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王城的白桦林染上了金黄,风吹过树梢,落下满地碎金。李砚坐在行宫的暖阁里,看着窗外飘落的叶子,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上的地图。地图上,西域的疆域已被红笔圈出,标注着“已征服”的字样,而在更遥远的东方,一片蓝色的区域被他用朱砂着重标出——那是大海的方向。
霸业已成大半,西征的捷报源源不断传来,西域的城邦一个个臣服,丝绸之路的财富如潮水般涌入神鹰部。可李砚的心里,却生出了一种新的渴望——长生。
这念头并非凭空而起。随着年岁渐长,看着三个儿子一天天长大,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他打下了这么大的江山,享受着无上的权力和荣光,可若有朝一日化为一抔黄土,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人活一世,终究是要归于尘土吗?”他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答案却总让他心生不甘。
他想起穿越前看过的纪录片,里面说地球上有几种生物拥有“理论上的永生”。灯塔水母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微小的生物在性成熟后,能重新回到幼虫状态,循环往复,仿佛永远不会衰老。还有水螅虫,能在高温岩浆、高压深海等极端环境中生存,断肢再生对它们而言更是家常便饭。
“若是能契约这些生物……”李砚的眼神亮了起来。他能契约玄风、巨灵,能与青云心意相通,或许,也能从这些拥有特殊能力的生物身上,找到长生的契机。
可这些生物,都生活在大海里。
草原离大海太远,远到许多牧民一辈子都没见过真正的海。李砚打开地图,顺着河流的走向向东推演,估算着抵达海边的距离——至少需要穿过三个大型部落联盟的疆域,翻越两座山脉,行程不下万里。
“那就打到海边去。”李砚握紧了拳头,眼神里的渴望变成了决绝。他这辈子,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早已习惯了用武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长生之路纵然遥远,他也要闯一闯。
他立刻召集左右贤王和核心将领,议事帐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谁也没想到,西征刚刚告捷,大可汗竟又要开启新的征程。
“东部有海,海里有奇物,能让人……延年益寿。”李砚没有直接说“长生”,而是用了更稳妥的说法。他知道,这个理由对信奉腾格里的草原人来说,或许更有说服力。
巴特尔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大可汗所向,便是我神鹰部的方向!东部的部落若是识相,便让他们臣服;若是不识相,我铁鹰卫的马蹄,会踏平他们的牧场!”
木合亚也躬身道:“西部已稳,臣愿率右部兵马,随大可汗东征!”
将领们纷纷附和,眼神里燃烧着对新征服的渴望。对他们而言,打仗不仅是为了大可汗,更是为了掠夺财富、扩大封地,至于“海里的奇物”,更像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传说,让这场东征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东征的计划迅速制定下来:
——李砚亲率五万铁鹰卫和十万轻骑兵为先锋,携带充足的肉干、清水和灵泉水,沿河流向东挺进;
——巴特尔留守王城,掌管后方事务,确保粮草供应;
——木合亚率三万兵马,清理沿途的零散部落,保障粮道畅通;
——三位王子的封地由老臣代管,妃子们则随军同行——李砚不想再与家人分离,尤其是在这场前途未卜的东征中。
出发前,李砚特意去了一趟兵工厂,看着工匠们将最新打造的铠甲、兵器装上马车。这些铠甲比之前的鹰鳞甲更轻便,防护力却更强,是用西域换来的镔铁打造的;兵器上也淬了特制的毒液,那是从西域沙漠里的毒蝎身上提取的,见血封喉。
“带上所有能找到的医书和药材。”他对随军的郎中说,“沿途的草木、矿石,只要是不认识的,都采集样本带回来。”他不知道大海边有什么,只能尽可能地做好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东征的大军在一个清晨拔营出发。
十万骑兵的马蹄踏在草原上,扬起漫天烟尘,旌旗招展,杀气腾腾。李砚骑着巨灵走在最前面,这头巨兽如今更显庞大,背上的“行宫”里坐着柳氏和年幼的李疆,阿古拉和娜仁则骑着骏马,跟在两侧。
玄风趴在巨灵的脖颈上,时不时抬头眺望远方,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青云在高空盘旋,像一道黑色的闪电,侦查着前方的路况。
大军行进的速度很快,沿途的小部落要么望风而降,要么被轻骑兵迅速剿灭。李砚对这些小部落的财富兴趣不大,只要求他们交出地图,提供向导,便继续东进。
半个月后,大军抵达了第一个大型部落联盟——“苍狼部”的疆域。
苍狼部以狼为图腾,战力强悍,据说有骑兵八万,首领是个被称为“狼主”的壮汉,勇猛好战,从未臣服过任何势力。
“大可汗,苍狼部的先锋已经杀过来了!”探马回报,语气里带着紧张。
李砚站在巨灵背上,举起了那杆三米多长的精铁长枪:“铁鹰卫,列阵!”
一千名铁鹰卫迅速组成方阵,重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长矛斜指前方,像一片钢铁丛林。苍狼部的骑兵呼啸而至,他们骑着瘦马,挥舞着弯刀,嗷嗷叫着冲了过来,气势骇人。
“放箭!”
轻骑兵在两侧散开,反曲弓射出的箭矢如雨点般落下,苍狼部的骑兵纷纷坠马。但他们悍不畏死,依旧前仆后继地冲向铁鹰卫方阵。
“冲锋!”李砚长枪前指。
铁鹰卫方阵缓缓向前推进,步伐整齐,甲胄碰撞的声音如同惊雷。双方接触的瞬间,苍狼部的骑兵就像撞上了一堵铜墙铁壁,弯刀砍在铁甲上毫无作用,反被长矛一个个挑飞,惨叫声此起彼伏。
“狼主在此!”一个骑着黑狼的壮汉怒吼着冲了过来,他身材魁梧,手中的狼牙棒挥舞得虎虎生风,竟砸得铁鹰卫的长矛微微弯曲。
李砚眼神一冷,拍了拍巨灵:“去会会他。”
巨灵发出一声咆哮,迈开四蹄冲了过去。狼主看到这头小山般的巨兽,瞳孔骤缩,却依旧硬着头皮挥棒砸来。只听“铛”的一声巨响,狼牙棒砸在巨灵的铁甲上,竟被弹飞出去,狼主也被震得虎口开裂,险些坠狼。
没等他反应过来,巨灵的象牙已经撞在了他的胸口。狼主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口吐鲜血,再也爬不起来。
首领一败,苍狼部的骑兵彻底崩溃。李砚没有赶尽杀绝,只是下令收缴他们的兵器,将青壮编入辅兵,老弱妇孺则迁往后方的牧场。
“派人去苍狼部的主营,告诉他们的残余首领,要么臣服,要么灭亡。”李砚擦拭着长枪上的血迹,语气冰冷。
苍狼部的残余势力见大势已去,只得开营投降。李砚在他们的营地里找到了不少珍贵的皮毛和矿石,还有几张绘制粗糙的东部地图,上面模糊地标注着山脉和河流的位置。
“看来,离大海还有很远的路。”李砚看着地图,眉头微皱。
大军在苍狼部休整了三天,补充了粮草和战马,继续东进。接下来的路途更加艰难,他们翻越了海拔数千米的山脉,那里终年积雪,寒风刺骨,不少士兵和战马都冻毙在了途中;他们还渡过了湍急的河流,用羊皮筏子载着重甲和巨灵,险象环生。
但李砚从未动摇。每当疲惫不堪时,他就会想起灯塔水母和水螅虫,想起长生的可能,便又充满了力量。
途中,他也没忘了寻找特殊的生物。在山脉的温泉里,他发现了一种能在高温水中生存的小鱼,让亲兵小心翼翼地装在水缸里带走;在河流的深潭里,他看到了一种断成两截还能游动的泥鳅,也让人收集起来。
“或许,长生的秘密,不止在海里。”李砚看着水缸里的小鱼,心里多了几分期待。
大军行进了三个月,终于走出了草原,进入了一片陌生的地域。这里不再是一马平川的牧场,而是丘陵起伏,森林茂密,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
“当地人说,再往东走一个月,就能看到大海了。”向导指着东方,语气里带着敬畏,“那里的海,大得看不到边,还有吃人的怪兽。”
李砚心中一喜,加快了行军速度。越是靠近大海,气候越湿润,植被越繁茂,甚至能看到一些从未见过的鸟类和昆虫。他让士兵们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种特殊的生物——谁知道里面会不会有另一种“永生”的存在?
这天傍晚,大军抵达了一处海湾。
当李砚爬上山顶,第一次看到那片蔚蓝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大海比他想象的还要辽阔,碧波万顷,与天相接,夕阳洒在海面上,像铺了一层碎金。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轰鸣,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带着咸湿的气息。
“这就是……海。”他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震撼。
就在这时,青云突然从空中俯冲而下,嘴里叼着一只透明的小生物,落在李砚的肩头。那生物通体透明,像一颗小小的水母,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触手轻轻摆动。
李砚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东西……像极了他记忆中的灯塔水母!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那小生物似乎并不怕人,竟顺着他的指尖爬了上来,凉凉的,软软的。他能清晰地看到它体内的结构,感受到一种微弱的生命气息。
“找到了……”李砚的声音带着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或许,长生之路,真的就在眼前。
他抱着那只小小的水母,站在山顶,望着无垠的大海,心中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东征的疲惫,路途的艰险,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接下来,他要在海边建立营地,探索这片陌生的海域,寻找更多的“奇物”。他不知道前路还有多少挑战,不知道能否真的实现长生,但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夕阳沉入海面,夜色笼罩大地。李砚站在海边,听着海浪的声音,手中的灯塔水母发出微弱的荧光。他的霸业已经延伸到了大海,而他的长生之梦,才刚刚开始。
属于他的传奇,在草原之外,在大海之滨,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