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狄仁杰的书房出来,夜风带着凉意吹拂在林薇脸上,却吹不散她心头的惊涛骇浪。她没有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间,而是下意识地走到了都督府后院那处可以望见星空的僻静角落。
狄公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她脑海中反复回荡,激起层层涟漪。
“废后旧案……”、“背后牵扯的是前朝势力的博弈……”、“那些因立场、因血脉而注定背负沉重宿命的人……”、“若一味沉溺于私仇旧怨……”
每一个词,都像是一块拼图,与她之前所掌握的线索——老宫女的低语、狄仁杰之前的暗示、感业寺的神秘老尼、默啜的点破,以及她自己肩胛上那形如飞凰的胎记——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
一个她之前隐隐有所预感,却始终不敢、也不愿去深想的可怕真相,此刻无比清晰、无比残酷地浮现在她眼前——
她这具身体的原主,极有可能不是蛇灵随意找来的某个李唐宗室远支!
而是……二十多年前,被废黜并最终惨死的皇后的直系血脉!是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前朝皇后正统的……遗孤!
“我可能是……前朝遗孤?”
这个念头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她的灵魂,带来一阵彻骨的寒意和瞬间的眩晕。她下意识地扶住了身旁冰冷的石栏,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个可能性被狄公以那种方式几乎确认时,所带来的冲击力依旧是毁灭性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与如今端坐于洛阳皇宫万象神宫龙椅上的那位女皇武则天,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君臣之分,不仅仅是理念或权力的博弈,而是真真正正、无法洗刷的……血海深仇!
是武则天,主导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倒台与被杀!是她,下令将她们杖毙,并对其家族进行了残酷的清算!
从血脉伦理上来说,武则天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
这个认知让林薇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痛苦和荒谬。她穿越而来,努力挣扎求生,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了武周朝的安定郡王,得到了女皇一定程度的赏识和重用,甚至内心深处,对那位千古唯一的女皇还存有几分超越时代的复杂敬佩。
可如今,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如此残忍的玩笑。她所效忠的君主,竟然是她的灭族仇人?
那她之前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挣扎,又算什么?一个笑话吗?
一股巨大的迷茫和无力感攫住了她。她该何去何从?是牢记这血海深仇,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力量,想方设法颠覆武则天的统治,为那素未谋面的“外祖母”复仇?还是……
她想起了狄仁杰的话——“为人臣者,则需明辨时势,知晓进退,更需……有一颗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公心。若一味沉溺于私仇旧怨,非但不能成事,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动荡,让更多无辜之人卷入其中,徒增伤亡。”
她也想起了李元芳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守护,想起了崇州军民在战火中期盼的眼神,想起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个想要凭借自身力量去改变些什么、去守护些什么的初衷。
复仇?为了一个她并无感情基础的“家族”,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帝国再次拖入战火,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让信任她的同伴陷入险境?这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她来自现代,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时代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皇后于她,更像是一个历史书上的符号,一段悲惨的过往。她同情其遭遇,但若要为此掀起腥风血雨,她做不到。
更何况,武则天固然手段酷烈,但其治国能力、其打破门阀垄断、开创殿试武举等举措,客观上确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简单地以复仇为目的去推翻她,带来的很可能不是光明,而是更大的混乱。
可是,若不复仇,她又该如何自处?继续作为“安定郡王”效忠仇人?这岂不是认贼作父,数典忘祖?她的内心能过得去这个坎吗?那些可能知晓她身份、并期待她“光复李唐”的潜在势力,又会如何看她?利用她?
进退两难!左右皆是深渊!
林薇仰起头,望着夜空中那轮清冷的孤月,只觉得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沉重。这个身份的枷锁,比任何武功、任何权谋都更加沉重,几乎要压垮她的脊梁。
她缓缓抬起手,隔着衣衫,轻轻触摸着肩胛下那块仿佛在隐隐发烫的飞凰胎记。这就是一切的根源吗?这块与生俱来的印记,注定要让她背负如此残酷的命运?
“我到底……是谁?”她喃喃自语,声音在夜风中飘散,带着无尽的迷茫。
是林薇?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
是薇月?蛇灵培养的棋子,武周的安定郡王?
还是……那个本该随着王皇后一同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名无姓的前朝遗孤?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她又该选择哪一条路?
没有人能给她答案。
狄公的深夜长谈,像是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真相的大门,却也同时将她推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和危险的十字路口。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仅仅以“安定郡王”的身份去思考和行动了。她必须正视这个血脉带来的宿命,必须在仇恨与道义、个人与天下之间,做出属于自己的抉择。
这个抉择,将决定她未来的道路,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帝国的走向。
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带来远方的草木气息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或许是错觉,或许是战场尚未散尽的余韵。
就如同她此刻的心境,混乱、沉重,却又不得不面对。
她可能真的是前朝遗孤。
这个事实,她必须接受。
然后,去决定,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