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野战军前进指挥部里,电话铃声、电报声与参谋人员的交谈声形成一种紧张而有序的作战氛围。
作战地图上面代表敌我双方势力的红蓝箭头犬牙交错,尤其在南部那片辽阔的区域,数支红色箭头正向心穿插,直指五岭以北的粤北重镇——韶关。
刘川站在地图前,目光随着作战参谋的标示而移动。此刻,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幅关乎中南半壁江山命运的地图之上。
参谋长刘亚拿着一份刚译出的电文快步走来,他一如既往地精干利落:“司令员,右路韩楚电报。第十二纵队先头部队已击溃信丰江沿岸零星抵抗,正向龙南全速推进。他们报告,当面之敌多为地方保安团,一触即溃,未遇桂系主力顽强阻击。”
刘川接过电文迅速浏览了一遍,递给身旁的聂政委:“进展比预想的还要顺利。白崇禧把主力都收缩到衡宝一线和我们正面硬顶,他的南大门未免太空虚了。”
聂政委仔细看着电文,沉稳地道:“不能掉以轻心,白健生用兵向来诡诈,他敢把后背露出来,要么是判断失误,要么就是另有后手。提醒韩楚,速度要快,但警惕性不能松,尤其要注意侧翼安全,防止桂军从湘赣边界突然杀出,抄我迂回部队的后路。”
刘川点头,对参谋长刘亚吩咐道:“政委考虑得周到。给韩楚回电,同意其加速向韶关挺进的决心。同时,以野战军司令部名义,通报右路进展,要求左路肖光所部加快对浏阳、萍乡地区的扫荡,切实保障韩楚兵团侧翼,并伺机向衡阳以南施加压力,迫使白崇禧分兵。另外,电令正面牵制兵团,加大攻击力度,要把戏做足,让白崇禧确信我军主攻方向就在衡宝一线,绝不能让他过早察觉我战略意图。”
命令被迅速记录、传达下去。刘亚接着汇报:“第二野战军司令部通报,其先头部队已进入鄂西,正与宋希濂部警戒部队接触。第三野战军方面,其主力已越过浙赣线,向赣东迅猛发展,汤恩伯残部望风而逃,其与白崇禧部的联系已被有效割裂。”
“好,”刘川脸上露出笑意:“回电二野和三野,他们的有力配合。这盘大棋越来越活了。”
这时,副司令员韩楚的电报又到了,电文内容让刘川目光一凝:“司令员、参谋长:我部急速南下,虽进展顺利,然有一虑。白崇禧非庸才,其部署看似前重后轻,然粤北韶关乃其退路咽喉,岂会仅以杂牌守之?恐有隐藏之精锐或预设之坚固工事。我已严令各纵队提高警戒,广派侦察,但请司令部协调情报部门,务必尽快查明韶关及其周边地区敌军具体布防情况,尤其是是否有桂系主力隐匿或紧急驰援之迹象。韩楚。”
刘川将电报递给刘亚和聂政委:“韩楚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他也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刘亚立刻道:“我马上联系中央社会部和我们派往南面的所有情报站,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摸清韶关虚实。”
聂政委补充道:“同时,也要提醒肖光和正面兵团,他们的动作再猛烈一些,要给白崇禧持续加压,让他无法从容从正面抽兵南顾。”
大兵团作战,尤其是这种跨越数省的大迂回、大包围,胜利的关键在于速度和出其不意,但最大的风险也在于漫长的补给线和暴露的侧翼。任何一环出现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战役计划的崩盘。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战报频繁传来。右路韩楚兵团势如破竹,连续突破敌军多道简易防线,先头部队已逼近广东边境。左路肖光兵团亦进展顺利,攻克浏阳,兵锋直指湘南。正面战场更是炮火连天,枪声密集,战斗异常激烈,显示出白崇禧主力确被牢牢吸引在此。
然而,关于韶关的详细情报却始终如雾里看花。既有情报显示守军为粤系余汉谋部的一个师加上地方团队,战斗力一般;但也有零星来源提及,近期有装备精良、番号不明的部队乘火车夜间进入韶关附近。
刘川在傍晚的作战小结会上沉声道:“情况不明,是最危险的。韩楚兵团如果不能尽快搞清楚韶关的底细,他的十几万人马很可能一头撞在铁板上。”
政治部主任谭正开口道:“是否可以考虑,让右路兵团适当放缓脚步,等待情报明朗?”
刘川斩钉截铁地否定:“不行,兵贵神速,一旦我们放缓,给了白崇禧反应时间,他极有可能迅速调整部署,甚至放弃湖南,主力南撤,那我们的大包围计划就功亏一篑了。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
刘亚接口:“司令员,是否可以让朱锐的炮兵纵队先遣分队,以及直属侦察团的‘老猫’,想办法渗透过去,进行战场侦察?”
刘川沉吟片刻,看向肖光:“肖副司令,你那边压力大不大?能不能从你的侦察部队里抽调一些精干人员,配合行动,从湘粤赣边界山区渗透,重点侦察韶关以北的乐昌、坪石一线?”
肖光立即回答:“没问题,我立刻让侦察营选调最好的侦察兵,携带电台,化装潜入。”
“好,就这么办。电告韩楚,韶关敌情可能存疑,令其在前锋接近韶关外围时,务必谨慎,先以有力一部进行战斗侦察,探明虚实。主力做好强攻和打援两手准备。同时,我将协调各方,尽快为其提供准确情报。”刘川下达了最终指令。
会议结束后,刘川单独留下了刘亚和刚刚从炮兵部队视察回来的朱锐。朱锐风尘仆仆,但精神矍铄,汇报着缴获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的编练情况。
刘川指着地图上韶关的位置:“老朱,你的炮不仅要打得准,将来在攻打韶关这样可能设有坚固工事的城市时,更要能砸得开,韩楚那边一旦打响,火力支援是关键。你要确保配属给右路兵团的炮兵部队,能跟得上装甲纵队的推进速度,弹药补给要充足。”
朱锐信心满满:“司令员放心,我们针对南方丘陵水网地形,专门进行了摩托化牵引和骡马驮载的适应性训练。炮弹管够,鞍山钢铁厂和沈阳兵工厂日夜不停在生产,加上缴获的,足够打几个大战役了。只要前线需要,炮兵纵队绝对不拖后腿,”
刘川点点头,又对刘亚说:“后勤保障是生命线,九十多万大军的吃喝拉撒、弹药消耗,不能有丝毫闪失。通知后勤部,所有运输团必须满负荷运转,利用好粤汉铁路北段和长江水道,建立一条打不垮的补给线。”
“已经部署下去了。”刘亚回答道:“谭正主任也亲自在抓民工支前工作,鄂湘赣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热情很高。”
当指挥部的灯光再次亮起,预示着又一个不眠之夜来临时,新的情报终于传来了突破性进展。一份来自华南地下党冒着极大风险送出的密电,以及肖光派出的侦察分队发回的初步报告,相互印证了一个关键信息:韶关守军确为粤军一个师主力及地方团队约一万五千人,但就在三天前,桂系王牌部队之一的第7军一个精锐步兵团,配属一个山炮营,已乘军列秘密抵达韶关,并部署在了城北地势险要的帽子峰一带,构成了韶关外围防御的核心支柱。
刘川拍在地图上:“果然,白崇禧还是留了一手,他把一个主力团藏在这里,就是想在我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韶关时,给我们当头一棒,迟滞我军行动,为他主力调整部署争取时间。”
聂政委冷静地分析:“一个团,加上原有守军,依托韶关的复杂地形和可能加固的工事,确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韩楚兵团虽然兵力占优,但强攻必然耗时耗力。”
刘川目光坚定:“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来,而且必须速战速决,“立刻将这一情报详细通报韩楚。告诉他,改变原定计划,不要等全军到位再发起攻击。以装甲纵队一部配合摩托化步兵团和一到两个精锐步兵团,组成快速突击集群,不惜代价,首先给我敲掉帽子峰这个钉子,打掉它,韶关守军的士气就垮了一半,其余部队迅速展开,完成对韶关的合围,”
命令下达到右路兵团。指挥部里,所有人都明白,韶关之战,已然成为决定中南战局走向的第一场硬仗,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将白崇禧集团主力彻底关门打狗,圆满实现中央“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