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首页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劫神传盗墓:当吴小佛爷开始玩养成穿越修仙:顾客我好像在哪见过你臣妻皎皎不爲神穿越七零,嫁个兵哥当军嫂极乐合欢功茹梦令穿成糙汉小媳妇我靠空间发家致富后宫佳丽三千我摆烂怎么了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95章 燕云书院落成,开坛授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景和十五年初秋,燕云的天空澄澈如洗,阳光洒在蓟州城东的燕云书院,为青砖灰瓦的建筑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书院外的官道上,百姓们扶老携幼,自发赶来观礼,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旗,脸上满是期待——这座耗时半年修建的书院,是萧玦与苏清鸢为燕云学子打造的“求学圣地”,也是燕云教育从蒙学向高阶进阶的重要里程碑。

书院占地百亩,布局规整却不刻板:正门上方悬挂着萧玦亲笔题写的“燕云书院”匾额,字体苍劲有力;进门是开阔的“明礼广场”,地面用青石板铺就,中央立着一座“孔子讲学”石像;广场两侧分列着“经史阁”“医理馆”“农桑堂”“艺工坊”四栋主建筑,分别对应经史、医理、农耕、手工四大教学方向;后院还有藏书楼、学生宿舍与实验田,既能满足读书需求,也能让学生动手实践。

开院仪式在辰时准时开始。萧玦身着暗红色常服,站在明礼广场的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百姓与学子,声音洪亮:“今日燕云书院落成,不是为了培养只会吟诗作对的酸儒,而是要培养能为百姓做事、能为燕云谋福的实干人才!”他抬手示意,两名侍卫捧着一块匾额走上前,展开后,“经世致用”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萧玦继续说道,“这四字是书院的院训,意为‘学问需服务于世事,人才需助力于民生’。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学子,都能牢记这四字,将来用所学知识,让燕云的百姓过得更好!”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百姓们纷纷叫好,学子们则挺直腰板,眼神坚定——首批入学的两百名学子,一半来自燕云各州县的蒙学,一半是通过考核的寒门子弟,他们深知,能进入燕云书院读书,是难得的机会,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仪式结束后,各馆授课正式开始。苏清鸢早已换上一身素雅的襦裙,站在医理馆的讲台上。医理馆内座无虚席,不仅两百名学子全部到齐,窗外还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百姓——大家都知道,王妃医术精湛,能听她讲课,是难得的机会。

“今日我们不讲高深医理,只讲‘常见疫病防治’。”苏清鸢拿起案上的草药标本,向众人展示,“大家看,这是金银花,这是柴胡,三年前燕云发生瘟疫时,我们就是用这两种草药,搭配黄连、甘草,熬制防疫汤药,控制了疫情蔓延。”她结合当年的瘟疫案例,详细讲解如何识别疫病早期症状:“若发现家人或邻里出现持续高烧、咳嗽、腹泻,且多人同时出现类似症状,就要警惕是疫病,需立刻上报医馆,同时用艾草熏屋,喝煮沸的热水,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苏清鸢还让医馆的郎中现场演示如何调配防疫汤药,从药材称量到煎煮时间,一一讲解:“成人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儿童剂量减半,煎煮时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方便孩子服用。”台下的学子们认真记录,不时举手提问,窗外的百姓也听得入神,有的还拿出小本子,把药方记下来。

“王妃,要是村里没有郎中,遇到急症该怎么办?”一位百姓高声问道。苏清鸢笑着回答:“我们已在各村庄安排了赤脚医生,大家可随时找他们求助;此外,书院每月会组织学子下乡义诊,若遇到急症,也可让学子帮忙处理,再送往医馆。”百姓们闻言,纷纷点头,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

与此同时,经史阁内,萧玦正为学子们讲授“经史与民生”。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燕云的历史讲起:“百年前,燕云曾因战乱导致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如今,我们通过兴农桑、开医馆、办蒙学,让燕云重现生机。这说明,经史中的‘仁政’‘民本’思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他拿起一本《孟子》,翻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一页,语气郑重:“这句话告诉我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你们将来无论是当地方官,还是做蒙学先生,都要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比如,当地方官要关心农田收成,帮百姓解决灌溉问题;做先生要教孩子实用知识,让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进而帮助更多百姓。”

有位学子提问:“王爷,若将来入朝为官,远离燕云,该如何践行‘为民’的理念?”萧玦回答:“无论身处何地,‘为民’的初心不能变。若在京城为官,要多为边疆百姓发声,让朝廷关注燕云的发展;若在其他州县任职,要结合当地实际,学习燕云的经验,帮当地百姓解决难题。记住,书院培养的不是‘燕云的人才’,而是‘为百姓的人才’。”

除了经史阁与医理馆,农桑堂和艺工坊的授课也同样精彩。农桑堂内,曾在农桑司任职的老把式张师傅,带着学子们来到后院的实验田,教他们识别不同品种的小麦,讲解垄作、轮作技术的优势:“大家看,这垄作的小麦,根系比平作的更发达,抗倒伏能力更强,产量也能提高一成五。”他还让学子们亲手操作,学习如何起垄、播种,从实践中掌握农耕技巧。

艺工坊内,曾在京城织锦局任职的李师傅,正在教学子们织“燕云造”特色粗布。他展示了最新研发的“经纬加密”织法,织出的粗布比普通粗布更厚实耐用:“这种织法不仅能提高粗布质量,还能在布面上织出简单的图案,增加美观度,将来大家可把这种织法推广到各布坊,帮百姓提高收入。”

书院的第一堂课,从辰时持续到午时,学子们意犹未尽,百姓们也纷纷表示“听得过瘾”。午时休息时,书院还为学子和百姓准备了免费的小米粥与馒头,大家坐在明礼广场上,一边吃饭一边交流,气氛热闹而温馨。

“没想到书院不仅教读书,还教种地、看病,真是太实用了!”一位老农感慨道。旁边的学子接过话茬:“我将来要去农桑堂当先生,把学到的农耕技术教给更多百姓,让大家都能有好收成!”

午后,苏清鸢与萧玦一起巡视各馆,看到学子们认真学习的场景,听到百姓们的称赞,心中满是欣慰。苏清鸢笑着说:“当初建书院时,我还担心大家不接受这种‘实用教学’,现在看来,我们的方向是对的。”萧玦点点头:“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书呆子’,而是要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相信用不了几年,燕云会涌现出更多懂经史、会农耕、能行医的实干人才,燕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书院的开院日渐渐落下帷幕。学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书院,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百姓们也渐渐散去,嘴里还在讨论着今天学到的知识。书院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经世致用”的匾额,也照亮了燕云教育的新未来。

往后的日子里,燕云书院成为了燕云的“人才摇篮”——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有的留在燕云当蒙学先生、农桑技术员、医馆郎中,有的入朝为官,把燕云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他们始终牢记“经世致用”的院训,把“为民”二字刻在心里,用自己的所学,为燕云、为国家,书写着属于实干人才的精彩篇章。而燕云书院,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成为了燕云最珍贵的文化财富,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安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我有修真界绿卡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神王令吞噬神域两个人的聊天记录乱世枭臣体坛之召唤猛将怪物的新娘慕林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一不小心赖上你修仙界的捡尸人惊,玄学大佬竟是鬼怪它祖宗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庶女当家日常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员工比老板还有钱
经典收藏以泪为证:校园那点事儿柯南之这个黑方超正义变成赛迦的我该何去何从?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带着抽卡系统穿综漫团宠王妈,男女通杀翻车了!偏执反派粘着问我讨名分窃宠金枝最后的任务,许我为妻重生之侯门商妻我,赤犬大将,开局轰杀逃兵王南宫轩与上官洛儿倾城之恋我被女鬼缠上当她老婆乖乖的,不许逃百穿:我来自麦块以前上班的不成功日记崩坏:成为梅比乌斯的妹妹平安修行记综穿:捣乱从甄嬛传开始重生端木,我不吃牛肉
最近更新被弃神女:魔尊帝君皆我裙下臣自我觉醒,反套路求生指南死神:我的系统逼我骗人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四合院:战斗英雄!1962年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异能高校生存指南典当主宰:我的铺子通诸天稳辣!我是最强收容所研究员雪月大明修为尽失,被病娇仙子囚禁海军王的错误打开方式文娱教父:从直播打赏开始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洪荒:我的姐姐是龟灵圣母全球序列:我开局占了第七席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超神:虚空天帝寻仙万载,最终发现自己才是真神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