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
孙芸找来干活的人到了,其中五个是是李树田家的,三个中年妇人,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其余五个,则是村里干活比较利索的妇人。
沈穗穗几乎都见过,打了招呼,就安排大家拿着农具,带去荒地开荒。
至于李家的两个姑娘,大一点的十四岁了,叫李杏。
是李树田大哥的大女儿。
小一点的十三岁,叫李桃,是李树田的大女儿。
因为陆巧娘能帮着孙芸做饭,这两个姑娘跟着沈穗穗一起去了荒地,帮着捡一下杂草和树根。
傍晚时分沈南山将沈穗穗的外祖母和舅舅接了回来。
马车上装着两个大包袱和锅碗瓢盆,将木板车塞得满满当当。
孙芸和陆巧娘帮着将东西搬下来,家里地方小,东西多,实在没有地方放。
孙芸只能将锅碗瓢盆放进厨房,两个大包袱则暂时放进了萧翊的茅草屋。
孙芸多年未见自己娘和弟弟,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趁着他们母女、姐弟叙旧,沈穗穗走到沈南山面前小声问:“爹,建茅草屋的事,你同大岭叔商量好了没有?”
沈南山看了一眼正在拉着马车离开的沈大岭:“商量好了!”
“明日一早你大岭叔就先带着人过来给咱家多盖两间茅草屋。”
然后叮嘱道:“你得和你娘说一声,让她明日多做一些早饭。”
沈穗穗高兴的点头:“好,我这就去和娘说。”
等孙芸和亲人叙旧完,她拉着沈穗穗、石头、铁头来他们面前认人。
三个人对着孙芸的亲娘赵氏喊了一声:“外祖母。”
赵氏忍着泛酸的眼睛,连忙点头:“好,好!”
姐弟三人对着孙大奎喊了一声:“舅舅。”
孙大奎咧开嘴角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诶!”
小小的院子,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变得十分热闹。
石头和铁头带着孙小栓和狗蛋在院子里玩耍,时不时发出欢愉的笑声。
陆巧娘和几个来干活的妇人帮着做饭,不大的厨房里,人来人往,不时有吃食被送到院子里摆放着的木桌上。
家里差不多二十多口人要吃饭,孙芸干脆摆了两张桌子,一张摆在院子里,一张摆在厨房里。
荒年粮食紧缺,吃食多以粗粮粥为主。
但孙芸偶尔会做点粟米饭,和煎饼。
今日更丰盛,不仅有粟米饭和煎饼,还熬了一锅骨头粥。
饭桌上摆了一大碟野草和野猪肉,大家吃饱喝足,趁着天未黑,又各自回家去了。
赵氏和孙大奎已经四个多月没有吃饱过,两人都以为孙芸家只是有粮食吃,却不想还有肉。
粟米饭、骨头粥、猪油煎的饼子,凉拌野菜,烟熏野猪肉……
这就是搁在平日,能吃上这么一顿,都十分奢侈啊!
赵氏跟着沈南山来的路上,也听说过一些他们家的事。
知道他们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了沈穗穗,还有沈南山亲堂哥的资助。
赵氏的目光落在沈穗穗身上,见她落落大方的同几个匠人在说话,几个匠人对她的态度十分恭敬。
然后是石头和铁头,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脸蛋上有肉,气色也好。
赵氏到现在才敢相信,自己女儿和女婿的日子,真的好过起来了!
晚上孙大奎去和沈南山、随影、随武挤一间屋子,孙芸从木楼里抱了一床新棉被送过去。
而赵氏则和石头、铁头、孙小栓挤一张床。
四个人睡不下,也在床边放了一张木凳子,垫上棉被,将就一晚。
“娘,今晚你就和孩子们挤一挤。等明日大岭他们来盖好茅草屋,就先委屈你和大奎、巧娘先住一段时间茅草屋。”孙芸歉意的道。
赵氏却摇头道:“有茅草屋住,还能填饱肚子,不用去逃荒。”
“娘和大奎都不觉得委屈,你累了一日,快去睡吧!”
孙芸熄了屋子里的灯,摸摸索索爬上床。
第二日天未亮,孙芸就早早起了床。
陆巧娘紧着也起了床,去帮着孙芸做早饭。
赵氏年龄大了,睡眠浅,不多时也穿好衣服出了木屋。
沈穗穗今日打算进城一趟,赖床一会儿,也眯着眼睛穿好衣服下床。
今日沈大岭要带着人小院建茅草屋,她进城自己不会赶车,只能叫上随影同她一起。
借了沈守义家的马车进了城。
二人是用过早饭进的城,驾着马车直奔铁匠铺子。
天刚亮开不久,铁匠铺子已经开了门,见到沈穗穗,他立即想了起来。
“小姑娘可是来送图纸的?”
沈穗穗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木犁的图纸展开,并用手指着图纸上犁铧位置。
“这是木犁,它的犁头得用熟铁打,刃口要淬过火,必须够锋利,能破开板结的荒地那种。”
“犁身和把手用枣木或槐木,纹理密、耐磨损,不容易被牛拉裂。”
铁匠听了,讶异的看了一眼沈穗穗:“没看出来,小姑娘年纪虽小,懂得还挺多。”
然后话音一转,道:“按照你的要求,这一副木犁就得三两银子,你需要做几副?”
沈穗穗想着昨日算上她和李家两个小姑娘,差不多十一个人帮着一起开荒,也才开出两亩地。
除去之前萧翊帮着开出来的一亩荒地,她手里二十亩荒地,只开出三亩,还有十七亩需要开出来。
一个木犁肯定不够用,最少也得做两个。
“两副。”沈穗穗比划了两个手指,“定金怎么付?”
铁匠一大早接了个大单,笑得合不拢嘴,对沈穗穗道:“先付一半,另一半取货那日再付。”
沈穗穗点了点头:“我再挑几把锄头和镰刀。”
“行,随便你挑。”铁匠笑着让开一步,请沈穗穗入店内挑选农具。
沈穗穗又挑了五把锄头和七把镰刀,正好和上次购买的凑够一个整数。
铁匠见她挑选好,快速的算账:“锄头四十文一把,镰刀二十八文一把,再加上木犁的定金三两,你一共得给我三千三百九十六文钱。”
沈穗穗付了银钱,问铁匠:“我要得急,你能加紧时间给我做吗?”
铁匠犹豫了一下,道:“加急得多给一钱银子,我得请人帮忙,要付他人工费,这个钱得你出。”
沈穗穗觉得合理,答应了。
“加急多快能拿到货?”她问。
铁匠道:“最快两日。你们后日下午来取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