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皇宫,御花园。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姹紫嫣红,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的皇家园林。
而现在,御花园最显眼的位置,已经被一片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的绿色藤蔓所占据。
这里,就是整个大明官场,在过去三个月里,关注度最高的地方——皇家试验田。
秋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下。
朱元璋屏退了所有太监和宫女,只留下了马皇后和太子朱标。
他脱下了那一身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袍,换上了一身朴素的粗布短打,手里,拿着一把十分精致的锄头。
那锄柄,是金丝楠木的。
那锄头,是百炼精钢的。
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把锄头。
“妹子,标儿,你们说,咱这地里,真能挖出那亩产几千斤的祥瑞?”
朱元璋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片绿油油的番薯藤,心里头,竟然有了一丝紧张。
没错,就是紧张。
一种即将揭晓最终答案的,混杂着期待与忐忑的紧张。
虽然,他已经收到了李去疾那边送来的,由他那四个儿子亲手挖出来的,足足几大车的番薯。
那些番薯,每一个都那么壮实,那么喜人。
虽然,他也已经看过了朱棣他们送来的,那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种植报告”,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他们那几分试验田,折算下来,平均的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二千六百斤!
也就是每亩十二石以上!
是小麦水稻亩产的五倍以上!
而且这可是薄田上种出来的!只用了三个月!
可是,知道,和亲眼见到,是两码事。
听别人说,和自己亲手挖出来,更是天壤之别。
这关乎一个帝王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确认。
他朱元璋,是不是真命天子?
他大明,是不是真的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这个答案,就埋在脚下这片泥土里。
马皇后看着丈夫那既期待又有些孩子气的模样,温柔地笑了笑,上前帮他整理了一下衣角。
“重八,先生那本书上不是说了吗?这番薯,贱养得很,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水土就丰收。你这几个月,又是淘米水,又是让人抓虫的,比伺候后宫里的娘娘们还上心,肯定差不了。”
朱标也在一旁笑着附和:“父皇,您就放心吧。大哥的本事,您还信不过吗?他说行,那就一定行。”
“嗯!”
听了妻儿的鼓励,朱元璋心里的底气也足了。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抡起那把精钢小锄头,走进了自己亲手开辟的这片“一分三厘地”里。
他学着李去疾那本小册子上画的图样,没有直接对着藤蔓根部猛刨,而是先从旁边,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将四周的泥土刨松。
他的动作,有些笨拙,但却异常认真。
汗水,顺着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颊滑落,滴进了脚下的泥土里。
马皇后和朱标,就这么静静地站在田埂上,看着这一幕,没有插手帮忙。
看着这个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像一个最朴实的老农一样,躬着身子,与土地亲近。
这一刻,他不是那个杀伐果断、威严赫赫的洪武大帝。
他只是一个叫朱重八的,对土地,对收成,充满了最原始敬畏和期盼的庄稼汉。
“嘿!”
朱元璋低喝一声,感觉锄头下的土已经松得差不多了,他将锄头往旁边一丢,直接跪了下来,伸出那双曾经执掌过屠刀、也批阅过无数奏折的大手,插进了松软的泥土里。
他抓住了番薯藤的根部,双臂肌肉猛然贲起!
“给咱……起!”
“哗啦——”
一声闷响。
一大片湿润的泥土,被整个地掀了起来。
然后,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朱元璋的动作,僵住了。
他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他整个人,就那么保持着向上发力的姿势,跪在那片翻开的土地前,如同一座瞬间石化的雕像。
“哐当。”
那把被他随手丢在一旁的金丝楠木柄、百炼精钢锄,从田垄上滑落,掉在地上,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
这声脆响,打破了御花园的宁静。
也惊醒了同样被眼前一幕震撼到的马皇后和朱标。
只见那翻开的泥土下面,一窝!
满满当当的一大窝!
大的比朱元璋的拳头还大,小的也跟鹅蛋似的。
它们一个挨着一个,一个摞着一个,像一群睡得正香的胖娃娃,把那块小小的土地,挤得是密不透风,严严实实!
那肥硕的样子,那惊人的数量,那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即便是已经有了朱棣他们送来的实物作为铺垫,当朱元璋亲手挖出属于自己的这一窝时,那份震撼,依旧是排山倒海,无可匹敌!
“咱……咱的老天爷啊……”
朱元璋的嘴唇哆嗦着,喉咙里发出一声梦呓般的呢喃。
他缓缓地,缓缓地松开手。
然后,用一双颤抖得不成样子的手,从那窝番薯里,小心翼翼地,仿佛捧着一件绝世珍宝一般,捧出了最大的一颗。
那颗番薯,沉甸甸的。
入手的份量,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令人心安。
他把它捧在眼前,翻来覆去地看。
看着它身上沾染的泥土,看着它那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生命力的模样。
看着看着,这位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建立了一个偌大王朝的铁血帝王,眼眶,竟然红了。
两行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从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奔涌而出。
“是真的……都是真的……”
他反复念叨着,声音沙哑,带着哭腔。
马皇后再也忍不住,快步走了过来,蹲下身,看着自己的丈夫,看着他手里的番薯,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重八……”
朱标也走了过来,他看着自己的父皇和母后,看着那满地喜人的丰收,心中同样是波涛汹涌。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窝番薯,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大明无数挣扎在饥饿线上的百姓,有救了!
甚至!
几百年后的“小冰河时期”,也能靠着番薯,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突然!
“哈哈……哈哈哈哈……”
跪在地上的朱元璋,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那笑声,初时还带着压抑的呜咽,但很快,就变得酣畅淋漓,响彻云霄!
他笑得前仰后合,笑得眼泪鼻涕一起流。
他猛地从地上站起来,高高地,用尽全身力气,将手里的那颗番薯举向天空,对着那苍茫的天穹,用尽毕生最大的力气,嘶吼道:
“天佑我大明!”
“天佑我大明啊!!”
吼声中,是无尽的狂喜,是压抑已久的释放,是一个帝王,对天下苍生,最深沉的承诺!
狂喜之后,朱元璋缓缓放下手臂。
他脸上的泪痕未干,但那双眼睛,却已经变得无比的坚定,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锐利的光芒。
他转过身,看着同样满脸激动的马皇后和朱标,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道:
“传旨!”
“命光禄寺,立刻准备!”
“三日后,于奉天殿,大宴群臣!”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神秘而又饱含深意的笑容。
“宴名,就叫——”
“全番薯宴!”
……
消息一出,整个应天府官场,瞬间炸了锅。
全番薯宴?
这是什么玩意儿?
那些原本每天都在“关心”皇家试验田进度的官员们,彻底懵了。
他们把那“番薯”,当成了三个月的“避雷针”,当成了皇上转移注意力的“玩具”。
可谁能想到,这玩具,玩到最后,竟然要被端上奉天殿的国宴了?
一时间,朝野震动,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好奇,揣测,兴奋,忐忑,不安……
种种情绪,在应天府的上空交织。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番薯宴”,绝不仅仅是吃饭那么简单。
一场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