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首页 >> 大明太监秘史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浮世烟云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锦衣血途回到明朝当王爷大明第一吏红色苏联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武炼巅峰妖孽九皇子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 大明太监秘史全文阅读 - 大明太监秘史txt下载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1章 征讨女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报——陈大人!西厂汪公公亲派缇骑送密报至!”门外传来亲兵急促的声音。

陈钺猛地停步,眼中精光一闪,连忙道:“快呈上来!”

缇骑昂首而入,双手奉上一封火漆封口的密函,封皮上印着西厂专属的狼牙印记。陈钺接过,指尖触及函面的凉意,心脏竟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他屏退左右,小心翼翼地挑开火漆,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读着,嘴角渐渐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半个时辰后,陈钺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地踏入了西厂在辽东临时设立的公署。

“公公!大事不妙!”陈钺刚一进门,便高声疾呼,语气中满是焦灼,“西厂侦得的密报与边关斥候的情报相互印证,建州女真董山部,已与海西女真诸部首脑秘密会盟,歃血为誓!他们秣马厉兵,恐在今冬大雪封山之前,要联合大举入寇!规模之大,远超以往,意在席卷辽东啊!”

汪直抬眸,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陈钺那张写满“忧国忧民”的脸,缓缓抬手,示意他呈上密报。陈钺连忙将早已备好的两份情报一同奉上,一份是西厂缇骑的密探回报,另一份则是边关斥候的实地探查记录。

汪直接过情报,细细翻阅。纸上罗列着所谓“盟约”的细节:董山以貂皮、人参为质,联合海西叶赫、乌拉、哈达三部,约定于小雪之后,分三路南下,先取抚顺关,再攻辽阳、广宁,扬言要“饮马辽河,问鼎中原”。情报中还预估了“联军”人数,竟达三万之众,甚至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女真各部“磨刀霍霍,昼夜操练,营帐连绵数十里”的场景。

汪直看罢,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在寂静的公署内格外清晰。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如刀,直刺陈钺:“消息可确实?建州与海西,素来积怨甚深,董山野心勃勃,海西诸部亦非等闲之辈,他们竟能放下嫌隙,联合抗明?”

陈钺心中一凛,知道汪直心思缜密,绝非轻易可蒙骗之人。但他早已将戏做足,当即上前一步,捶胸顿足道:“公公明鉴!千真万确!夷狄之辈,素来利合则聚,利散则离。往日他们各自为战,不过是为了抢夺些粮草财货,如今见我军……呃,见前兵部侍郎马文升之流一味主张怀柔,对其小规模劫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允许他们互市通商,便以为我大明软弱可欺,野心愈发膨胀,欲合力谋取辽东沃土!”

“公公试想,辽东乃京师屏障,若女真联军真的大举入寇,辽阳、广宁一旦失守,辽河以西便无险可守,届时战火蔓延至山海关,京畿震动,我等身为朝廷重臣,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汪直沉默着,指尖的敲击声渐渐停了。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情报,目光深邃。

“既如此,便不能坐以待毙。你即刻整军备战,调动辽东卫所精锐,囤积粮草军械,做好出征准备。咱家会以六百里加急上奏陛下,陈明利害,请旨征讨!”

他顿了顿:“在此之间,对近塞那些摇摆不定、与董山等眉来眼去的女真小部落,不必手软。可先行剿抚并用,能招降的便招降,不愿归降的,直接出兵剿杀,剪其羽翼,断其臂膀!待陛下旨意下达,我等便可集中兵力,直捣贼巢!”

“卑职遵命!”陈钺心中狂喜

就在汪直的奏疏快马加鞭送往京城,朝廷尚未明确回复之际,辽东的战争机器已经在陈钺的操纵下,率先轰隆隆地启动了。

他根本不等圣旨下达,便以“肃清边患、震慑宵小”为名,擅自调集了辽东左、右、中、前、后五卫及广宁卫的精锐兵力,共计一万余人,由副总兵韩斌率领,对靠近边墙的十八个女真小部落,发动了迅猛而残酷的打击。

这些部落大多人少势微,最大的部落不过三百余口,最小的甚至不足五十人。他们世代居住在辽东边境,与明朝边民时有贸易往来,偶尔也会因生计所迫,进行小规模的劫掠,但从未有过联合反叛的意图。面对突然来袭的大明正规军,他们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明军兵分十八路,如同饿狼扑食般冲向各个部落的聚居地。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尖利的号角声便打破了边境的宁静。女真部落的男人们仓促拿起简陋的弓箭和弯刀,试图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但他们的武器根本无法与明军的火铳、长枪相抗衡。

在海西女真的乌苏部落,首领巴图刚将妻儿藏进地窖,便被明军的长枪刺穿了胸膛。他的儿子,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嘶吼着冲向明军,却被一刀砍断了手臂,鲜血喷涌而出,倒在雪地里痛苦挣扎。明军士兵毫无怜悯之心,上前补了一刀,割下了他的首级。村庄里,房屋被纵火焚烧,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妇女和孩子的哭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夹杂着明军士兵的喝骂声,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惨状。

另一个女真部落的首领兀良哈,见明军势大,不愿让族人白白牺牲,便带着族人跪地请降,献上了部落积攒的全部牛羊和毛皮。然而,韩斌接到的却是陈钺的死命令:“宁杀错,不放过”。他假意接受投降,待族人放下武器后,便下令将所有男丁全部斩杀,妇女和儿童则被掳掠为奴,牛羊财物尽数充公。兀良哈看着族人的尸体倒在血泊中,悲愤交加,咬舌自尽。

短短三日之内,十八个女真部落无一幸免。村庄被焚毁殆尽,仓促组织起来的抵抗者被无情斩杀,妇孺被掳掠至辽东各卫所,沦为奴隶。据事后不完全统计,此次突袭共斩杀女真族人一千二百余人,掳掠妇孺八百余人,缴获牛羊三千余头,焚毁房屋两千余间。

烽烟在辽东的边境线上零星燃起,血腥气随风飘散,弥漫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卫所兵原本足以应对的小规模冲突,被陈钺刻意渲染成了应对“大规模入寇”的必要“前哨战”和“清除障碍”的关键一役。他连夜撰写奏报,将此次突袭描绘成一场“大破叛逆、震慑夷狄”的大捷,虚报斩杀“叛贼”三千余人,缴获“军械无数”,并将其与汪直此前的密报相互印证,声称这是“女真联军即将反叛的铁证”。

这份奏报与汪直的奏疏几乎同时抵达北京。此时的明宪宗朱见深,正为各地频发的灾异和日益吃紧的财政而烦心不已。南方大水,北方大旱,各地流民四起,朝廷赈灾耗费巨大,国库早已空虚。看到汪直奏报中“女真联盟欲大举入寇,辽东危在旦夕”的惊人消息,朱见深顿时大惊失色。

紧接着,陈钺的“捷报”传来,声称“先发制人,大破叛逆”,这让朱见深在震惊与忧虑之余,也对汪直、陈钺的“果决”产生了一丝赞赏。

朱见深最终下定了决心,于成化十五年十月,正式下达诏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建州、海西女真,忘恩负义,私结盟约,欲犯辽东,震动边鄙。朕不忍生灵涂炭,特命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官,西厂提督太监汪直监军,辽东巡抚陈钺参赞军务,统帅京营精锐三万及辽东卫所兵两万,共计五万大军,征讨女真,捣其巢穴,以靖边患!钦此!”

诏命一下,京城震动 ,汪直以监军身份,手持皇帝御赐的王命旗牌,率领两千西厂缇骑和三万京营精锐,浩浩荡荡地离开京城,踏上了前往辽东的征程。王命旗牌在手,意味着他拥有“便宜行事”之权,可先斩后奏,节制军中所有将领,包括总兵官朱永。

一路之上,车马辚辚,旌旗蔽空,刀枪如林,一派肃杀景象。沿途州县的官员纷纷出城迎送,献上金银财宝、珍馐美味,极尽谄媚之能事。

十余日后,大军抵达辽东广宁卫,与朱永、陈钺率领的辽东卫所兵会师。广宁卫城外,五万大军安营扎寨,连绵数十里,炊烟袅袅,鼓声阵阵,气势恢宏。总兵官朱永是勋贵之后,袭爵抚宁侯,虽有一定的军事经验,但深知汪直深得皇帝宠信,且手握王命旗牌,根本不敢与他争权,凡事皆以汪直的意志为准。陈钺则鞍前马后,对汪直百般奉承,将军事指挥权完全交予汪直,自己则专注于筹措粮草、虚报战功之事。

会师当晚,汪直在中军大帐召开军事会议。帐内灯火通明,炭火熊熊,将领们分列两侧,神色肃穆。汪直端坐主位,朱永坐在左侧下首,陈钺则站在汪直身侧,随时听候差遣。

“诸位将军,”汪直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极强的穿透力,“陛下命我等征讨女真,肃清边患,此乃国之大事,亦是尔等建功立业之机。如今女真联军虽未大举入寇,但叛逆之心已显,我等当趁其立足未稳,主动出击,直捣其巢穴,一战定乾坤!”

将领们齐声应和:“谨遵监军大人钧旨!”

汪直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明日一早,大军兵分五路,出抚顺关,直指建州、海西女真的聚居核心区。朱总兵率中路军,主攻董山部;韩副总兵率左路军,攻打叶赫部;李参将领右路军,进攻乌拉部;其余两路兵马,分别从两翼迂回,截断贼寇退路。陈巡抚留守广宁,负责粮草供应和后方安全,不得有失!”

“末将遵命!”众人再次领命。

就在军事会议结束,将领们纷纷退出大帐,准备明日出征之际,一名亲兵匆匆闯入,向汪直禀报:“启禀公公,城外有一队海西女真使者,自称是前来朝贡的使团,共计四十人,已抵达广宁城外,请求入城面见明军主将,表达恭顺之意。”

“朝贡使团?”汪直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陈钺连忙上前,低声道:“公公,据属下所知,这海西女真每年冬季都会派遣使团进京朝贡,今年想来也是如此。只是恰逢我军大举出征,他们此时前来,恐怕并非单纯朝贡那么简单。”

汪直沉吟片刻,对亲兵道:“带为首的使者入帐问话。”

片刻后,一名身着貂皮大衣、头戴皮帽的女真汉子被带入大帐。他身材高大,面容黝黑,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安,却强作镇定,躬身行礼:“海西女真部落首领郎秀,拜见大明监军大人、总兵大人。我等奉部落之命,携带土产方物,前往京城朝贡陛下,途经此地,听闻大军集结,特来拜见大人,表达我等的恭顺之心,绝无半分异心。”

郎秀说着,呈上了一份贡品清单,上面罗列着貂皮、人参、鹿茸等当地特产。他此次率领使团前来,确实是按照历年惯例朝贡,只是没想到会遇上明军大举出征。一路上,他看到明军四处调兵遣将,心中早已忐忑不安,生怕被误认为是奸细,因此一到广宁,便主动前来求见,希望能解释清楚。

朱永看了一眼汪直,见他神色未变,便开口道:“尔等既是朝贡使团,为何偏偏在此时前来?如今两军即将交战,尔等行踪可疑,如何证明你们不是前来窥探军情的奸细?”

郎秀心中一紧,连忙道:“大人明鉴!朝贡日期乃是历年定好的,绝非刻意为之。我等带来的贡品皆在此地,若大人不信,可派人查验。我等世代受大明恩惠,怎敢背叛?只求大人明察,让我等顺利前往京城朝贡。”

待郎秀被带下大帐后,陈钺立刻凑到汪直耳边,低声进言:“公公,这海西女真狼子野心,素来反复无常。表面朝贡,实则大概率是前来窥探我军虚实!这郎秀,定是董山派来的奸细,打探我军兵力部署和出征路线,以便贼寇早做防备!”

“公公明鉴!”陈钺继续蛊惑道,“如今大战在即,我军动向至关重要。若放他们前往京城,沿途必定会打探我军虚实,消息一旦泄露,贼寇有所防备,我军想要取胜,便难上加难了!”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更何况,我军出征至今,尚未有实质性的战功。这四十名女真使者,皆是身强力壮之辈,若将他们斩杀,取下首级,便可充作军功,既能向朝廷交代,又能激励军心,岂不是天赐的良机?”

汪直心中一动,他看了一眼朱永,见他依旧沉默,汪直遂下定决心,眼中寒光一闪:“既如此,便依陈巡抚之言。做得干净些,不要留下把柄。对外就按‘擒斩窥伺军情之夷狄奸细’上报,不得走漏风声!”

“公公英明!”陈钺大喜过望,连忙躬身领命,转身匆匆离去,安排人手执行此事。

夜色渐深,广宁驿馆内,郎秀等四十名女真贡使早已安顿下来。他们奔波数日,疲惫不堪,很快便进入了梦乡,丝毫没有察觉,死亡的阴影已经悄然笼罩。

三更时分,大队明军士兵手持刀枪,悄无声息地包围了驿馆。领队的是陈钺的心腹参将,他手持汪直的军令,低声下令:“动手!一个不留!”

士兵们如同饿狼般冲入驿馆,踹开房门,挥舞着刀枪,向睡梦中的贡使砍去。郎秀在睡梦中被惊醒,刚要呼喊,便被一刀砍中脖颈,鲜血喷涌而出,当场毙命。其他贡使也纷纷在睡梦中殒命,根本没有分辨和反抗的机会。

刀光闪处,人头落地!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驿站的石板地,流淌成河。四十颗头颅被士兵们割下,用石灰腌制,装入木匣,作为“战功”封存起来。他们携带的贡品,则被士兵们洗劫一空,充作“缴获”。

驿馆内,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血腥味浓烈得令人作呕。明军士兵放火焚烧了驿馆,试图销毁证据。

残杀贡使的暴行,如同在干燥的草原上投下了火种,瞬间点燃了海西女真各部的怒火。

次日一早,汪直亲率中路军主力,以“搜剿残敌、扩大战果”为名,出塞直奔海西女真一处较大的聚居地——兀剌海城。此时,大部分海西青壮要么外出狩猎,要么因贡使迟迟不归而派人四处寻找,要么已闻风暂避,营地内多为老弱妇孺和伤员。

明军如入无人之境,轻易便攻破了兀剌海城的外围防线。汪直骑在高头大马上,冷漠地看着士兵们纵火焚烧帐篷(庐帐),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将天空染成了暗红色。无数家园在大火中化为灰烬,来不及逃走的老人和孩子在火海中凄惨哀嚎,声音撕心裂肺。

“杀!一个不留!”汪直高声下令,眼中没有丝毫怜悯。

明军士兵如同疯魔一般,手持刀枪,在营地内大肆屠杀。一名白发苍苍的女真老人,抱着年幼的孙子,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却被士兵一刀刺穿胸膛,祖孙二人一同倒在血泊中。一名怀孕的女真妇女,试图躲藏在柴草堆中,被士兵发现后,当场被砍死,腹中的胎儿也被挑了出来,惨不忍睹。

汪直骑在马上,缓缓踱步,冷漠地看着眼前这片被他制造的“赫赫战功”。

屠杀持续了整整一天,兀剌海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营地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明军士兵们忙着割取首级,清点“战果”,但即便如此,首级的数量依旧未能达到汪直和陈钺的预期。

“公公,首级数量不足,恐难向朝廷交代。”陈钺凑到汪直身边,脸上带着一丝焦虑。

汪直眉头紧锁,目光扫过营地周围的荒坟。这些荒坟是女真族人的祖坟,埋葬着历代部落首领和族人。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活人不够,死人来凑!传令下去,挖开这些荒坟,将里面的尸骨挖出,割取头颅,混杂在斩获的首级中,一起上报!”

“这……”陈钺心中一惊,挖坟掘墓乃是大逆不道之事,但转念一想,为了军功,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忙应道,“公公高见!属下这就去安排!”

士兵们接到命令后,纷纷拿起铁锹锄头,开始挖掘荒坟。一具具早已腐朽的尸骨被挖出,颅骨被强行割下,与新鲜的首级混杂在一起。有的颅骨早已残缺不全,士兵们便用木头拼凑,涂上鲜血,伪装成完整的首级。

经过一番清点和“拼凑”,汪直和陈钺终于满意了。他们将郎秀使团的四十颗首级、兀剌海城屠杀的老弱妇孺首级,以及荒坟中掘出的颅骨,共计拼凑出“一千五百余颗首级”,并虚报焚毁“庐帐四百五十余寨”,缴获“牛马牲畜千余头,盔甲军器无算”。

不久,一份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送北京,字里行间充满了夸张与虚构:

“监军汪直、总兵官朱永、参赞军务陈钺奏:臣等奉命征讨女真叛逆,于抚顺关外设伏,分路进剿,直捣海西女真巢穴。贼寇负隅顽抗,我军奋勇杀敌,激战连番,大破贼众!计擒斩首级一千五百余颗,焚毁其庐帐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牲畜千余头,盔甲军器无算!海西女真经此一役,主力尽丧,胆寒溃散,短期内再无犯边之力!辽东边境,得以肃清!臣等恳请陛下圣裁,犒赏三军!”

捷报传到京城时,朱见深正在宫中与内阁大臣商议赈灾之事。听闻辽东大捷,他顿时龙颜大悦,连日来的烦闷一扫而空。

他立刻下旨褒奖:抚宁侯朱永进封保国公,子孙世袭;辽东巡抚陈钺擢升户部尚书,掌管天下财政;西厂提督太监汪直,加俸三十六石,并授予督十二团营的重任,掌管京城精锐禁军。一时间,汪直、陈钺等人风光无限,成为了朝廷中的新贵。

然而,在遥远的辽东,被鲜血与火焰点燃的仇恨,已然燎原。海西女真各部得知贡使被屠、家园被毁、亲人惨死的消息后,悲愤交集,哭声震天。郎秀所在的部落首领,召集了海西叶赫、乌拉、哈达三部的首领,歃血为誓:“明人不讲信义,屠我使者,毁我家园,杀我亲人,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很快,以复仇为名的海西骑兵,开始频繁出现在云阳、青河堡、抚顺关等明军防区。他们行动迅捷,来去如风,手段残酷,所过之处,烧杀抢掠,以牙还牙。明军的哨所被焚毁,边民的村庄被洗劫,无数无辜的百姓惨遭杀害,其惨状与此前明军屠杀女真族人如出一辙。

云阳堡的一名边民,全家七口皆被女真骑兵杀害,房屋被焚烧殆尽。侥幸逃生的孩童,亲眼目睹父母被砍死,姐姐被掳走,眼中充满了仇恨的泪水。青河堡的守军试图抵抗,却因兵力空虚、将领畏缩,被女真骑兵轻易攻破,守军全军覆没,堡内百姓被屠戮一空。

而那些手握兵权的边军将领,或因此前的屠杀损耗了实力,或因畏惧汪直的权势,担心被追究“办事不力”的责任,竟大多畏敌不出,紧闭城门,任由女真骑兵在城外肆虐,任由边民遭受荼毒。辽东边境,再次陷入了战火之中,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惨烈。

汪直带着“赫赫战功”和皇帝的丰厚封赏,志得意满地踏上了归程。他乘坐着华贵的马车,行走在回京的官道上,沿途官员的奉承、百姓的敬畏,让他愈发志得意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侧妃每天都想逃跑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绿茵三十六计我在异次元修复地球灵气字符的游戏顾道长生快穿:多胎笨蛋美人气哭绝嗣大佬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修仙界的捡尸人最强帝尊在都市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豪门第一少奶奶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慕林转乾坤之凡缘世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崩原铁:观影二创降临
经典收藏三国之飞将再世红楼群芳谱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圣雄之名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三国之汉室再兴魏虎大明最后一个大帝独治大明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我助大唐盛世天下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唐镇国公乱世才子我们家的小静静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最近更新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祖宗们,时代变了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穿回渭北做刀客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争霸天下:日月所照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后汉异星录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大明太监秘史 有趣的车前子 - 大明太监秘史txt下载 - 大明太监秘史最新章节 - 大明太监秘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