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在破庙的神龛下发现那包金银时,第一个念头是去找三叔报仇。
二十年前他为一箱这样的金银,害我父母死于流放路。
如今他沦落城南骰子街,与野狗争食。
我揣着刀子在他草席前站到天明,看他为半块馊粥学狗叫。
最后把金银倒在他溃烂的脚边。
金属砸在腐肉上的闷响里,我听见二十年来锁着自己的铁链碎了。
走出巷口时,卖粥老妪问:“娘子哭什么?”
我摸到满脸冰凉的泪,才知道那不是雨。
---
雪停了,化雪的时候,比下雪更冷。寒气像是无孔的针,从四面八方扎进骨头缝里。她离开那片埋葬了靖安侯府的废墟,在京城边缘一座香火早绝的破庙里,暂且安身。
庙宇不知供的何方神只,泥塑的神像金漆剥落,露出里面暗沉的胎土,半边脸颊坍塌,剩下一只空洞的眼窝,悲悯又漠然地注视着闯进来的不速之客。屋顶漏着天光,蛛网在檐角织出繁复的灰网,地上积着厚厚的尘土,混合着枯草和鸟兽的粪便。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陈腐的、属于遗忘的气味。
她蜷缩在神像背后一处勉强能遮风的角落,身下只垫了些干草。从侯府千金到破庙栖身,这其间的云泥之变,倒也未在她心中掀起太多波澜。心死了,身在哪里,似乎都差不多。只是冷,和饿,是实实在在的。
许是神佛残存的一点念力,又或是命运觉得戏弄她还不够,在她试图清理出一块稍干净地方时,脚下的一块松动方砖引起了她的注意。鬼使神差地,她费力撬开那砖,下面竟是一个深坑,埋着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沉甸甸的物事。
扯开早已发脆的油布,里面是一个寻常的木匣。打开匣盖的瞬间,即便是在这昏暗的光线下,那一片黄白之色也刺得她眼睛生疼。
是金银。
一小堆金锭,几锭银元宝,还有一些散碎的金银锞子。数量不算极巨,但对于一个流落街头、衣食无着的人而言,足以救命,甚至足以让她隐姓埋名,在远离京城的地方,重新开始一份不算富裕但绝对安稳的生活。
她伸出手,指尖触到那冰冷的金属。没有预想中的狂喜,甚至没有一丝暖意。那寒意,顺着指尖,倏地一下,直窜到心底,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第一个清晰地撞入脑海的念头,不是活下去,不是远走高飞,而是——报仇。
去找三叔。
二十年前的旧事,裹挟着血腥和风雪,瞬间将她吞没。
那时她还小,却已记事。父亲与三叔,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却因性情迥异,并不亲近。三叔精明外露,长于算计,父亲则更重清誉,有些文人的迂阔。家族当时看似花团锦簇,内里却已显亏空之象。一场涉及盐务的官司,毫无征兆地牵连到父亲。关键处,是一箱来历不明的金银作为“罪证”,被呈送御前。而那箱金银的出处,所有隐秘的线索,都指向了三叔。
是为了争夺家族内所剩无几的实权产业?还是早已觊觎兄长之位,欲除之而后快?亦或是,仅仅被外人利用,做了一回捅向自家人心口的刀?
无人再能说得清。总之,父亲获罪,削爵抄家,判了流放三千里。母亲毅然随行。那是一个也是这般化雪的寒冷早晨,囚车辘辘驶出京城。她追着跑了很远,摔倒在泥泞里,只看见父母回头望她的最后一眼,那眼神里,是滔天的冤屈,是无尽的担忧,还有……一片死灰般的绝望。
父母没能走到流放地。不过月余,噩耗便传回。说是染了时疫,病死在半途的破驿站里。连尸骨都未能还乡。
她成了孤女,被远房一直并不情愿的亲戚收养,看尽白眼,尝遍冷暖。而三叔,在此事之后,虽未明显得益,却也未受牵连,依旧在他的位置上,不咸不淡地过着日子。家族最终倾覆,是后来诸多因素累积的结果,但在她心里,父母之死,那道最深的、从未愈合的伤口,始作俑者,就是三叔。
是他用那一箱沾血的金银,葬送了她的父母,葬送了她的人生。
二十年了。这笔债,该还了。
她抓起一把金锭,紧紧攥在手心,那坚硬的棱角几乎要嵌进肉里。冰冷的触感,奇异地点燃了她胸中那簇沉寂多年的恨火。她需要这金银,不是为了活命,是为了让那负债的人,付出代价。
---
城南骰子街。名副其实。
这里是京城最肮脏、最混乱的角落之一。低矮的棚屋挤挤挨挨,散发着食物腐败、污水横流和人畜混杂的浓重气味。空气中似乎永远飘荡着赌徒的吆喝、醉汉的呓语和暗娼拉客的腻笑。路面的积雪被践踏成黑灰色的泥浆,随处可见冻毙的流浪猫狗,或是蜷缩在墙角,目光呆滞、不知明日何在的人。
她穿着从当铺换来的、最不起眼的粗布棉袍,用一块旧头巾包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那双眼睛里,不再是侯府千金的矜持或废墟前的空茫,而是某种孤注一掷的、近乎野兽般的锐光。怀里,揣着用一小块碎银换来的、磨得雪亮的匕首。
很容易就打听到了三叔的下落。他在这里,太“有名”了。
“那个老废物?喏,前面那个堆垃圾的巷子最里头,蜷着的就是。”一个抱着胳膊、倚在门边打量过往行人的暗娼,用下巴懒懒地指了指方向,语气里满是毫不掩饰的鄙夷。“早些天还能动弹,去赌坊门口捡漏儿,最近像是快不行了,整天躺着哼哼。”
她循着方向走过去。那是一条死胡同的尽头,背阴,积雪未化,反而结了一层肮脏的冰。角落里堆着不知名的腐烂杂物,气味刺鼻。一张破草席,一半铺在冰上,一半被不知谁的尿渍浸得湿黄。草席上,蜷缩着一团人影。
那就是三叔?
她几乎认不出了。
记忆中那个总是穿着绸缎长衫、面容白皙、眼神里带着精光与算计的三叔,如今只剩下一把枯骨。头发几乎掉光了,头皮上满是脓疮和癞痢,几根稀疏的花白头发黏在上面。脸上沟壑纵横,污秽不堪,双眼浑浊无神,深深地凹陷下去。身上裹着几层看不出原色的破布,裸露在外的脚踝肿胀溃烂,流着黄水,散发出一股腐肉的恶臭。他蜷缩着,像一只被遗弃的老狗,在寒冷的空气里微微发抖,喉咙里发出断续的、意义不明的呻吟。
她站在那里,像一尊突然被冻结的雕像。怀里的匕首,隔着衣料,传递着冰冷的硬度。恨了二十年,想象过无数次手刃仇人的场景,或激烈,或悲壮,唯独没有想过,会是眼前这般景象。
她甚至不需要动手。他显然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亡只是早晚的问题。杀他,几乎像碾死一只濒死的蚂蚁,毫无意义,甚至……玷污了自己的手。
就在这时,一个提着木桶的老妪路过,似乎是附近施粥的。看到草席上的人,叹了口气,从桶里舀了半碗几乎看不见米粒、散发着馊味的稀粥,放在他面前的破瓦罐里。
“吃吧,老东西,吃了好上路,少受些罪。”
原本死气沉沉的三叔,闻到那点馊粥的气味,眼睛里陡然爆发出一种惊人的、属于求生本能的光。他挣扎着,用那双乌黑、指甲脱落的手,颤巍巍地去够那瓦罐。够不到,他便努力向前爬,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急切的声音。
然后,她看见了让她灵魂都为之震颤的一幕。
三叔,她那个曾经无比看重体面、讲究排场的三叔,竟然仰起头,对着那放下粥碗尚未离开的老妪,努力地、清晰地,学了两声狗叫。
“汪!汪!”
声音嘶哑,干涩,却带着一种摇尾乞怜的、令人作呕的谄媚。他咧开嘴,露出所剩无几的黄黑色牙齿,试图做出一个类似讨好笑容的表情,那表情扭曲在他枯槁的脸上,比哭更难看百倍。
老妪见怪不怪,摇摇头,提着桶走了。
三叔立刻扑向那瓦罐,像真正的野狗一样,把脸埋进去,贪婪地舔食着那点馊臭的粥水,发出响亮的“吧嗒”声。
她袖中的手,紧紧握成了拳,指甲深陷入掌心,刺破了皮肉,渗出血丝,她却感觉不到疼。那把匕首,贴着肌肤,冷得像冰。
她就这么站着,一动不动,看着他从舔食完那点粥水,到心满意足地重新蜷缩起来,再到抵不住寒冷和疲惫,沉入一种半昏迷状态的睡眠。夜里,他被冻醒过几次,呻吟着,蜷缩得更紧。有野狗在巷口逡巡,嗅到他身上腐烂的气味,呲了呲牙,又跑开了。
天边渐渐透出灰白色的光,化雪时分,黎明前最寒冷的时刻到了。
她站了整整一夜。双腿早已麻木,心,却在一片死寂的冰封中,裂开了一道缝隙。
恨意呢?那支撑了她二十年,几乎成为她生命一部分的滔天恨意,此刻像是一拳打在了腐烂的棉絮上,无处着力,只留下满手污糟和空茫。
她想起母亲吞金前那死寂的眼神,想起父亲流放时回头那冤屈的一瞥,想起自己在亲戚家寄人篱下、战战兢兢的每一个日夜……所有这些痛苦,所有的不甘,所有的冤屈,对应的,就是眼前这个为了半碗馊粥可以学狗叫、在垃圾堆里腐烂等死的人吗?
她忽然不明白,自己这二十年的恨,究竟恨的是什么?是眼前这个具体的、卑贱的、即将化为尘土的人,还是某种……更虚无缥缈的东西?
权势?富贵?亲情?人性?
她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松开了握着匕首的手。那匕首“哐当”一声轻响,掉落在结冰的地面上。她没有去捡。
然后,她解开了随身带来的那个布包。里面,是那包从破庙神龛下挖出的、足以改变她命运的金银。
她走到那张破草席前,居高临下地看着那团蜷缩的人影。他似乎有所察觉,浑浊的眼睛睁开一条缝,茫然地看着她,看着这个陌生的、站了一夜的女子。
她没有说话。只是将布包倒转。
黄的金,白的银,叮叮当当,砸落在他溃烂流脓的脚边,砸在肮脏的冰面上,发出沉闷而清脆的混杂声响。有的金锭甚至滚落,沾上了他伤口的脓血。
三叔的眼睛,在看到金银的瞬间,猛地瞪大了。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本能反应,贪婪、渴望、不敢置信。他伸出枯爪般的手,想要去抓,去搂抱。然而,他的手颤抖得太厉害,他的身体太虚弱,他甚至连把近在咫尺的金银拢到怀里的力气都没有。他只是徒劳地抓着冰冷的空气,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急促的声响。
他看着那些金银,又抬头看看她,眼神里充满了极致的渴望与极致的痛苦。这些他曾经为之不惜出卖兄长、践踏亲情的阿堵物,如今就在眼前,他却连拥有的力气都失去了。
就在这一瞬间,她清晰地听见了。
“咔嚓——”
一声极其清脆的、来自灵魂深处的断裂声。像是一条束缚了她二十年、早已锈蚀入骨的沉重铁链,在这一刻,骤然崩断,碎成了齑粉。
没有想象中的解脱狂喜,也没有悲悯,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巨大的、虚无的安静。
她不再看地上那团对着金银挣扎呻吟的人影,也不再看那散落一地的黄白之物,仿佛那只是些毫无意义的石子。她转过身,步履有些蹒跚,因为站得太久,腿脚僵硬。她一步一步,极其缓慢,却又异常坚定地,走出了这条充满恶臭和绝望的死巷。
巷口,那个清晨施粥的老妪正在收拾摊子,看见她出来,脸上带着那种见惯世间悲苦的麻木,随口问了一句:“娘子在这冷风里站了一夜,哭什么?”
她怔住。
哭?
她抬手,摸向自己的脸颊。触手处,一片冰凉的湿润。
原来是泪。
不知何时流下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不是嚎啕大哭,只是这冰冷的、无声的泪水,早已爬满了脸庞。
她望着那老妪,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摇了摇头,然后,继续向前走去。
天光渐渐亮了起来,虽然依旧寒冷,但化雪时分的空气,似乎比昨夜清冽了些。街道上开始有了零星的行人,为了生计匆匆奔走。
她走在其中,像一个透明的影子。
旧日的恩,旧日的仇,俱忘矣。
它们没有消失,依然存在于过往的时空里,构成她生命无法抹去的底色。但那份纠缠了她二十年、如同附骨之疽的恨意,那份支撑她亦禁锢她的强烈欲望,在目睹了极致的卑贱与虚无之后,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分量。
她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在等着她。只是走着,任凭脸上的泪痕被冷风吹干。
灵魂里那截断裂的铁链,碎屑正随着她的每一步,悄然洒落,湮灭在身后泥泞的雪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