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只有仪器的声音。
那杯三倍浓度的咖啡冷了,她一口没碰。
张勤的全部意识,都在眼前三块巨大的显示屏上。
数据流,从航天部那头决堤而来。
“启明星一号”。
五次烧毁,五份血淋淋的测试日志。
数百万的数据点,铺天盖地。
第一份日志,看完。
七分钟。
第二份日志,看完。
六分钟。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一行行代码生成。
一个虚拟物理模型,在中央屏幕上迅速成型。
她要从五次失败里,找出所有死路。
然后,一条条堵死。
墙上的时钟,指向了九。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
秦月荣端着一杯温牛奶进来,没说话,只将牛奶放在张勤手边。
她的视线扫过那杯冷透的咖啡,眉毛沉了一下。
张勤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
一条红线,垂直向上。
第四次测试,第37分11秒。
温度,从850度,跳到1300度。
用时0.01秒。
烧了。
她伸手去敲键盘,想调出电路节点数据。
“啪。”
屏幕,全黑了。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
张勤的手指停在半空。
她没回头。
“秦助理。”
“169号。”秦月荣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晚上九点,您今天的工作时间结束了。”
“接上。”张勤命令。
“抱歉,不能。”秦月荣走到她身边,“郭院士的命令,您的身体还在恢复期,不能超负荷工作。”
“‘启明星’等不了。”张勤的声音绷紧。
“国家也等不了您倒下。”秦月荣说,“林伟同志的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
林伟。
这两个字,让张勤发烫的大脑冷静下来。
她向后靠在椅背,吐出一口长气。
后背的衣服,湿了。
指尖在发抖。
秦月荣说得对。
她差点,又把自己当成了机器。
“我知道了。”
秦月荣松了口气,按下了墙边的备用照明开关。
柔和的灯光亮起。
“浴室备好了热水。”秦月荣说,“泡个澡,睡一觉。”
张勤没动。
她看着漆黑的屏幕,思路反而更清晰了。
是她错了。
她把自己当成了唯一的解题人。
李向阳他们,在那边连续干了九十六个小时。
他们或许理论不如自己,但那五块烧掉的模块,都是他们亲手装的。
测试时的噪音、湿度、甚至某颗螺丝拧的松紧……这些记不下来的东西,都在他们脑子里。
她一个人看日志,是闭门造车。
太慢了。
也太傲慢了。
“秦助理。”张勤忽然开口。
“在。”
“我需要人。”
秦月荣顿了一下,“扩充您的助理团队吗?”
“不。”张勤摇头,“我需要航天部‘启明星’项目组的人。”
她转过头,直视秦月荣。“我一个人分析数据,效率太低。我需要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带着他们的核心技术骨干,来这里,跟我一起。”
“他们提问,我解答。”
“他们描述现象,我建模。”
“我们,需要组建一个临时的,跨部门联合攻关小组。”
秦月荣的眼睛亮了。
她瞬间明白,169号不是在提要求。
她是在用一种更高效、更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
“您要去航天部?”秦月荣立刻想到了风险。
“不。”张勤否决,“我不能离开这里。让他们过来。”
“这是最高效,也是最安全的方案。”
让国宝到处跑,风险太高。
把几个航天专家“请”到这个全国最安全的地方来,操作上,完全可行!
“明白了。”秦月荣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您需要几个人?”
张勤想了想:“李向阳,负责人之一,必须来。另外,电路设计、材料、散热结构的核心工程师,各一个。还有一个,负责测试流程的。”
“一共,五个人。”
“好的。”秦月荣立刻点头,“我现在就为您向郭院士提交申请。”
“这份申请,不是为了我自己。”张勤补充,“是为了‘启明星’。郭老会明白的。”
秦月荣拿起内部电话,直拨郭院士的专线。
她将张勤的原话,一字不漏地复述了一遍。
电话那头,郭院士沉默了足足十秒。
“我同意!”他的声音里,是压不住的激动,“告诉169号,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人,我亲自去航天部要!要设备,我把科学院的仓库给她搬空!”
“告诉她,放手去干!”
挂断电话,秦月荣转向张勤,微微躬身。
“169号,郭院士批准了。他让我转告您,您需要的一切,组织都会满足。”
“现在,请您休息。”
“剩下的事,交给我。”秦月荣的声音,冷静而高效,“天亮之前,您要的人,会出现在会议室。”
她说完,转身,大步走出实验室。
她拿起另一部加密通讯器,拨通了基地的对外总机。
“接航天部‘启明星’项目指挥中心。”
“找李向阳同志。”
“告诉他,我是工程师169号的专职助理,秦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