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灶台的砂锅还没开滚,胡东东就举着根萝卜啃得欢,萝卜缨子拖在地上,活像只叼着菜的小山羊。“炎昭弟弟,这萝卜甜得能当水果!”他往案板上扔了块,“张大爷说‘霜降后的萝卜赛人参,炖牛肉最香’,咱今天的牛肉串肯定火!”
炎昭正往牛腩上撒胡椒粉,闻言头也不抬:“先把你嘴角的萝卜渣擦了,等会儿学生来了,还以为老灶台的伙计偷吃原料。”他把腌好的牛肉切成块,肥瘦相间的肉在晨光里泛着红,“小宇哥呢?昨天说好今早来穿串,别是又被老师叫去改作业了吧?”
话音刚落,院门口就传来小宇的笑声:“炎昭弟弟这嘴,比胡东东的萝卜还碎。”他背着书包走进来,书包侧袋露出半截跳绳——显然是晨练完直接过来的。他比炎昭高小半个头,此刻弯腰放下书包的模样,倒显得比平时随和些,“刚帮低年级的小朋友绑鞋带,来晚了点。”
胡东东突然凑过去,鼻尖差点碰到小宇的书包:“你这书包里藏啥了?闻着像糖炒栗子!”小宇笑着拉开拉链,露出个油纸包,栗子的甜香混着热气漫出来:“福利院院长烤的,让我带给你们当早点。”他往炎耀手里塞了颗,“炎耀弟弟尝尝,面得很。”
正剥着栗子,刘婶拎着个竹篮闯进来,篮子里装着刚蒸的糯米面,还冒着热气。“耀小子,给你们送新磨的糯米面!”她往灶台上一放,“我那口子说‘用糯米面裹牛肉串,炸出来外酥里嫩,叫“珍珠牛肉串”,听着就吉利’。”胡东东抓起块面团往嘴里塞,被刘婶拍开手:“别瞎吃!留着裹牛肉!”
第一炉“珍珠牛肉串”炸好时,日头刚爬到槐树梢。金黄的糯米壳裹着牛肉,咬一口“咔嚓”响,肉汁混着糯米的甜在嘴里炸开,香得胡东东直跺脚:“这比上次的藕盒还绝!刘婶您这主意,能上‘老灶台秘方榜’第一!”
学生们放学时,胡同里的队伍比昨天更长了。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个小铁盒,非要装十串珍珠牛肉串:“我妈说要给我爸留着,他昨晚梦见这串了!”戴眼镜的男生拽着同桌往前挤,怀里还抱着本《物理习题集》:“昨天的藕盒没抢到,今天说啥也得吃着牛肉串,不然我这道力学题都解不下去!”
胡东东站在摊前吆喝,嗓子喊得有点哑,却突然灵机一动:“大家别急!今天搞‘答题送串’!答对一道题,送一串海带结;答对两道,送鱼丸;答对三道,直接送珍珠牛肉串!”这话一出,学生们立马安静下来,举着手喊“我来答”“我会这道数学题”。
小宇站在旁边当“考官”,从书包里掏出本练习册:“听好了,第一题: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抢着答:“180度!我哥教我的!”胡东东立马递过去一串海带结,小姑娘举着串蹦蹦跳跳地跑了。
轮到戴眼镜的男生,小宇翻到物理题:“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它的受力情况是?”男生脱口而出:“不受力或受平衡力!”胡东东眼睛一亮,往他碗里塞了两串珍珠牛肉串:“学霸!这是给你的奖励!”
正热闹着,突然听见“哎呀”一声,原来是胡东东只顾着发串,没注意砂锅里的汤溢出来了,溅得灶台上都是。炎耀赶紧关小火,小宇则抽了张纸擦台面,两人手忙脚乱的模样,引得学生们直笑。“都怪东东!”炎昭嗔怪道,“好好的答题活动,差点变成‘救火现场’。”
傍晚收摊时,夕阳把砂锅的影子拉得老长,锅底还沾着点糯米渣,像撒了层碎金子。胡东东数着今天的“战利品”,突然喊:“咱今天送出去三十多串!但卖得比昨天还多!”小宇往砂锅里添了最后一把柴,说:“这叫‘以串会友’,学生们觉得有意思,自然愿意来。”
炎耀望着院门口散落的签子,上面还沾着点肉渣和糯米,突然觉得,这老灶台的热闹,从来都不止是食物的香。是刘婶的糯米面,张大爷的牛腩,是学生们抢着答题的认真,是胡东东出的馊主意,小宇哥念题时的严肃,炎昭弟弟忙着救火的慌张……这些零碎的瞬间,像串在竹签上的食材,被骨汤一涮,就成了最耐嚼的日子。
灶膛里的火渐渐弱下去,余温裹着肉香漫出来,糊在砖墙上,像给老灶台盖了层暖融融的被子。明天一早,这里又会飘起新的香味,等着那些惦记它的人,笑着走来,带着新的题目,新的期待,把这烟火里的暖,一口一口,吃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