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平华村,喜事一桩接着一桩。朝廷的赏赐诏书墨迹未干,村学及配套的夫子小院、学生宿舍,在竣工五日后,所有内部设施也已彻底归置齐整,成了村里眼下最热门的话题!
这新建的村学,规制清晰,格局大气,采用了“一主两翼”的布局,象征着三位夫子既独立又协作的教学关系。
“一主”,便是居于核心的 “明德堂” 。这里是整个村学的精神高地与学术核心,未来将用于面向顶尖学子(不论男女)的高阶讲学,以及全体师生集会等重大典礼。能被邀请至“明德堂”听讲,本身便是对学子才华的最高认可。
东翼,是 “致远斋” ,取“志存高远”之意。此处是村学的主体教学区,充盈着致仕向学的氛围,主要负责所有男学生的基础与经义教育。同时,这里也敞开着大门,准备迎接那些通过“弹性通道”进入的女学生,将以特定的座位,表达对她们的欢迎与平等相待。
西翼,则是 “兰心阁”。“兰心”二字,既赞女子蕙质兰心,亦喻品德高洁。这个独立雅致的空间,是专为张青樱夫子及其女子班所设,体现了平华村对女夫子和女子教育的极大尊重与重视。内部以屏风或活动隔断,巧妙地区分出文化课区与技能课区。两侧厢房也已预留,一为未来的“琴棋书画室”,一为日后的“经营模拟堂”,思虑极为周全。
除此之外,还设有供夫子们休憩、议事的 “研斋” ,以及让学生们强健体魄、实践“六艺”的 射圃与艺园 。
如今,所有这些空间都已装点完毕。崭新的讲台、桌椅、戒尺摆放得一丝不苟,院子里新移的树木也已吐露新芽,处处透着生机。
学生宿舍区则由几处翻新的空置院落改造而成,分为多种房型。有简单实在的集体大通铺,一间可住五六个娃娃;也有更注重私密的双人间,床铺、桌椅、箱柜各自独立;更有为携带书童的学生准备的单人间。每处宿舍都请了村中手脚利落、心肠火热的孤寡老人担任舍监,既照看孩子,也让他们老有所为。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两套夫子小院。一东一南,面积相仿,布局略异,但同样的雅致宽敞。里头的陈设,皆是文县尊亲自过问。他身为邢东寅先生的仰慕者,为偶像布置住处自是倾注了十二分心力。同时,他也未曾厚此薄彼,给欧阳华先生的院落也参照了相近的规格,力求公允。
万事俱备,文县尊便带着师爷、新升任胥吏的赵征诚等一行人,亲自前来挂牌验收。
若是一般村学,何须一县之尊如此事必躬亲?可平华村不同。一来,村子献上的玉米与新菜种子,是他做出政绩与为民生做实事的巨大助力;二来,他的偶像邢东寅先生即将在此定居,他怎能不尽心竭力?
验收完毕,牌匾高悬,文县尊满意地捋着短须,对林守业、林文柏等人笑道:“好,甚好!此地规制,已不输镇上学堂,甚至犹有过之!”
他话锋一转,带上些许期盼,“老族长、林里正,文某有个不情之请,犬子良琮,年方十五,如今在府学读书。我观此地清幽,更兼邢、欧阳二位先生大才,想让他转来此地就读,不知可否?”
林守业等人又惊又喜,连忙应承:“县尊大人信得过,是咱们平华村的福气!”
“好好好,”文县尊笑容愈深,“我看那单人间甚好,届时他可带书童一同前来。”
一旁的赵征诚也赶紧上前,对岳父林守业和舅兄林文柏拱手道:“岳父,二哥,我与文梅商量过了。栋儿一直跟着欧阳先生启蒙,感情深厚。如今欧阳先生在此定居,我们想让他转回来,继续追随先生读书,不知是否方便?”
“这有啥不方便的!”林守业大手一挥,“自家外孙,只管来!家里住处有的是,随他挑选!”后来,赵栋便住进了林文松家,与黄义、林睿、果果作伴,惹得不少娃娃羡慕不已。
“平华村村学已准备妥当,正式挂牌了!”这消息像插了翅膀,迅速传开。很快,其他“平”字村送孩子来读书的请求便接踵而至。
平安村十四岁的成大志最先报名,他二哥成大业秋后便要迎娶黄豆芽,两家即将沾亲,家里条件也好了,都盼着他学成归去,建设家乡。
平正村秦里正家的小儿子、朱二郎大哥家的儿子,还有林文柏岳家郑秀娘大哥的儿子,也都纷纷报了名。
平分村自是不甘人后,宋四郎家的侄子、丁老大丁老二家的儿子、罗里正的孙子……名单越来越长。
林文柏看着这几日收上来的名册,眼眶微热,对老父亲林守业道:“爹,您看,这都是咱们‘平’字四村将来的顶梁柱啊。”
林守业重重点头,心中豪情涌动。这些娃娃一同在此读书结下的情谊,便是未来四村紧密相连、牢不可破的纽带。
村学牌匾高悬,意味着六月行将落幕,七月转瞬即至。
表面上看,林家上下都在为孩子们入学、迎接新夫子而忙碌,但所有知情的林家人心底,都揣着同一个念想,开始暗自倒数——六月将尽,七月一到,小果果的生辰便近了!而那棵带给全村无限生机与惊喜的灵果树,就要开花了!
这天傍晚,林家人聚在林文松家院里纳凉,说着说着,话题便绕到了这上头。
李货郎眯着眼,瞅着林文松:“文松啊,往年都是你第一个瞅见花开,今年……嘿嘿,姑父我觉少,说不定能抢个先。”
林守英立刻笑着揭老伴的短:“得了吧你,睡着了打雷都惊不醒,还抢着看花呢?等你醒来,花都要谢了。要我说,还是我住过来稳当,我睡觉轻!”
李货郎不乐意了:“老伴儿,这咋行?要住过来,咱俩一块儿,可不能为了看花,还弄得咱俩分开了!”
林守业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妹妹妹夫像老小孩儿般斗嘴,这才慢悠悠开口:“你俩都别争了。我是老大,理应由我住过来,顺便帮文松照应着。那两日估摸着人多,免得忙中出乱。”他语气慈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家长威严。
林文松看着争抢自家长辈,真是哭笑不得:“成,都来,都来!家里住得下!”
另一边,女眷们凑在一处,嘀咕的则是更实在的事儿。
“花一开,赵四爷那蜂箱可就派上大用场了,今年的灵果蜜算是稳了!”郑秀娘已然开始盘算,“我看前些天装好的蜂箱,蜜蜂进进出出忙得很,特别是留园和亚麻地里的,估摸着太空莲蜜和亚麻花蜜能有不少收成。”
“何止是花蜜,”江依心轻声补充,“按往年的经验,花开那几日,河里的鱼虾格外肥美,去年那三色灵鱼,不就是孩子们那时在河里捞着的?河边的野鸭蛋也多了,山里的菌子、野菜都冒得欢实,咱们到时得约着一块儿去采收。”
众女眷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男人们思虑的则更长远些。林文柏与李文石在一旁低声交换着看法。
“花一开,异香远播,怕是瞒不住人。”林文柏道,“大姐和小妹两家去年便约好了,今年定会带着家人回来看花。樊掌柜、闫老板那边,也早早就来打听过日子,必定会来。”
李文石点头附和:“田将军已然落户,岳将军又是常客,这两位行伍出身,感觉最是敏锐,村子花开前后的变化,他们想不察觉都难。还有那两位即将到来的新夫子,皆是人中俊杰,定然也会心有所感。”
“无妨。”不知何时,林守业已踱步过来,声音沉稳如山,“咱们对外,口径始终如一——这树是伴着果果出生种下的,原是文松不知从何处得来的种子,只为哄睡刚落地的果果。至于它能长成如今这般模样,咱们也不知缘由,许是祖宗庇佑,是咱们村的福气。只要来客心怀善意,愿守咱们的规矩,与咱们互利共赢,那这福气,让他们沾上一沾,感受一番,未必是坏事。”
他望向暮色中灵果树那朦胧的轮廓,目光深邃:“咱们平华村,总不能一直关起门来自己热闹。这风,终究是要吹出去的。”
众人闻言,皆心领神会,纷纷点头。
而被哥哥姐姐们环绕着的小果果,正踮着脚,认真地给小马驹“红枣”做睡前的梳毛打理,浑然不知大人们正在热烈讨论着她口中常挂念的“果果的树”……
灵果树即将绽放,新夫子快要到来,村学马上开学。七月的平华村,注定要迎来一番前所未有的热闹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