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交子破局
夜色如墨,两匹快马悄然驶离沈府后门,马蹄裹着厚布,踏在青石板上只发出沉闷的声响。沈墨轩与慕容惊鸿皆作商人打扮,背负行囊,融入茫茫夜色。
“我们先走水路,到徐州再转陆路进京。”慕容惊鸿压低声音,“靖王府的眼线遍布官道,走水路相对安全。”
沈墨轩点头,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沈府的方向。工坊废墟尚未清理,债主虽暂时安抚,但危机远未解除。此刻离开,实属无奈。
“放心,李掌柜和王账房都是可靠之人,能稳住局面。”慕容惊鸿看出他的担忧,出言安慰。
二人来到城南码头,登上一艘早已等候多时的货船。船家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见他们上船,只微微颔首,便起锚开船。
货船顺流而下,沈墨轩站在船头,任夜风吹拂面庞。河水漆黑如墨,只有船头灯笼在水面投下摇曳的光影。
“慕容,那些密信,你放在何处?”沈墨轩忽然问道。
慕容惊鸿拍拍胸前:“贴身收藏。还有副本已交给可靠之人,若我们有不测,自会有人将证据送至京城。”
沈墨轩稍感安心,但心头仍有不安盘旋。这一切太过顺利,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三日后,货船抵达徐州。二人刚下船,便察觉气氛有异。码头上官兵明显增多,对往来行人盘查格外严格。
“情况不对。”慕容惊鸿拉住沈墨轩,闪身躲入一家茶馆。
从茶馆窗口望去,只见码头入口处张贴着数张海捕文书,上面赫然画着沈墨轩的画像!
“缉拿江洋大盗沈某?”沈墨轩看清文书内容,气极反笑,“他们竟如此明目张胆!”
慕容惊鸿面色凝重:“看来靖王府已布下天罗地网。陆路只怕更加凶险。”
“走山路如何?”沈墨轩问。
“太慢,且我们时间紧迫。”慕容惊鸿沉吟片刻,“或许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你的意思是?”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慕容惊鸿眼中闪过狡黠,“我们混入靖王府的商队。”
沈墨轩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你是说,借用他们的身份进京?”
“正是。我打听到明日有一支靖王府的商队要北上京城,运送一批江南特产。我们可以设法混入其中。”
当夜,二人潜入商队驻地,制服两名商队护卫,换上他们的服饰,易容混入队伍。
次日清晨,商队准时出发。沈墨轩和慕容惊鸿低头走在队伍中,尽量不引人注意。商队首领是个精干的中年人,对下属颇为严厉,但并未识破二人身份。
行程前两日颇为顺利,商队日夜兼程,已离徐州百余里。沈墨轩心中稍安,照此速度,不出十日便可抵达京城。
然而第三日黄昏,商队在一处驿站歇息时,变故突生。
“所有人集合!”商队首领忽然高声喝道,“有细作混入队伍,现在逐一排查!”
沈墨轩与慕容惊鸿对视一眼,心中暗叫不好。
“怎么办?”沈墨轩低声问。
慕容惊鸿目光扫视四周:“见机行事。若情况不对,我掩护你突围。”
队员们排成一列,接受盘查。当轮到沈墨轩时,商队首领仔细打量他,忽然问道:“你是新来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沈墨轩镇定回答:“小的是三日前刚入队的,在徐州招入。”
首领眯起眼睛:“哦?那你说说,招你入队的是谁?”
沈墨轩心中一紧,他哪里知道招队员的是谁?正思索如何应对,慕容惊鸿忽然出手,一枚石子击灭院中灯笼,现场顿时陷入黑暗。
“走!”慕容惊鸿拉住沈墨轩,趁乱向外冲去。
“抓住他们!”首领怒吼。
驿站顿时大乱,护卫们纷纷拔刀。慕容惊鸿剑光闪烁,逼退追兵,护着沈墨轩杀出重围。
二人不敢走大路,只能钻入山林。身后追兵紧追不舍,火把的光亮在林中闪烁。
“分开走!”慕容惊鸿当机立断,“京城汇合!记住,去找翰林院编修林文正,他是清流领袖,可信任!”
不等沈墨轩回应,慕容惊鸿转身向另一方向奔去,故意制造声响引开追兵。
沈墨轩咬牙继续前行,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树枝刮破了他的衣衫,荆棘在手臂上划出血痕,但他顾不得这些,只能拼命向前。
不知跑了多久,身后追兵的声音渐渐远去。沈墨轩靠在一棵大树下喘息,这才感到浑身疼痛,饥渴交加。
夜色深沉,林中毒蛇猛兽出没,不能久留。他强打精神,辨认方向后继续前行。
天将破晓时,沈墨轩终于走出山林,眼前是一条官道。他松了口气,正准备寻个地方歇脚,忽见前方尘土飞扬,一队骑兵疾驰而来。
看清旗号,沈墨轩心中一惊——竟是靖王府的亲兵!
他急忙躲入路旁灌木丛,屏息凝神。骑兵队在他前方不远处停下,为首的是一名身着戎装的年轻将领。
“搜!他跑不远!”将领下令,士兵们四散搜查。
沈墨轩心跳如鼓,握紧手中短剑,准备拼死一搏。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从官道另一端驶来,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沈公子?”车内人轻声唤道。
沈墨轩定睛一看,竟是苏芷瑶!
“快上车!”苏芷瑶急切招手。
沈墨轩不及多想,趁靖王府亲兵尚未注意,迅速钻入马车。
车内除苏芷瑶外,还有一位中年文士,正是那日在永济药铺见过的魏明。
“沈公子,别来无恙?”魏明微笑。
沈墨轩警惕地看着他:“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说来话长。”魏明示意车夫驾车,“我们先离开这是非之地。”
马车驶离官道,转入一条小路。沈墨轩从车窗望出去,见靖王府的亲兵已被远远甩在后面,这才松了口气。
“多谢苏小姐、魏先生相助。”沈墨轩拱手道。
苏芷瑶轻声道:“我得知你要进京,便知一路凶险。正好魏先生也要回京,我便求他相助。”
魏明点头:“沈公子,如今你可相信大将军的诚意了?”
沈墨轩沉默片刻:“魏先生为何屡次相助?”
“因为沈公子手中的东西,关系社稷安危。”魏明正色道,“先帝密诏,关乎国本,绝不能落入靖王之手。”
“先帝密诏究竟内容为何?”沈墨轩问出心中疑惑。
魏明与苏芷瑶对视一眼,缓缓道:“先帝临终前,曾疑心靖王有篡位之心,故留下密诏,若靖王有不臣之举,可凭此诏废其王位,另立新君。”
沈墨轩心中巨震:“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何会在沈家?”
“因为沈老太爷,曾是先帝最信任的内侍。”魏明道,“密诏由他秘密带出宫中,藏于沈家祖宅。”
沈墨轩恍然。原来沈家世代经商,只是掩护,真正的秘密在此。
“那大将军又在此事中扮演什么角色?”沈墨轩追问。
“大将军是忠君爱国之臣,只愿维护朝廷纲常,保皇上平安。”魏明道,“靖王若得密诏,必会销毁,而后举兵造反。届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沈墨轩沉思良久,终于道:“我愿与大将军合作,但有一个条件。”
“请讲。”
“密诏面圣后,需由皇上定夺,大将军不得私自处置。”沈墨轩目光坚定,“且沈家此后不再卷入朝堂纷争。”
魏明微微一笑:“公子明智,这个条件,大将军必会答应。”
马车日夜兼程,五日后抵达京城。京城的繁华让沈墨轩眼花缭乱,但他无心欣赏,只想尽快完成使命。
魏明将沈墨轩安置在一处隐秘宅院,苏芷瑶则返回苏家在京城的别院。
“沈公子稍作休息,明日我便安排你面圣。”魏明道。
当夜,沈墨轩独坐房中,心中忐忑不安。明日面圣,将决定沈家命运,也关系朝廷安危。
忽然,窗外传来一声轻响。沈墨轩警觉地抓起短剑:“谁?”
“是我。”熟悉的声音响起,慕容惊鸿推窗而入。
“慕容!”沈墨轩惊喜交加,“你没事吧?”
慕容惊鸿衣衫褴褛,但精神尚好:“侥幸脱身。你呢?怎么与大将军的人在一起?”
沈墨轩将经过简要告知,慕容惊鸿听后皱眉:“你相信魏明的话?”
“目前看来,他们没有加害之意。”
慕容惊鸿摇头:“朝堂之事,诡谲难测。我打听到一个消息,皇上三日前突发重病,如今由靖王监国。”
沈墨轩心中一震:“什么?”
“若此时面圣,只怕见到的不是皇上,而是靖王。”慕容惊鸿压低声音,“这是个陷阱!”
就在这时,院外忽然传来嘈杂的人声。二人从窗缝望去,只见宅院已被官兵团团围住,火把将夜空照得通明。
“里面的人听着!奉靖王爷令,捉拿钦犯沈墨轩!束手就擒,可免一死!”
慕容惊鸿苦笑:“看来我们还是晚了一步。”
沈墨轩握紧手中短剑,心知已无退路。但他忽然想起一事,从怀中取出那半块玉佩。
“慕容,若我有不测,你务必找到玉佩的另一半主人。他手中,或许有制衡靖王的关键。”
话音刚落,房门被猛地撞开,无数官兵涌入。刀光剑影中,沈墨轩看到魏明站在院中,面带微笑。
这一刻,他明白自己终究还是陷入了最危险的棋局。而手中的先帝密诏,已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生死,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