前期开发意向书》,如同一个散发着不祥气息的漩涡。
他拿起笔,在白板的一角写下了一个关键问题:“谁最害怕这份合同曝光?”
这份合同一旦公开,可能动摇韩氏集团某些项目的合法性,损害集团整体利益。
但绑匪的行为精准、专业,目标明确指向这份具体文件,这更像是有特定目的的行动,而非针对整个韩氏集团的无差别打击。
那么,谁会在韩氏集团内部,有如此强烈的动机,要冒险用非法手段获取并(很可能)销毁这份文件呢?
秦风的思绪首先排除了目前仍在押的韩天昊。
韩天昊作为韩胜利的长子,曾是集团的既定接班人,这份涉及他父亲时代潜在违规操作的合同,对他而言同样是致命的隐患,他绝无可能主动去获取并曝光它。
而且他身陷囹圄,也缺乏策划如此精密行动的条件。
那么,集团内部,还有谁?
秦风的目光扫过韩氏集团现有的权力架构图。
韩胜利去世,韩天昊入狱,目前集团由韩雪晴临危受命,但显然根基不稳。
而在韩雪晴之上,还有几位叔伯辈的元老和股东,其中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当属韩胜利的弟弟,现任集团副董事长——韩建明。
根据之前掌握的信息,韩建明与韩天昊父子在集团发展方向和权力分配上,长期存在矛盾,属于内部与韩天昊一系明显不对付的势力。
秦风用笔在“韩建明”这个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他开始沿着这条线进行推理。
如果这份《星火厂地块意向书》真的包含了韩胜利时代某些不为人知的私下协议或违规操作,那么这些“历史污点”一旦被揭露,首先冲击的是谁?
是韩胜利的直系继承者——韩天昊和韩雪晴这一脉!
他们的继承合法性,他们目前掌控的、可能源于那些“历史污点”项目的利益,都将受到最直接的挑战和质疑。
那么,谁最乐于看到韩天昊、韩雪晴这一派系倒台,从而为自己上位扫清障碍?
最大的受益者,很可能就是一直对集团主导权虎视眈眈的韩建明一系!
他们完全有动机,去挖掘甚至利用这些陈年旧账,作为打击对手的武器。
但是,直接公开这份合同,对韩建明一系同样存在风险,可能会波及整个韩氏集团,伤及自身。
那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到这份合同的原始证据,将其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样一来,他们既拥有了可以随时用来要挟、打击韩雪晴(代表韩天昊一脉)的王牌,又避免了合同意外曝光可能带来的全局性风险。
他们可以借此在集团内部争夺中占据绝对主动,甚至逼迫韩雪晴交出权力。
绑架王磊之子,索要合同原件,这一系列行动的精准和隐秘,也符合内部人员作案的特征——他们清楚合同的要害,了解王磊与合同的关系,甚至可能利用了内部信息来规避侦查。
秦风在白板上,将“韩建明”与“获取并控制合同以打击韩雪晴\/韩天昊一系”用一条粗线连接起来。
他又在旁边写下了“家族内斗”四个字。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合理的归宿。
这起看似外部的绑架案,其根源很可能深植于韩氏家族内部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
一方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抹去或掌控一段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历史隐患,并以此作为打击政治对手的利器。
秦风放下笔,目光锐利地注视着白板上勾勒出的初步动机图景。
虽然这还只是基于现有线索的推理,缺乏直接证据,但逻辑链条已经初步形成。
案件的调查重心,需要从外部绑架,转向韩氏集团内部,尤其是围绕韩建明一系的人际关系、资金往来和近期动态,进行深入的、隐蔽的侦查。
一场隐藏在绑架案背后的,更为隐秘和复杂的家族内斗,缓缓揭开了它冰山一角。
在确定了初步调查方向后,秦风召集了周强、江欣蓉以及参与过跟踪行动的几名骨干侦查员,对绑架案的实施过程进行了一次极为细致的复盘。
会议室内,白板上画出了绑匪指挥王磊行动的简化路线图,旁边罗列着关键时间点和指令细节。
秦风首先开口,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绑匪能在我们眼皮底下完成交易,并且成功逃脱,靠的不是运气。我们需要把他们每一步的‘专业性’都拆解出来。”
周强指着路线图上那个废弃的第三纺织厂仓库区,语气带着佩服又带着恼火:“第一个指令点选在这里就很刁钻。那片区域监控探头稀少,而且多是老旧型号,覆盖范围有限,存在大量盲区。绑匪显然提前踩过点,对那里的环境了如指掌。”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他让王磊把手机留在车里,改用预先放置的诺基亚,这一下子就切断了我们通过王磊常用手机进行定位和监听的最直接途径。”
江欣蓉紧接着从技术角度补充,她调出了通讯记录的分析图:“绑匪使用的电话号码,经过追踪,确认是使用虚假身份登记的预付费电话卡,也就是所谓的‘黑卡’,一旦使用完毕即被丢弃,无法追查来源。”
她切换屏幕,展示更复杂的数据流:“更棘手的是,他们在通话过程中,还使用了VoIp网络电话进行多次服务器跳转,信号路径被刻意混淆,我们尝试反向追踪,最终都指向了境外的虚拟服务器,线索彻底中断。”
一位参与了当晚跟踪行动的年轻侦查员忍不住插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他们的时机拿捏得太准了!每次指令都卡在我们跟踪车辆需要变道、或者被红灯隔开、或者处于监控盲区的关键时刻下达。比如在高速路上让王磊下出口投放文件,我们后面的车根本来不及反应,等我们绕下去,文件早就被取走了。”
周强点头表示同意,并指出了另一个关键点:“还有心理威慑。他们从一开始就强调‘立即撕票’,并且在通话中适时地放出孩子的声音,牢牢抓住了王磊,也间接给我们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让我们在行动时投鼠忌器,不敢跟得太紧,生怕暴露。”
秦风总结道:“综合来看,绑匪至少展现了四种专业素养:一是极强的环境侦察和利用能力,精准掌握监控盲点;二是高超的通讯反侦察技术,使用黑卡和VoIp跳转;三是精准的行动时机把控,善于利用时间差和环境干扰;四是熟练的心理操控技巧,有效威慑受害者和干扰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