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破碎的密码与直觉的闪光
“信标已激活,摇篮将启。”
这八个字如同冰锥,刺入了星耀总部加密分析室与寰宇深空探测中心的通讯频道,带来一阵死寂般的寒意。紧随其后的,是那份结构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加密数据包,像一团纠缠的恒星内核,散发着未知与危险的气息。
“能破解吗?”林晓月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绷,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衣领上的“星辉”胸针,那温润的触感稍稍驱散了心底蔓延的寒意。
顾云深那边,技术团队已经全力运转起来。光屏上,代表破译进度的百分比数字艰难地、如同蜗牛般一点一点地向上爬升,时不时还会因为遇到无法解析的节点而停滞甚至倒退。
“加密方式前所未见,融合了量子纠缠、生物神经信号和……某种非欧几里得几何逻辑。”陈默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带着挫败感和一丝敬畏,“这不像人类现有的技术,更像……某种高等文明的造物。强行破解,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久。”
数月?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信标”已激活,“摇篮”将启,天知道这背后代表着怎样迫在眉睫的危机。
林晓月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感觉自己像个面对超高难度解密游戏却找不到攻略的玩家。“难道就没有什么‘后门’或者‘作弊码’吗?顾临渊小叔既然能把消息送出来,总该给点提示吧?”
她重新调出父母的研究日志,还有从海底基地带回的数据,以及顾临渊之前所有零碎的信息,将它们并排在巨大的光屏上。海量的信息如同星云般旋转、碰撞,试图找到那个关键的连接点。
属于“沈明薇”的科研逻辑在疯狂运转,进行着穷举和比对;而属于“林晓月”的、在无数社畜生涯中磨练出的、对“潜规则”和“非常规路径”的敏锐直觉,也开始发挥作用。
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父母日志中关于“意识锚点”稳定性的几段描述,又瞥见了顾临渊信号中那独特的频率特征,最后落在了那枚“星辉”胸针上。一个大胆的、近乎荒谬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等等……意识锚点……共鸣频率……”她喃喃自语,猛地站起身,吓了旁边辅助分析的数据员一跳。
“顾云深!”她对着通讯频道喊道,“别光用机器硬算!试试用‘意识’去‘感应’!”
“感应?”顾云深那边似乎愣了一下。
“对!就像……就像连接‘先行者’或者感应网络低语那样!”林晓月语速飞快,眼睛亮得惊人,“顾临渊小叔的信号能穿透层层封锁传回来,说明它本身可能就携带了某种‘意识亲和’的特性!这份数据包是他送来的‘钥匙’,开启方式可能根本不是传统密码,而是……特定的意识频率或者情绪共鸣!”
这个想法太过天马行空,甚至有些玄学色彩。通讯那头陷入了沉默,显然顾云深在评估这个提议的合理性与风险。
中节:心灵的密钥与初现的曙光
“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顾云深最终开口,语气依旧审慎,“根据我们目前对意识科技的理解,高维信息确实可能通过意识层面进行编码和传递。但如何找到正确的‘频率’,是最大的难题。”
“试试看嘛!死马当活马医!”林晓月此刻充满了探索的冲动,“你小叔的信号频率我们不是记录了吗?就用那个作为基础!我再把我爸妈日志里提到的关于‘稳定’、‘守护’、‘希望’这些核心情绪关键词的能量表征模型导入‘晓光’系统进行模拟叠加!咱们给它来个‘意识层面’的穷举法!”
她说干就干,立刻调动“晓光”系统的资源,开始构建一个极其特殊的“意识谐振模型”。这个过程无比抽象,与其说是编程,不如说更像是在创作一首交响乐,试图用数据和算法去模拟和寻找那能打开锁芯的、独一无二的“心灵旋律”。
顾云深那边也同步配合,将顾临渊的信号频率作为基础波形输入,并调动“守护者”的算力进行辅助推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模型构建了一次又一次,模拟谐振尝试了无数种组合,那团加密数据包依旧如同沉默的顽石,毫无反应。
就在连林晓月都快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准备继续回去啃那硬骨头般的传统破解时,她无意中因为长时间精神集中而感到一阵眩晕,手下意识再次扶住了额头,指尖恰好按在了“星辉”胸针上。
嗡——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通过胸针传递到她的指尖。与此同时,她面前光屏上那个由“晓光”构建的意识谐振模型,其中一个代表着“守护意念”与“血脉连接”微妙平衡的参数节点,突然自发地、极其细微地调整了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值!
就是这一个微不足道的调整,仿佛最后一枚契合的齿轮被放入钟表——
屏幕上,那团原本死寂的加密数据包,突然如同被注入了生命般,表面流动起水波般的光晕!复杂的结构开始层层剥离、展开,化作无数流淌着柔和光芒的信息流!
“成……成功了?!”林晓月目瞪口呆,看着那自动解密的景象,感觉自己像是无意中念对了“阿拉霍洞开”咒语的哈利·波特。
下节:兵分三路与火锅誓师
数据包解密完成,呈现出来的并非单一的技术蓝图或坐标,而是三份看似独立、却又隐隐关联的信息:
第一份,是一套极其精妙的、针对“信标”能量结构的“非破坏性干扰协议”设计图。它并非要摧毁“信标”,而是旨在用一种更高级的能量场将其暂时“静默”或“伪装”,切断它与“摇篮”及“星耀会”主脑的连接。
第二份,是一个位于地球北极圈内、格陵兰冰盖深处的坐标,以及该地点的基础环境数据和一条简短的备注:“‘倾听者’遗址。内有‘回响’可助。”
第三份,则是一段顾临渊留下的、更加清晰的意识录音,声音带着疲惫和急迫:“‘信标’是‘摇篮’伸向现实的触手,‘摇篮’本身是意识的镜像世界,已被‘观察者’污染,成为其兵营和武器。必须在‘摇篮’彻底活化前,利用‘回响’定位其核心,从内部进行‘净化’。外部强攻,只会加速其苏醒。切记!”
信息量巨大,但前路也清晰了起来。
“干扰协议需要最顶尖的能源和工程学技术支持,必须在拥有足够工业基础和防御力量的基地完成。”顾云深迅速做出判断,“这部分,由我负责,在寰宇的秘密研发中心进行。”
“格陵兰冰盖下的‘倾听者’遗址,听起来就像个隐藏副本。”林晓月指着第二份信息,“寻找‘回响’,这活儿听起来又玄乎又危险,而且需要应对极端环境……我去。”
“你单独去太危险。”顾云深立刻否定。
“那就带个小队嘛!雷烈借我!再配上几个专家!”林晓月据理力争,“顾老板,现在可不是搞大男子主义的时候!破解密码靠的是我的‘玄学’直觉,寻找这种虚无缥缈的‘回响’,说不定也得靠我这融合了双重记忆的奇葩脑子呢?再说了,”她话锋一转,露出了标志性的狡黠笑容,“你忘了?我可是在北极圈……旁边的游乐场,经过旋转木马和碰碰车严格训练的人!适应力强着呢!”
顾云深:“……” 他发现自己有时候真的无法跟上她的思维跳跃。
最终,经过快速而高效的商讨,行动计划确定:
顾云深 带队,依托寰宇资源,全力研制“信标干扰装置”。
林晓月 带队,前往格陵兰“倾听者”遗址,寻找关键道具“回响”。
赵小暖、苏瑾、老周 坐镇后方,稳定“活力生态”,运营“晓光”网络,提供全局信息支援,并应对“星耀会”可能在地球发起的各种干扰和袭击。
任务分配完毕,紧张的气氛却并未缓解。前路未知,危险重重。
林晓月看着通讯屏幕里顾云深凝重的脸,忽然拍了拍手,用轻松的语气打破了沉默:
“行了!战略会议结束!接下来是战前动员环节!我宣布,本次行动的代号就叫——‘火锅……啊不,‘破晓’行动!预祝我们各自顺利,然后……”她眨了眨眼,“等凯旋了,顾老板,你欠我的火锅,可得连本带利,超级加倍!”
顾云深看着她那在巨大压力下依然努力散发着光和热的模样,深邃的眼底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他缓缓点头,声音低沉而坚定:
“好。活着回来。火锅,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