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两国相继停止了对他们的武器供应,使得本就陷入弹药短缺困境的南军雪上加霜,处境愈发艰难。
在这种形势下,几乎没人相信南方还能撑得住。
所有人都预测,南鹰酱恐怕在1846年就要彻底瓦解!
然而谁也没想到,当初病急乱投医般做出的一个决定,那个并未被寄予厚望的天朝,竟在此时伸出了援手。
天朝不仅缓解了他们军备匮乏的燃眉之急,更是在海上重创北军舰队,一举击沉其大半海军力量。
当北军的海上封锁因损失惨重而难以为继时,南方才终于得以喘息,逐步稳住阵线,重新站稳脚跟。
可以说,若没有天朝当年的出手相救,南鹰酱未必能坚持到今日。
因此,称天朝为救命恩人,实不为过。
如今要让他们向这位恩人动刀兵,未免太过忘恩负义。
更何况,天朝军力强盛,若贸然介入这场冲突,对他们自身而言绝非明智之举。
正因如此,杰斐逊总统内心更倾向于保持中立。
他不愿与天朝开战。
毕竟八年血战早已将国家元气耗尽,若再不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民生经济,只怕国家根基都将动摇。
所以他可以接受与北鹰酱停战,放任对方调兵北上迎战天朝,却不会答应加入联合出兵的行列。
听完总统这番话,众人纷纷陷入沉思。
他们清楚总统所虑并非无的放矢。
从军事角度看,介入的风险实在太大。
天朝在欧亚战场上的表现早已证明其实力非凡,他们亲眼见证了那一幕幕震撼战局:欧洲诸多老牌强国在天朝面前溃不成军,毫无招架之力。
他们并不幻想,换作自己就能扭转乾坤。
说到底,他们的整体实力尚不及那些欧洲列强,人家都做不到的事,他们又岂能轻易达成?
“我赞成总统的看法。
眼下确实不宜再起战端。
长年累月的战争不仅拖垮了经济,更吞噬了无数青壮性命。
我担心,若再打下去,这一代年轻男子恐怕都要葬送在战场上!”
战争从来不只是烧钱,更是消耗人力。
南北之战延续至今,双方死伤人数触目惊心。
为了赢得胜利,两方都不惜代价地从前线征召年轻人,源源不断地送往战场充当战力。
而南鹰酱本身人口基数远逊于北方,长期拉锯之下,损耗尤为严重。
如今一个最明显的征兆就是:军队里已经开始出现大量未成年士兵。
看到那些十五六岁、甚至刚满十六的少年穿上军装走上前线,南军将领们心中五味杂陈,不忍驱使。
这一代的男人已经牺牲太多,若继续这样消耗下去,国家的未来将难以为继。
“那就这么定了?”
见无人提出异议,杰斐逊总统心头一松。
“我们可以不出兵,但有一件事必须弄清楚。”
“什么事?”
这时,罗伯特·李将军开口,语气凝重。
“我们必须确认一点:天朝的目标只是北鹰酱,而不是整个鹰酱联邦!”
“换句话说,我们得确保天朝不会把矛头指向我们!”
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
与其过分担忧北方的命运,不如先顾好自身的安危。
之所以对北鹰酱提出的联合出兵建议有所动摇,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天朝的潜在威胁。
这种危机并非空穴来风,随着汉军在北方势如破竹的推进,这份压迫感正日益加剧。
这些年,天朝国力蒸蒸日上,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迅猛扩张。
从毛熊掌控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到欧洲列强在东南亚的利益区,再到日不落帝国的南亚据点,以及土鸡所辖的北非和中东地带——这些地方要么已被天朝吞并为实际属地,要么刚被其以武力强行夺取。
短短两三年间,天朝的疆域便实现了惊人飞跃,从原本的1150万平方公里,猛增至如今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
新增领土竟相当于原有国土的两倍还多。
如此迅猛且庞大的扩张速度与规模,恐怕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极为罕见。
正因如此,世界各国无不感受到来自天朝持续扩张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当它几乎将整个亚洲收入囊中之后,连远在欧洲的各国也开始坐立不安,担忧这股势力是否会继续西进,把矛头指向他们的家园。
而这样的担忧早已不再是杞人忧天,首当其冲的便是处境艰难的毛熊。
高加索一带的大片土地已被天朝占据,就连伏尔加河下游区域也被划入其版图。
若任由其继续扩张下去,不出几年,天朝的势力必将踏入欧洲腹地,届时欧陆诸国恐将夜不能寐。
原本这一切对远在北美的鹰酱来说似乎毫无关联。
毕竟鹰酱地处北美大陆,虽为一洲,实则孤悬大洋之外,与所谓“世界岛”相距甚远。
通常情况下,欧亚大陆上的纷争很难波及至此。
后世的鹰酱正是凭借这一地理优势,才得以避开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火,未遭重创,并借此契机迅速崛起,超越昔日老牌强国,成为战后最强大的国家。
倘若此次天朝的扩张仍局限于欧亚大陆之内,那对鹰酱而言不过是隔岸观火。
但一旦战火蔓延至北美,那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遗憾的是,早在1846年,天朝便已悄然染指这片大陆。
趁着鹰酱陷入内战无暇他顾之际,出兵占领了北美西海岸地区。
起初,这一举动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彼时南北双方皆专注于内战,而西部沿海地广人稀,尚属蛮荒未开之地,在大多数鹰酱人眼中并无战略价值。
更何况,天朝初占此地时表现得颇为克制,仅驻扎少量军队,也未显露出进一步侵略的意图。
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扶持并武装了一批印第安部落,其他方面并无出格之举。
因此,无论是南方的南鹰酱,还是北方的北鹰酱,当时都未将此事视为重大威胁。
然而如今局势已然大变。
随着天朝不断向北美增派兵力,当驻军达到五六十万之众,甚至带来百万仆从军时,哪怕是最迟钝的人也能看出其中隐藏的野心。
面对如此阵仗,鹰酱人自然会联想到天朝在欧亚大陆上的所作所为。
即便南鹰酱目前尚处安全地带,尚未直接受到威胁,内心也已充满忧虑。
以天朝此前的扩张节奏来看,谁又能保证他们在击溃北鹰酱之后,不会转而南下?
真到了那一天,单凭南鹰酱自身的力量,根本无力独自抗衡。
因此,倘若确信天朝有此图谋,那么与北鹰酱联手,共同抵御外敌,或许就成了唯一可行的出路。
当然,若能避免兵戎相见,自然是最好结果。
但要做到这一点,首要任务便是摸清天朝的真实意图。
否则仅凭主观臆测,以为对方不会动自己一根手指,实乃极度危险之举。
一旦对方翻脸无情,等待他们的,恐怕就只有覆灭一途了。
“我们与天朝的关系还算融洽,驻天朝的使节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若想弄清眼下局势,不妨通过外交途径发一道电文,请大使代为探询天朝方面的态度,先摸清他们的官方立场。”
杰斐逊总统缓缓说道。
此时两国尚未交恶,正常的沟通渠道依然畅通。
但仅靠官方往来显然不足以掌握实情。
“李将军,不知可否以您个人名义,致信天朝前线统帅,试探其反应?”
远在格伦代夫刚刚得手、正筹备向北达科地区推进的赵明诚,忽然接到通报——一名自称来自南方的使者求见,指名要见他本人,且是南鹰酱罗伯特·李将军所遣。
“南边的人?来这儿做什么?”
赵明诚与南鹰酱并无太多接触,对其了解有限。
不过,天朝曾秘密向南方输送武器装备一事,他略有耳闻。
总体而言,双方关系尚可,至少不属敌对。
更何况南鹰酱此刻正与北鹰酱激战不休,从战略角度看,倒也算得上是潜在的盟友。
想到此处,他微微颔首:“既然是专程来访,那就见一见吧。”
不多时,一名白人男子被引入帐中。
“尊敬的天朝将军,我是奉我国李将军之命前来拜会,特此转达他对您的敬意与问候。”
此人言辞恭敬,礼数周全,但赵明诚却从他身上察觉不到半分军人风骨,反倒透着一股商贾惯有的圆滑与精算。
“有劳代我回礼,向李将军致意。”
罗伯特·李的名声他自然听过。
此人堪称一代将才,若非他坐镇南方,恐怕早在1847年天朝提供军援之前,南军便已溃败收场。
对于这样的人物,赵明诚心存几分敬重。
但也仅止于敬重罢了。
毕竟两人素未谋面,毫无私交。
如今对方突然遣使远道而来,表面说是问候,实则难保没有深意。
换作任何人,都会心生疑虑。
“说吧,李将军让你过来,究竟有何用意?”
天朝有句老话: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人千里迢迢赶来,绝不会只为几句寒暄。
“实不相瞒,李将军关切的是——贵军当前的军事动向,是否会波及我国利益。”
赵明诚眉头一紧。
“这话什么意思?”
见赵明诚神色微变,那使者连忙赔笑解释:
“将军莫怪,此问纯属李将军个人揣测,并非朝廷授意。
若不便作答,尽可缄口,我绝不强求。”
听到这里,赵明诚神色稍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