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

无上道尊

首页 >>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 >>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厂公威武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神级英雄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灵剑尊乌龙召唤:冷情妈咪神探包公传奇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 无上道尊 -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全文阅读 -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txt下载 -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04章 文脉深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双海之梦”与疆域扩张的宏大叙事之下,赵广与成公英、徐越等有识之士深知,武功可开疆,然文治方能定国。

若不能将汉家文明之根脉深植于这片新土,则一切繁华不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天启二十三年始,明汉王国的重心,悄然向内政与文化整合倾斜。

官学与蒙馆:在新常山城中心,一座规模宏大的“明洲大学”拔地而起。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儒学书院,而是赵广与成公英仿照帝国大学,力主设立的综合性学府。其下分设:

格物院: 集中了随船而来的工匠、学者以及本土涌现出的巧思之士,专司研究改进蒸汽机、水利器械、矿冶技术、农具乃至南方带回的棉花加工机械。甘晟水师遇到的航行难题,史柱军械的改良需求,皆可在此寻得助力。

舆地院: 负责整理、勘校所有探索使团带回的地图、水文、物产及部落风情记录,绘制日益精确的明洲全图,并开始尝试编纂《明洲风物志》。

宣化院: 此为重中之重,负责编纂适用于不同归附部落的汉语教材,培训派往各地的宣化吏,研究如何将汉家经典(筛选过的部分)、历法、礼仪更有效地传播出去。

他们用帝国的汉语拼音或简易符号为尚无文字的土着语言注音,以作过渡。

各郡县亦普遍设立官学,招收汉民及归化部落子弟,严格推行王韧所定的汉语拼音与标准音,确保语言同化的纯度与统一。

至于更基层的乡里,则广设蒙馆,由略通文墨的老兵或吏员教授孩童识字、算术及简单汉礼。

在律法与民俗,以《神州宪律》为蓝本,结合明洲实际情况,由徐越主持,蒋琬、马良等人参与,编纂制定了《明汉律例》。

其中明确规定了汉民与归化土着在权利、义务上的异同(如纳税、服役、土地分配等),既保障了汉民的主体地位,也给予归化者上升通道和基本保障,以减缓矛盾。同时,严厉惩处阻碍教化、煽动部落叛乱等行为。

对于归化部落,并非一味强制摒弃其所有传统。成公英提出“移风易俗,润物无声”之策。

例如,将部分土着祭祀活动与汉家节日(如春耕、秋收)相结合,保留其形式,注入汉文化内涵;鼓励汉民与表现良好的归化部落通婚,并给予一定优待,加速血缘融合。

明汉改革工坊与匠籍的管理,新常山的工坊区已不仅是生产军械和工具的基地,更成为了技术创新的摇篮。

格物院根据棉花特性,成功改良了纺车和织机,建立了官营的棉纺工坊,出产的“明洲棉布”因其舒适耐用,迅速成为畅销品,反哺财政。对黑曜石的研究,则催生了对陶瓷、玻璃等脆硬材料加工工艺的改进。

赵广下令建立“匠籍”制度,给予优秀工匠及其子弟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奖励,鼓励技术创新和技艺传承。来自神州的古老智慧与明洲的新需求、新物产在此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

他们加强了驿路建设提高信息流通,“铁牛”船不仅用于运输,更成为了信息传递的高速通道。以新常山为中心,通过内河航运与不断延伸的陆路驿站,一套效率远超以往的信息传递网络逐渐形成。

政令、军情、商讯得以更快流通,加强了王国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力。吕通甚至提议,在未来贯通西海后,建立连接东西海岸的定期邮船制度。

在推行这些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确实遭遇了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和挑战。

一些坚守传统观念的汉人士大夫,对于那些他们认为过于“夷化”的律法条款,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反对。他们担心,这些改革会破坏汉文化的纯粹性和传统秩序,使得汉文化失去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

例如,对于那些允许异族参与科举考试的条款,他们认为这会稀释汉人的文化优势,降低汉文化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一些部落的酋长们也对改革持有抵触情绪,他们担心改革会削弱他们传统的权力和影响力。

在他们看来,改革意味着他们必须放弃一些世袭的特权,比如对土地和资源的控制权,以及对部落成员的绝对领导权。这些酋长们在私下里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不满,甚至暗中组织抵抗,试图维护他们的传统权力和地位。

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阻碍。由于习惯和认知的差异,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并不顺利。

比如,在农业领域,新的耕作技术虽然被证明可以大幅提高产量和效率,但许多农民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方法。他们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心新方法会破坏土地的肥力,或者担心自己无法掌握这些新技术。

此外,一些地方官员和乡绅也因为自身利益受损而对技术推广持反对态度,他们担心新技术会减少他们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

然而,尽管面临种种阻力,时代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文明的融合和进步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常山街头的景象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身着汉服的归化土着,他们与汉民并肩而行,共同融入这个多元而和谐的社会。他们不仅穿着汉服,而且操着略带口音却流利的汉语,与汉民进行着日常的交流和沟通。

在教育领域,变化同样显着。在学堂里,归化部落的孩童与汉家子弟一同坐在教室里,共同诵读着《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学习着汉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

这种教育的融合,不仅促进了不同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在农业生产方面,新的耕作技术逐渐被接受并应用到棉田里。这些技术包括轮作、深耕和合理施肥等,它们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

农民们开始意识到,采用新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土壤的质量,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尽管最初存在抵触情绪,但随着新技术带来的实际利益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并主动学习这些新技术。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人们开始更加开放和包容,社会的整体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尽管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正是这些挑战和努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文明的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赵广在一次巡视新建的官学时,对成公英感叹:“军师,初见成效矣。然,欲使文脉真正深植,非一代之功。需使此地之民,无论来自何方,皆以身为明汉之民为荣,以汉家文明为傲。”

成公英颔首:“世子所言极是。此乃百年大计,急不得,亦缓不得。唯有持之以恒,方能使此洲,永为我汉家之土。”

文脉的深植,虽无沙场征伐的显赫功勋,却是在为明汉王国铸造最坚实的根基。

当文明的种子在这片新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之时,帝国的开拓,才真正拥有了不朽的灵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食梦貘手记两个人的聊天记录北明不南渡慕林庶女当家日常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修仙界的捡尸人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医武狂兵太吾传人响当当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字符的游戏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我家的厕所通异界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
经典收藏三国之飞将再世朕实在太难了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三国懒人误入红楼,修仙人生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我助大唐盛世天下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晋风乱世才子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乱世黑马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大宋风云天下长安春风玉露
最近更新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白虎御唐:龙阙血鉴洪武:医圣朱橚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黑风寨主成帝路于府钱庄日曜南明隋唐:家兄程咬金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杀手崇祯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离之星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玄黄问道全球统一系统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 无上道尊 -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txt下载 -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最新章节 -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