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锻造永乐宝剑。
剑长903毫米,剑身雕刻火焰与波涛纹饰,剑格雕成佛教瑞兽“琼”,并嵌有红宝石。
原为赠予藏传佛教高僧的国礼,供奉于佛塔中。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它在战火中不知所踪;
此后长达91年,宝剑再未现身。
1991年,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以十万英镑购入,成为馆藏珍品。
三十年后估值高达12亿,却始终拒绝归还。
英国方面表示:“入馆藏品不予退还。”
中国回应:“那不是收藏,而是掠夺。”
剑虽无声,却重若千钧。
它承载的,不仅是明代冶炼工艺的辉煌,更是外敌侵略的铁证。
红宝石固然耀眼,但剑背后是城池被焚的火光与无数百姓的血泪。
经过那场浩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家奇珍,扫地遂尽”。
1951年,苏联归还《永乐大典》64册;
1955年,德国亦归还3册,皆为八国联军时期所劫。
但永乐宝剑从未被归还。
何止永乐宝剑,其他未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文物,很多还有照片和介绍。
真品全在西方。
均是1900年国难之时被劫。
如今,景仁宫院藏捐献文物展正在初步开放,展示少量海外华侨捐献回国的文物。??
听着阿碧讲解这段历史,司里在一旁,表情从兴高采烈,到渐渐沉默不语。
纳粹那段黑暗历史,对德国青少年的教育,很到位。
灭绝集中营,包括奥斯维辛,司里是参观过的。
但对于庚子年之事。如果不是因为父亲在这里,司里和大部分德国青年一样,也会错过那段,知之不详。
但,德西在华。
司里来之前,当然读过这段。
何止自1900年开始的,而是中国古代至今的历史。
这个国家有那么多令西方瞩目的辉煌。
因此,在它力量最弱的时候,逃不过百年前列强的掠夺和垂涎。
对庚子之难,德国历史书介绍中,可能只叙述寥寥几页。若想深究,必要阅读大量详述书籍。
而受西方学科熏陶的司里,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了解详情。
更何况德西七十年代毅然来东方,正是内心苛责祖父哈德里,在那一年的所作所为。
哈德里为免孙辈重蹈覆辙、也去东方,在对司里的养育中,更会对此只字不提。
如今司里身临其境,众多文物被西方劫掠这一不争的事实,就摆在眼前。
亲眼所见,才对历史有了更大的尊重和心灵震撼。
阿碧高考时历史可是高分,对这些耳熟能详。
他们现在站立的此地,仅是当年京城的一座皇宫。
而全城官府以及百姓民居,郊区的颐和园、圆明园皇家园林,那被掠夺走的宝贝,简直是海量。
听心爱的姑娘一样一样说着。
珍宝馆遗存的宝物,一样一样看着。
司里的脸色越来越沉。
他想起了艾兰德城堡里的庆朝物品展示馆。
不止那个展示馆。
如今他母亲贝莉·伊斯曼的首饰盒里,项链、手链、手镯、发饰、钗环,就有来自庆朝皇宫的东珠、翡翠、宝石、黄金。
在司里很小的时候,贝莉就拥有了它。
镀金嵌珍珠红宝石的带饰。金累丝龙戏珠纹手镯。金环镶东珠耳饰。
司里曾经见过。连着那只装它们的、宫廷镶金雕花的乌沉木首饰盒。
今天他见到了。
和那位皇朝末年太后仅能遗留给子民后代的。一样。
那是哈德里带回给母亲的。詹尼尔伯爵的夫人塔娜传给哈德里的妻子埃莎。埃莎又给了马丁妻子莱娜。
莱娜去世后,自然给了德西的夫人,贝莉。
若按百年后的价值估计。
现在,一把永乐宝剑已经价值几亿英镑。
城堡里的那间藏宝阁。所有之物,价值几何?
哈德里直到去世,都未曾动过自己从庆国带回来的一切。
那所有,都代表着他心爱女子乌鸦,与那小儿早逝的生命。
代表着他的罪孽,和失去得痛彻心扉、追悔莫及的爱情。
此时,司里的眉骨不自觉地一耸。
曾祖父1900年来过庆朝。
那展厅里的一切,来自哪里?
他,现在知道了。
阿碧除了介绍,还语气挺愤慨地道。
“我小时候上历史课,听到火烧圆明园,烧掉了我们那么多珍宝,觉得太可恨了。我来静城后,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圆明园。”
“那里面全是被劫走偷走的宝贝。不计其数。”
“英法联军侵略过我们,烧了我们的建筑、抢了国宝、毁了园林。两次。两次 !”
司里的肩膀紧张地一缩。
像犯了错误的学生被愤怒的老师批评。
他神情有点儿躲避地,小心看阿碧一眼。
幸亏……她说的国家里面,没有特意提德国。
阿碧又说道。
“还有日本,更是跟我们有血海深仇。除了抢东西,还屠杀了我们南京城几十万百姓。”
司里拍拍小心脏。
还好,她又没有提德国……
阿碧走过陈列柜,随手拿起一本宣传小册子。
这是相关研究机构印刷的,关于文物情况介绍和宣传的。
司里也拿起来翻。
看到上面有一页的文字,是关于德国的,便很有兴趣。
他读了下去。这是一段介绍。
【自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以来,德国对于掠夺中国文物的历史一直避而不谈。
直到1979年,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访问中国,首次公开表达了对德国在侵华期间行为的遗憾,这一表态打破了沉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85年,德国开始了首批文物归还工作,柏林人民剧院归还的一组根雕木像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开始。
随后几年,德国陆续将一些确认为中国文物的馆藏归还。
这些归还的文物包括了珍贵的青铜器、古代陶瓷、根雕木刻以及书画作品,它们曾长期在德国的博物馆中展出,一度被当作战利品和珍宝。
文物的归还不仅弥补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损失,也为德国提供了一个正视并纠正历史错误的机会。
第一批归还的文物中,包括了从故宫掠夺的大型汉白玉国之宝匾等珍贵文物。
1988年,文物归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柏林博物馆专门设立了一个仓库,用于存放即将归还的文物。
1994年,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首次代表联邦政府,就德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所犯下的罪行,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
科尔承诺德国将全力以赴真诚合作解决战后赔偿问题,并加大文物归还力度。
至今到2000年,包括柏林古物博物馆、德累斯顿美术馆在内的多家德国博物馆,已经成功归还了数千件文物。
其中包括明代的青花瓷罐和13世纪的佛像塑像,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
司里认认真真地读完每个字,心里刚刚那块提起来的石头,落了地。
还好他的国家,没有给他脸上抹黑。
如果不是在这里,这段的详细历史他都没有关注过、看不到。
这是德国身为西方核心国家的表态。
在德国做出无偿返还文物的举动之前。同是八国成员的英国、法国表示震惊。
但德国返还了千件文物之后。他们依然无动于衷。
因为返还一旦开始,所有抢劫走的珍宝,都要还。
他们,不想还。
每一个进入大英博物馆的华国人,看见里面绝无仅有的祖国展品,都不会有什么欣赏艺术品的愉悦感。
民族感情在那一刻,只会汹涌着、为自己惨遭欺凌和殖民的历史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