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笑意不减的同时,语气却愈发冰冷的道:“怎么?睿亲王不敢听?”
“世人皆说,你额娘是遵努尔哈赤遗命殉葬,可若真是遗命,为何偏偏在努尔哈赤死后,你那阿敏哥哥,当着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三人的面,亲自下手用弓弦勒死了她?”
“哈哈哈,想想也够好笑,努尔哈赤尸骨未寒的时候,满清的四大贝勒,就勒死了他的老婆....”
看着多尔衮不断颤抖的身体,朱慈烺语气停顿片刻,目光揶揄的盯着多尔衮看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道:
“想来你那时年幼,羽翼未丰,即便知晓真相,也只能忍气吞声。如今你身居亲王之位,权倾一方,却连亲娘的冤屈都不敢昭雪,反而要与那些凶手同殿称臣,甚至为他们卖命出征,这滋味,怕是不好受吧?”
听到这儿,看着自己的十四哥浑身止不住的颤抖,多铎勃然大怒,拔刀指向城头:“你这汉狗竟敢捏造谣言!十四哥,我这就率军杀上去,撕了他的嘴!”
多尔衮见到多铎上当,立刻伸手死死按住多铎的手臂;因为用力过猛,此时多尔衮的指节泛白,目光阴鸷地盯着朱慈烺,声音沙哑的威胁道:
“本王再说一次,你住口!”
“哈哈哈...”
“住口?”
“本宫说的是真是假,你多尔衮心中难道没有半分疑虑?”
“岳托与你有政见之争,他死了,你或许暗松一口气!”
“可你额娘的仇,你能咽得下?”
朱慈烺连珠炮儿一般的问出几个问题之后,得意的转头看向卢象升;随即回头,朗声道:
“多尔衮,本宫今日放你出关,并非怕你,只是想让你回去好好想想...
你多尔衮,究竟是该为继续为你的仇人卖命,继续入侵我大明疆土?还是该先为自己的亲娘,讨回一个公道?”
“呼...”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冷声道:
“朱慈烺,今日你我各为其主,战场胜负,他日再算。至于你所言之事,不过是挑拨离间的伎俩,本王不会上当。”
说完之后,多尔衮调转马头,对多铎沉声道:
“走!”
没错,多尔衮感觉自己已经在爆发的边缘,如果在继续待下去,他怕自己真的会忍不住发起攻城...
见到多尔衮转身就走,朱慈烺则高声大喊道:
“多尔衮,你记住,岳托的死,只是开始。”
“他日,本宫率军北上,定会让你满清八旗,为入侵大明的罪行付出代价!”
“至于你妈的事...”
说到这儿,朱慈烺的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不妨回去问问你那几位哥哥,看看他们敢不敢直视你的眼睛;对了,你那漂亮皇嫂,那个本该是属于你的女人,大玉儿身边有一宫女,名叫‘苏沫儿’,此女亲眼所见你妈是怎么死的...”
朱慈烺的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因为担心多尔衮距离黄崖关越行越远,听不见自己这最后一句话,朱慈烺也学着多尔衮的样子,下令上百军中大嗓门的将士,将自己的话在重复一遍!
“哈哈哈哈~~~”
明军将士们重复一遍之后,黄得功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突然大笑起来;他的大笑之声回荡在燕山山脉的群山之中,令撤军的多尔衮等人听着是那么的刺耳...
不得不说,朱慈烺这最后一句话,更是杀人诛心;
这样一来,等于在多尔衮三兄弟的火堆上,浇了大妃阿巴亥和大玉儿两桶火油;
朱慈烺相信,即便他多尔衮忍者神龟转世,这次恐怕也忍不住了吧?
果然...
多尔衮身体一僵,停顿了两个呼吸,但却没有回头,只是率部加速离开。
夏风之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萧索,而城头之上,朱慈烺与卢象升相视一眼,眼中充满了得意之色!
“高,殿下,您是真高!”
当多尔衮转身离开之后,卢象升忍不住的朝着朱慈烺比了个大拇指!
“哈哈哈...”
“咱的这招儿,乃是一石二鸟之计!咱就不相信,今天的对话, 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皇太极和代善还能稳如老狗!”
“哈哈哈哈....”
朱慈烺的话,顿时引起了在场诸将的一阵哄笑...
“殿下啊,你是怎么知道,那多尔衮的母亲,是被阿敏用弓弦给勒死的呢?”李岩终于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这...”
“当然是李若琏汇报给咱的...”
人群中,一脸迷茫样子的李若琏表示很无语,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儿...
七天后,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奔波和大战之后,朱慈烺和卢象升二人,终于率领腾镶左卫、腾镶右卫、山东镇三军班师回朝!
至于蓟州镇和密云镇的将士,则是各自回到各自的防区,防止辽东建奴或者蒙古骑兵,再次从长城扣关!
当朱慈烺和卢象升率领大军,行军道距离北京城德胜门还有不到三十里的时候,一份来自大同的四百里加急,送到了紫禁城乾清宫!
这份四百里加急的奏报,乃是皇明第二集团军主帅,孙传庭写给崇祯陛下的!
“哈哈哈哈...”
当崇祯皇帝仔细的看完了这份孙传庭的奏报之后,得意的笑声顿时传遍乾清宫!
原因无他,在孙传庭的加急奏折上,蒙古骑兵虽然在大同、朔州、应州、阳高等地和明军大战数场;
但明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大同,山西,榆林三镇将士们的悍不畏死,蒙古骑兵并没有突破大同方向进入山西;
并且,目前蒙古骑兵已经向北撤退,大同危局已解!
崇祯皇帝的大笑声,顿时让身在乾清宫,商议如何抵御大同方向蒙古骑兵的,孙承宗等人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自从七天前,朝廷接到卢象升和太子殿下朱慈烺联名上奏的捷报,并确认建奴三路总计十万大军,全部都撤出长城之后,这几天,崇祯皇帝和一众军机大臣们,一直在商议如何驰援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