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文的建议直指核心,但也意味着官方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并介入宗族内部的规则,这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担当。
胡正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最终,他抬起头,目光坚定。
“耀文同志的分析和建议,很有见地,也切中要害,我认为可以采纳。东平同志,卫民同志。”
他看向王东平和李卫民:“你们觉得呢?”
王东平和李卫民都点点头。
胡正亲自从省里过来,代表的是省委的意见,他们自然不会反对。
“既然你们没有异议,那就由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王顺权同志具体负责,耀文同志配合。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接触双方的核心人物,搭建对话平台。态度要诚恳,但原则必须坚持:无条件停止一切暴力行为,依法处理已发生的案件,在此基础上,协商长远解决之道。”
胡正又看向刘耀文:“你们公安这边,压力不能松,维稳态势要保持,绝不能再出现新的群体性事件。同时,对李氏家族涉嫌的其他违法犯罪问题,依法调查,这既是维护法律尊严,也是为我们接下来的谈判增加必要的筹码。”
“是,胡书记!”刘耀文和王顺权同时应道。
会议结束后,胡正特意叫住了刘耀文,两人走在廊道里。
“耀文,你今天的话,说到点子上了。”胡正低声说,“但是,和这些宗族大佬打交道,分寸要拿捏好,既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软弱可欺,也不能把他们逼到对立面。尤其是那个林向东……我总觉得,这次的事情,他没那么简单。”
刘耀文心中一凛,点了点头:“明白,书记,我会把握好尺度。”
……
云海市常委大院,一栋小楼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台灯。
常务副市长郝敬忠穿着宽松的居家服,半靠在躺椅上,腹部盖着一条薄毯。他脸色有些苍白,额角还带着因病痛而产生的虚汗,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清醒,丝毫不见病容的浑浊。虽然因急性肠胃炎遵医嘱在家休养,脱离了市委市政府的日常运转,但至关重要的政治风向,他一刻也不敢、也不能放松。
秘书杨升安静地站在一旁,刚刚简明扼要地汇报了省委副书记胡正抵达云海市,并亲自介入处理龙门镇宗族械斗事件的情况。
郝敬忠闭目养神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毯子上轻轻敲击,忽然开口,声音因身体不适而略显沙哑,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分量:“杨升,你怎么看?胡正书记这次亲自下来,还代表了省委,他到底是什么个想法?”
杨升跟随郝敬忠多年,深知领导此刻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信息复述,而是精准的政治判断。他微微躬身,措辞谨慎但观点明确:
“常务,我认为胡书记此行,名为坐镇处理群体事件,实则是要借这次机会,亲自掌舵,彻底压一压洋河李氏的嚣张气焰。”
“哦?细说说。”郝敬忠眼皮微抬,示意他继续。
杨升往前凑了半步,压低了些声音:“我仔细梳理过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客观地说,洋河李氏这些年确实太过猖狂,横行乡里,目无法纪,积累的民怨和罪证都不少。以往或许还能靠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维系,但这次,他们错估了形势。”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郝敬忠的神色,才继续分析:
“省里,或者说胡书记本人,对这股地方宗族势力尾大不掉、甚至干扰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情况,态度恐怕早已明确是‘反对’和‘遏制’的。正是因为嗅到了这股来自上层的不寻常气息,李氏才狗急跳墙,试图通过把事情闹大,制造‘稳定压倒一切’的既成事实,来绑架上级决策,换取喘息之机。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杨升话锋一转,提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而且,常务,您注意到胡锐同志在这次事件中的角色了吗?他在针对李氏的调查和前期处置中,表现非常突出,甚至可以说……冲在了前面。”
他点到即止,但意思已经无比清晰。
郝敬忠缓缓点了点头。
是啊,如果胡正只是想中立调和,或者轻轻放下,绝无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冲在一线,去得罪洋河李氏这样根基深厚的地头蛇。
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
“这意味着,”杨升总结道,“在南江省后续的政治格局和力量调整中,胡正书记明显有自己的通盘考虑和坚定立场。处理李氏,不仅仅是为了平息眼前的械斗,维护社会稳定,更可能是一次更深层次的权力梳理和秩序重构。”
郝敬忠沉默着,手指停止了敲击。他深邃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切割掉吗?”他像是在问杨升,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这几个字轻飘飘的,却蕴含着巨大的政治能量和残酷性。
切割,意味着要将洋河李氏及其背后的利益链条,从云海市,乃至南江省的肌体上,彻底剥离出去。
随即,他眼里闪过一道锐利如鹰隼般的精光。
多年的宦海沉浮告诉他,在波谲云诡的政坛里,眼睛看到的表象,耳朵听到的传闻,往往都经过层层粉饰,甚至是精心设计的误导。
真相和意图,永远藏在最深处。
杨升适时地给出了他的建议,声音平稳而坚定:“常务,现在局势已经明朗。胡书记亲自定调,省委的态度就是方向。我们云海市,当前最稳妥也是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与省里保持高度一致。不需要额外表态,更不需要画蛇添足,只需要坚决、有力地执行和配合好省里的决策部署即可。”
郝敬忠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带着些许深沉意味的笑容。
这笑容驱散了些许病容,让他重新恢复了常务副市长的气场。
“是啊,”他轻轻呼出一口气,仿佛将所有的权衡和犹豫都吐了出去,“全力协助,贯彻落实就是了。你回头和王顺权、刘耀文他们通个气,就说我的意见,一切以胡正书记的指示为准绳,工作组需要市里提供任何支持,包括需要我出面协调的,都无条件配合。”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算了,还是我亲自给胡书记去个电话,简要说明一下我的身体状况,表达一下歉意,同时郑重表态,坚决拥护省委决定,全力支持工作组工作。”
“明白,常务,我马上去办。”杨升心领神会,点头应下,轻轻退出了书房。
郝敬忠独自留在书房里,台灯的光晕勾勒出他沉思的侧影。
一场突如其来的急病,让他暂时离开了权力中心,但也给了他一个冷静观察、精准下注的绝佳窗口。
他深知,在接下来的风云变幻中,“跟对”和“做对”同样重要。
而此刻,他已经做出了最符合自身政治利益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