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无敌小酥神

首页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恶汉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卦妃天下平瑶乐带着农场混异界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红楼群芳谱宋医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无敌小酥神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全文阅读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txt下载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章 星火初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龙江关的胜利,其影响远超一次工程的成功。它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向朝野上下宣告了“格物”之学的力量——并非仅仅是战场上的杀人利器,更是能够切实“利国惠民”的强国之道。凌云的名字,连同“天工院”,不再是“奇技淫巧”的代名词,而是与“效率”、“革新”、“实绩”紧密相连。

顺势而为:格物院的崛起

朱棣龙心大悦,对凌云的信任和支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借此东风,凌云再次上奏,请求正式确立“皇家格物院”的规制、扩大规模,并赋予其独立招生、授课、考核、授予“格物士”出身(一种类似科举功名,但侧重于技术的人才认定)的权力。

这一次,朝堂上的反对声音虽然依旧存在,却显得虚弱了许多。

徐理再次出列,陈述“重工轻文,恐坏士林风气”的老调,但语气已不似以往那般斩钉截铁。

周御史之流虽仍以“背离圣学”攻讦,却难以拿出有力的实证反驳漕运改良带来的巨大效益。

朱棣乾纲独断:“凌云所奏,乃为国储才,兴利除弊之要务。准!即着礼部、工部协理,扩建皇家格物院,准其依制招生授业。所出‘格物士’,经考核优异者,可入工部、将作监、乃至地方工房任职,视同科举正途!”

这道旨意,无疑是在传统科举取士的壁垒上,硬生生凿开了一道口子。虽然“格物士”的地位和前途远不能与进士相比,但它毕竟为无数无法通过科举,却拥有技艺天赋的人才,提供了一条通往仕途和认可的崭新路径,意义非凡。

格物院的招生再次掀起热潮。这一次,前来报名的不仅是工匠子弟和破落书生,更有不少中小地主、商贾之家,甚至是一些低级官吏的子弟,敏锐地嗅到了新的机遇。考核依旧严格,侧重算学、格物原理和动手能力。

凌云亲自参与了部分面试。

面对一个对《九章算术》倒背如流,却对杠杆原理一窍不通的年轻书生,他问道:“若欲移动千斤巨石,给你一根足够长的硬木,你当如何?”

书生茫然。

凌云耐心引导:“可曾留意乡间撬动石碾?”

另一工坊学徒,虽识字不多,却能迅速用木条和绳索搭建出稳固的支架,并清晰解释其受力之理。

凌云颔首:“格物之学,在于明理致用,手脑并重。尔等各有所长,入院后需互补短长。”

院内设立了“机械”、“算理”、“材工”、“化育”(初步涉及化学知识)等学斋。教材由凌云主导,郭衡等人参与,加速编纂,内容深入浅出,强调实证与逻辑。授课方式也令学子们耳目一新:不仅有课堂讲解,更有大量的实验、工坊实习和小组课题。

然而,新旧思想的碰撞在格物院内部也异常激烈。文人子弟鄙薄工匠出身者“粗鄙无文”,工匠子弟则嘲笑对方“手无缚鸡之力”,争吵甚至斗殴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一些抱有“学成手艺,升官发财”投机心理的学生,对艰苦的基础学习和工坊实习叫苦不迭。

凌云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整饬学风。他亲自训话:“格物之道,首重求真务实!无论尔等出身如何,入院便需忘却门户之见!文人需放下身段,接触斧凿;匠人需勤学文字,明晓数理!手脑分离,空谈误国,亦误自身!”他设立“互助学社”,强制不同背景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项目,促进融合。同时,也让马三宝暗中清理了一批心术不正、背景可疑的“害群之马”。

燎原之势与灼伤之痛

就在格物院艰难步入正轨的同时,凌云推动的另一项变革,引发了更直接、更剧烈的社会震荡。

他通过“大明实业总公司”(一个由勋贵、商人投资,天工院以技术入股的雏形股份制企业),开始向江宁、苏州等地的民间织坊,推广经过简化、更适合小规模生产的新式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

效率是惊人的。一台新式纺纱机的工作效率,可抵三十名熟练纺工!一架飞梭织布机的出布速度,是旧式织机的五倍以上!而且布匹质量更加均匀、紧密。

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一些有远见(或敢于冒险)的商人和织坊主开始引进这些机器。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依靠手工纺纱织布为生的家庭织户和小作坊,迅速失去了竞争力。

“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织机一停,饿殍遍野!”

愤怒的失业织户和传统行会成员,聚集在江宁织造衙门以及府衙前,抗议、请愿,甚至发生了砸毁新式织坊的暴力事件。

“狗官凌云!与民争利!”

“砸了这些妖机!还我饭碗!”

群情汹涌,社会秩序一度面临挑战。

一直隐忍不发的保守派官员,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群起而攻之。

徐理在朝会上,痛心疾首,老泪纵横:“陛下!前番漕运之事,老臣或可说是利弊参半。然今日织户之乱,皆因凌云推广机器,夺民之食而起!《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今无数织户失其恒产,民心惶惶,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此非强国,实乃祸国之举!请陛下明察,立即废止新式织机,严惩凌云,以安民心!”

周御史等人更是言辞激烈,将凌云比作“以机括噬人”的妖魔,称其学说为“亡国之学”。

压力再次如山般压向凌云。这一次,攻击点更为致命,直接指向了技术革新最脆弱的一环——对社会结构的冲击和底层民众生计的威胁。

应对与反思:新政的雏形

面对汹汹舆情和朝堂围攻,凌云没有退缩。他早已预料到这一步,并准备了应对之策。

他再次上奏,这一次,他的奏疏不再仅仅是技术方案,而是包含了一套初步的社会政策构想:

“陛下,臣闻‘穷则变,变则通’。机器代人工,乃天下大势,非人力所能阻挡。堵不如疏,禁不如导。”

“臣恳请陛下,准于江宁、苏州等织业集中之地,设立‘工技传习所’,由天工院与地方官府合办,免费教授失业织工操作、维护新式织机,或转行印染、成衣、机器维修等新兴行业。”

“同时,奏请陛下恩准,由‘大明实业总公司’及引入新机之商贾,按其获利比例,提取部分资金,设立‘转产扶助基金’,对确实因新机推广而陷入困境的织户,给予一次性钱粮补偿,或提供低息借贷,助其购买新机、转产更高档织物、或经营他业。”

“再者,新式织机虽替代部分人力,然其带动的纺锤制造、机器维修、物流运输、布匹销售等新业,所需人力更为庞大!朝廷可引导失业织户及其子弟,向这些新业转移。”

这是一套包含了职业培训、社会保障、产业引导的初步方案,其思想之超前,在此时代堪称石破天惊。朝堂之上,争议达到了白热化。

支持者(主要是受益勋贵和部分务实官员)认为,此乃化解矛盾、推动进步的务实之道。

反对者(以徐理为首的清流)则斥之为“巧言令色”、“与商贾争利,有辱朝廷体面”,认为拿商人的钱补贴织户是“名不正言不顺”,坚持必须恢复旧法。

朱棣再次陷入了艰难的权衡。他欣赏凌云带来的效率和财富,但也极度忌惮社会动荡。最终,他再次采取了折衷且模糊的裁决:

“新式织机,既已显现其利,不可因噎废食。然织户生计,亦不可不顾。凌云所奏‘传习所’、‘扶助’等事,着江苏布政使司会同凌云,于江宁府先行试办,观其后效再议。地方官员需妥善安抚,若有趁机作乱者,严惩不贷!”

这实际上是将皮球踢给了地方,给了凌云一个有限度的试验机会,但也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放在了他的肩上。

星火与灰烬

风波暂息,但裂痕已然深种。凌云走在格物院新辟的试验田边(他开始引入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进行小范围试种),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星火已然点燃,并开始燎原。但这火焰在带来光和热的同时,也在灼伤着旧有的躯壳。他成功地让工业的齿轮开始转动,却无法完全控制这巨轮碾过时扬起的尘埃和带来的阵痛。

“先生,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郭衡不无担忧地问。

凌云望着远处工坊冒出的缕缕青烟,缓缓道:“快慢,有时不由你我。大势所趋,不进则退。我们能做的,是尽量让这轮子转得稳一些,让被抛下的人,能有机会跟上,或者……找到新的位置。”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开始。他不仅要面对技术的难关,更要面对这因他而加速变化的时代,所带来的、更为复杂和艰难的人心与社会的考题。星火已燃,能否成燎原之势,而不至于焚毁一切,需要他付出比攻克技术难题更多的心力与智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食梦貘手记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我有神功丈母娘着不住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慕林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捡个飞碟送外卖顾道长生替身狂婿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登堂入室:邻居有点帅字符的游戏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阴阳先生神级小坏蛋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
经典收藏三国之汉室再兴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乌龙召唤:冷情妈咪超神狂兵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三国懒人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最强终极兵王超神妖孽兵王三国之武皇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虎啸三国明末好国舅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乱世才子春风玉露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新闯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
最近更新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封御三国:潜龙问鼎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双经问渡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无敌小酥神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txt下载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最新章节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