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赵伏把这种改进后的容易吸收的肥料带到「永翠园」之后,就开始研究怎样解决剩下的两个问题。
要解决土壤结块和土壤难以充分吸收肥料中的养分这两个棘手的问题,就必须要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
先说土壤结块,土壤结块儿的本质就是土壤之中缺乏有机质,导致原有的团粒结构维持不住了,所以他们粘连在一起,成了硬块儿。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须想办法维持住原有的结构,也就是要补充中的有机质。
但是古代人知道有机质这个概念吗?
其实并不知道。
所以说丞相赵伏想到的办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也就是花费人力去深耕,强行把已经结成的硬块儿打散。
但是这种办法没什么太大作用,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结块儿。
而这一次,瀚世祖南宫景也没什么好办法了,他虽然思维灵活,但是他毕竟没有亲自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对这个问题也只能束手无策。
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真正了解土地,整天跟土地打交道的人,也就是丹阳郡的平民百姓。】
[不懂就问,这个问题这么难解决的吗?]
[肯定难解决啊,视频里也说了,土壤结块很难根治,特别容易反复,所以只能治标,难以治本。]
[对啊,而且乱世里的人力是很珍贵的,瀚世祖能专门抽出人来研究怎么让农业增产,而不是整天练兵准备打仗,已经很难得了。]
[不行,我等不及了,有谁知道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吗?]
[有,但是我不告诉你,哎,就是玩儿!]
[要来了要来了,史实中少有的平民!]
老皇帝南宫俞:什么?
整天跟土地打交道的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难道说最后是一位老农解决的这个问题吗?
丞相赵伏:我试验了这么久都没能解决吗?
哎呀,真是惭愧。
小皇子南宫景:这次轮到我吃瘪了是吧?
不过说的也没错,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我都没真正种过地。
对种地的了解都来自于偶然看过的科普视频和课上学到的一点点知识。
能解决这问题才奇怪呢。
【史书上记载,最后解决这个土壤结块儿问题的人叫做杭寿。
杭这个姓氏是丹阳郡比较有代表性的平民姓氏,在这儿我们可以推测他是一位普通百姓。
史书中对他的记载非常少,只在此次解决土壤结块的问题时出现过一次。
不过这已经很难得了,在堪称帝王将相家谱的史书上出现一位平民,算是破天荒头一遭了。
下面咱们来具体讲讲这件事。
杭寿是个可怜人,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不过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年轻的时候常常帮助自己的邻里乡亲,所以在他自己老了之后,身处无人照料的困境中时,他的邻居们时常帮助他,他对此很是感激,想要做出点事情来回报一下他们。
奈何由于年老体衰,种了一辈子地的自己已经没办法继续劳作了,所以也只能每日嗟叹人生苦短。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古代版的蔬菜大棚「永翠园」推广开来,杭寿的邻里之中有不少人去「永翠园」劳作了,他们回家之后,在与杭寿这个老农交谈时,无意间说出了土壤结块难以根治的问题。
杭寿听完之后,眼睛一亮,觉得机会来了。
他请求邻里们下次去「永翠园」劳作的时候把自己也带过去,他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试试。
邻里们都知道杭寿年轻时是把种地的好手,于是欣然同意。
后来呢,杭寿通过乡绅,向地方官员转达了自己想要对土壤结块难以根治一事提出些建议,地方官员欣然同意。
我们在这里也介绍一下,丹阳郡地处江南地区,受吴越文化中“重教化、讲伦理”的影响比较深,地方官员对于敬老这件事极其重视。
而且,杭寿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属于耄耋之年,在古代高寿本身就是阅历深厚的象征,更别提杭寿这种在当地名声极好,但命运悲惨的老者了。
所以说,杭寿毫无阻碍地见到了主政的地方官员,这个人叫做薛进,他极为恭敬地接见了杭寿。
杭寿见到他之后,就对他说,我听闻朝廷遇到了土壤结块难以根治的问题,对此想提出一些建议,所以特地来见您。
薛进回答,您请讲,如果切实可行,我一定照做。
杭寿就说,我年轻时养过牛,家里面有个牛圈,那时我就发现啊,耕牛住在牛圈里时,牛的蹄子很容易发烂生疮。
问过当时的长辈后,我得知牛圈里的稻草垫久了之后,会慢慢变成烂泥,粘在牛蹄上,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发烂生疮的情况。
长辈们告诉我,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往牛圈里面垫些沙子才行。
于是我听从长辈们的劝告,拿着背篓去取了不少长江边的细沙铺在牛圈里。
但是我当时比较年轻,好奇心重,也有些逆反心理,于是就故意只铺了一半,想看看这个办法到底有没有用。
之后呢,我就发现啊,在牛圈里没铺细沙的地方,稻草会和泥土混在一起结成硬块,牛踩上去很容易打滑。
而铺了细沙的地方则不同,细沙会吸走牛圈里的潮气,让稻草和泥土不容易粘在一块,就算偶尔有粘在一起的现象,只要用锄头轻轻一扒就散开了,不会碍什么事,耕牛的牛蹄走在这上面也不容易发烂生疮了。
看到这个现象后,我试着挖出来一筐菜园里的土,把这些土分成两份,一份掺上细沙,另一份则原封不动。
之后往这两份土里浇水,一同放在太阳底下晒,结果发现没掺上细沙的那份土会先变成泥巴团,后来慢慢结出硬块,难以用来耕作。
而掺上细沙的则土面松散,放在太阳下晒也只是变干了一点,还是能够用来耕作的,种子的幼苗可以很容易地从这种土里钻出来。
薛进听完恍然大悟,对杭寿连声道谢,而后把这位老者带到了蔬菜大棚的所在地,请他现场指挥。】
[我去!家人们谁懂啊?古代科研大佬竟是放牛老汉,他甚至还懂对照组实验法!]
[杭寿:其实当年我只是一时兴起,故意只铺了半圈的沙子,没想到老了却能靠这个登上史书,这就是天意啊!]
[薛大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农书!原来牛圈才是农业圣地吗?]
[长江细沙:主业填滩涂,副业救土壤,就没有人心疼一下我这打工沙吗~]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你们这群鬼才!]
老皇帝南宫俞:这杭寿是个人才,改天得请进宫来指导指导农业啊!
丞相赵伏:我原以为自己活七十多岁已经够本了,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丹阳郡还有这种寿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