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徐应渊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或许是眼见儿子徐云修为一路高歌猛进。
眼看居然要开辟紫府了,面子上也有些挂不住,又或是担忧未来风雨,深感实力不足。
总之,这位往日里大半心思都扑在炼器炉上的汉子,竟也发了狠,将大量精力投入修行之中。
他资质本就不差,只是以往耽于器道,如今潜心修炼,进度竟也不慢,已然突破到了筑基后期。
“爹,我闭关这几年,家族里可发生了什么大事?”
徐云与父亲叙了几句闲话,为他斟满杯中的灵蜜茶,便问起了正事。
徐应渊这次过来,主要就是为了儿子。他接过茶盏,沉吟道:“这次来,正是要跟你说说这几年的情况。”
“惊天动地的大事倒没几件,但零零碎碎的小事却也不少。”
当徐应渊提到罗家那位结丹老祖终于寿元耗尽。
坐化于罗家灵山之上时,徐云脸上不禁掠过一丝快意!
“那老家伙,硬生生靠着一口气,拖着罗家多撑了这么多年,总算熬到头了!”
徐应渊语气中带着如释重负。
这对徐家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少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
不过,罗家老祖坐化也在意料之中,并非意外。
自罗汉江坐化之后,罗家行事也确实收敛、安分了不少。
徐云随即像是想起什么,问道,“对了爹,罗家老祖坐化,他们家如今……就没什么别的动静?”
徐应渊闻言,神色微凝:“罗家如今自然是夹起尾巴做人了。”
“他们家这些年青黄不接是事实,短时间内想再出一位金丹修士,难!”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毕竟底蕴还在,掌控的坊市和资源点也没丢,依旧不容小觑。”
“而且,我听说他们最近似乎和隔壁洲的那个李家走动颇为频繁……”
徐云眼神一凛:“李家?那个以炼丹起家的李家?罗家想借外力?”
“不确定,但不得不防。”
徐应渊沉声道,“所以家族如今也是外松内紧,一方面要应对兽潮,另一方面也要盯着这些老对手。”
“你如今即将冲击紫府,这些事暂且不必过多操心,自有族长和诸位长老应对。”
这算是一个小插曲,徐云收敛心神,又道:“爹,还是说说这几年那些不大不小,却关乎家族态势的事情吧。”
徐应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神色渐渐凝重起来:“近一两年,云梦大泽很不太平。”
“泽中妖兽活动越来越频繁,小股兽群冲击沿岸村镇、袭击落单修士的事情,比往年多了数倍不止。”
“咱们家派驻在东篱峰和沿泽各处的巡逻队,与妖兽遭遇的次数也大增。”
“甚至爆发过几次相当激烈的冲突……”
“族里,已经折损了几名好手。”
说到这里,徐应渊的声音低沉下去。
徐云闻言,眉头紧锁:“是大兽潮的前兆?”
“十有八九。”
徐应渊放下茶杯,轻叹一声,“家族高层判断,那五百年一轮回的大兽潮,恐怕就在这二十年之内了。”
“如今二长老一系力主依托东篱峰天险,构筑坚固防线,不仅要抵御兽潮。”
“似乎还有借此历练族人、甚至反向渗透大泽的意图。”
“为此,家族这几年不断向青莲县和东篱峰倾斜资源,加固阵法,囤积战备物资,各方面压力都不小。”
徐应渊看向儿子,眼中带着为人父的关切与一丝隐忧:“云儿,你如今筑基圆满,《雷罡体》也修炼到了关键处,正值冲击紫府的重要关口。”
“家族现在重心都在备战上,氛围紧张,资源也紧。不过……你太爷爷也说了。”
“再等两年,山顶那株【紫灵果】就该成熟了。”
“老祖已亲自发话,会开炉炼制【紫灵丹】,并且允许族人用善功兑换,预估一颗作价十五万善功左右。”
他顿了顿,看着徐云,继续道:“我跟你娘,这些年省吃俭用,也攒下了五万善功。你太爷爷那边疼你,知道你需要,已经答应拿出五万来支持。”
“还有你三叔、你三爷爷他们……零零总总,也表示能凑出一万左右。”
“这样加起来,便有十一万了。”
“再加上你自己这些年的积蓄,兑换一枚【紫灵丹】应当足够了。”
徐云听着父亲一笔一笔算着账,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家族善功来之不易,父母积攒的那五万,不知是省下了多少修炼资源,接了多少家族任务换来的。
徐贤真虽然是紫府修士,但能为他拿出五万善功也是极其看重徐云这个后辈了。
至于三叔、三爷爷,各自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徐云沉默了片刻。
徐应渊脸上露出些许宽慰的笑容,不想让气氛太过沉重:“都是自家人,你若是能成功开辟紫府,就是对家族、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徐应渊顿了顿,语气转为更实际的考量。
“不过,光是【紫灵丹】还不够。”
“冲击紫府非同小可,护脉丹、定神香这些辅助之物。”
“你也需尽早准备,在修为这上面,你已经走在你爹娘上面了,你开辟紫府在即。”
“我和你讲娘还能帮衬上你,等你成功开辟紫府,那时候,爹娘也就在修为上面帮不上你什么了。”
“等孩儿开辟紫府后,就是来养爹和娘了。”
徐应渊闻言,开怀大笑,笑过之后,神色又渐渐恢复平和,叮嘱道:
“你有这份心,比什么都强。”
“不过,修行之路漫长,爹和你娘只盼你道途顺畅,平安喜乐。”
“将来你若真能成就紫府,家族责任在肩,更需谨慎前行,不必时时挂念我们。”
徐应渊思索片刻,似乎是又想到了什么,随即又补充道,“冲击紫府并非全靠外物,心境修为尤为重要。”
“你《雷罡体》初成,气血旺盛,雷霆之力刚猛,更需注意调和阴阳,凝神静气。”
“闲暇时,可去传法阁寻几本静心养性的典籍参阅,或向几位修炼水、木属性功法的族老请教,中和燥气。”
“孩儿记下了。”
父子二人又聊了些修行细节和家族近况,直至月上中天,徐应渊才起身离去。
送走父亲后,徐云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