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进的四合院被打扫得窗明几净,灯火通明,充满了温馨而热闹的过年气氛。北屋正房的堂屋里,八仙桌上摆满了冯楠、刘念和田雨三位女士联手张罗的丰盛家宴,香气四溢。众人围坐一堂,欢声笑语不断。
田墨轩和沈教授被让到上座,老两口对这座古朴典雅、规制严谨的两进四合院赞不绝口,尤其欣赏其闹中取静的格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邵明珠安排田教授夫妇住北屋正房,李云龙、田雨和儿子李特依旧住他们熟悉的东厢房,刘念则带着女儿小平安住在西厢房。安排得妥帖周到,让所有人都感到宾至如归。
酒席上,邵明珠特意开了两瓶珍藏的茅台酒,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
“嘿!茅台!好小子!还是你懂我!” 李云龙一看这酒,眼睛瞪得溜圆,高兴得一拍大腿,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在南京学习可憋坏了,那帮教官管得严,难得喝上一口好酒!今天老子可得好好过过瘾!” 他迫不及待地给自己满上一杯,深深闻了一下,一脸陶醉。
赵刚笑着摇头:“老李,你慢点喝,没人跟你抢。”
田雨则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却也没多说什么,知道今天他高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越发融洽。茅台酒的后劲渐渐上来,大家都有些微醺。田墨轩教授因为今天有邵明珠和赵刚这两位文武双全、谈吐不凡的“儒将”作陪,心情格外舒畅,平时严谨克制的他也比往常多喝了几杯,苍白的脸上泛起了红晕,话也明显地多了起来。
聊着聊着,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向了时局和国家建设。田墨轩放下筷子,用手帕擦了擦嘴角,目光变得深邃而带着一丝忧虑,他环顾众人,语气沉稳却掷地有声地开口道:
“今日与诸位相聚,老夫甚是欣慰。尤其是见到明珠、赵刚这样的青年才俊,更是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 他先肯定了在座众人,然后话锋一转,切入了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
“然而,有些话,老夫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克劳塞维茨有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此言不虚。战争,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厮杀,是政治手段失效后的最后选择。”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学者特有的批判精神:“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积贫积弱。正应该集中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国家的恢复和建设上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让工业农业 发展壮大 !”
他的语气变得有些激动和不解:“可是,我们却在这个时候,花了巨大的代价,派兵远赴朝鲜,打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牺牲了多少好儿郎?消耗了多少宝贵资源?这……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吗? ”
他看向李云龙,语气中带着关切也有一丝委婉的批评:“云龙去军事学院学习,提高指挥艺术,这是好事。但是,依老夫看,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的,是千千万万的建设者——工程师、科学家、教师、农艺师…… 是能盖工厂、修铁路、种粮食的人!而不是……而不是更多能征善战的将军啊! ”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让热闹的宴席安静了下来 !
李云龙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但碍于对方是岳父,强忍着没有发作。赵刚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田雨 和刘念、冯楠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空气仿佛凝固了。
就在这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沉稳而清晰的声音响起了,是邵明珠。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缓缓放下筷子,目光平静而尊重地看向田墨轩,语气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田教授,您的问题,非常深刻,也代表了很多人心中的疑虑。” 他先肯定了对方提问的价值,显示了良好的修养。
“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最后的选择,这一点,我完全赞同。” 他首先在理论上与田教授达成一致,然后话锋一转:
“但是,教授,请您想一想。如果一个强盗,拿着明晃晃的刀,已经堵在了你家门口,天天砸门叫嚣,威胁要杀你家人,抢你财物跟妻儿老小,您是选择关紧门窗,天天提心吊胆地防备着他,祈祷他有一天自己离开? ”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回到田教授脸上,声音提高,语气变得铿锵:
“还是,选择拿起家里的菜刀棍棒,团结家人邻居,瞅准时机,冲出门去,狠狠地 教训那个强盗一顿,把他打疼、打怕,让他再也不敢来招惹你,为你赢得一个能够安心建设家园的和平环境 ?! ”
这个比喻通俗易懂,却无比犀利和形象!田墨轩闻言,身体微微一震,推了推眼镜,眼神中闪过一丝震动和思考。
邵明珠继续深入阐述,他的话语逻辑清晰,视野宏阔:
“朝鲜战争,就是这样一场‘家门口的驱狼之战’!美军越过三八线,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飞机轰炸我东北边境!这已经不是潜在的威胁,而是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了!”
“如果我们当时忍气吞声,埋头搞建设?结果会怎样?敌人会因为我们热爱和平而放过我们吗?不会!他们只会得寸进尺!东北乃至全国,将永无宁日!我们那点可怜的家底,在敌人的虎视眈眈和随时可能的入侵下,根本不可能安心建设 !”
他的声音充满了历史的洞见和战略的自信:“现在,我们通过这一仗,打出了国威军威!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保卫家国的决心和能力!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建设时间!这场战争,不是耽误了建设,而是为建设扫清了障碍,赢得了最起码的安全保障!从长远看,这笔‘投资’,是绝对值得的! ”
田墨轩听得频频点头,脸上的疑虑和批判神色渐渐被深思和赞同所取代。
邵明珠的话还没完,他接下来的一番话,更是让田墨轩,乃至在座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豁然开朗。
邵明珠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世界格局,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穿透力:
“田教授,您谈到建设,这非常重要。但建设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必须看清我们所处的世界大势 。 ”
“二战之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美元霸权体系,通过马歇尔计划 和北约,试图主导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 ”
“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则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与之抗衡。 ”
这些当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非常陌生和前沿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概念,从邵明珠口中流畅而清晰地说出,让田墨轩这位大学者都惊愕地睁大了眼睛!
邵明珠继续分析,语速平稳,却字字千钧:
“我们新中国,要想发展,不可能脱离这个世界。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西方阵营对我们封锁禁运,试图将我们扼杀在摇篮里。如果我们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足够的战略决心和实力,我们在国际上将毫无地位可言,更谈不上争取外援、打破封锁。”
“朝鲜战争,就是我们向世界亮剑!它让苏联老大哥看到了我们的价值,才有了后来的156项援建项目!它让许多中间地带的国家开始正视我们!它为我们赢得了一定的 国际活动空间和讨价还价的资本!”
他最后总结道,目光炯炯地看着田墨轩:“所以,田教授,军事与建设,并非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没有强大的国防和有利的国际地位,我们的建设成果不过是为他人做的嫁衣!朝鲜战争,打出了安全,打出了尊严,也打出了未来建设的基础和可能!这,就是它的深远意义!”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邵明珠这番高屋建瓴、纵横捭阖、既有历史纵深又有全球视野的论述,如同一场思想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房间!他不仅完美回应了田墨轩的质疑,更是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略蓝图!
田墨轩教授彻底被震撼了!他呆呆地看着邵明珠,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年轻人。邵明珠对国际格局的透彻理解、对地缘政治的精准把握、对经济与军事关系的辩证分析,其深度和前瞻性,远远超出了他这位潜心书斋的老学者的想象!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良久,田墨轩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缓缓站起身,郑重地向邵明珠微微鞠了一躬!这个举动,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邵……邵军长!” 田墨轩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眼中充满了无比的赞赏和甚至一丝敬畏,“老夫……老夫今日真是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言不虚!不虚啊!”
他连连摇头感叹,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你……你不仅通晓军事,精通外语,还深谙国际政治经济!你的眼光和见识,远超同龄人,甚至……甚至让老夫都自愧弗如!”
他盯着邵明珠,仿佛要看出他到底有什么不凡。最终,他发自肺腑地感叹道:
“邵军长,你……你太全能了!太……太完美了!完美到……完美到简直不像是这个世界的人 ! ”
这句无意间的感叹,却恰恰点破了邵明珠最大的秘密!邵明珠心中一震,表面却不动声色,只是谦逊地笑了笑:“田教授您过奖了,我只是平时喜欢多看些杂书,胡思乱想而已。”
宴席上的气氛,从刚才的凝重,瞬间转变为对邵明珠的由衷敬佩和赞叹!李云龙更是得意地哈哈大笑,比自己受了表扬还高兴!赵刚看向邵明珠的目光,也充满了欣慰和更深层次的欣赏。
这场家宴上的思想交锋,不仅消除了田墨轩的疑虑,更让所有人,包括田墨轩自己,都对新中国的发展道路和这位年轻军长的深不可测,有了全新的、更深的认识。邵明珠,用他超越时代的智慧,再次赢得了绝对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