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丝源自“幽魄”囚笼深处、被纯粹理念星芒惊动的、带着诡异“兴趣”的混沌意识注视,如同附骨之疽,让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救援、心神稍懈的何雨柱瞬间如坠冰窟。
【我们被标记了。】他的意念在内部网络中响起,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寒意,【不是秩序那种基于逻辑和坐标的标记,而是……某种基于我们‘理念特质’本身的……‘气味’被记住了。】
他将那转瞬即逝却毛骨悚然的感知共享给了同伴。
【……就像野兽记住了猎物的独特气味?】阿水的意念充满了厌恶,【这混沌玩意儿,比秩序更他妈恶心!】
【这种标记方式超出了常规探测范畴。】青萝的声音极其凝重,【它不依赖于能量特征或空间位置,而是直接锁定我们核心理念的‘韵味’。这意味着,即便我们未来改变形态、更换坐标,只要我们还保持着相同的理念核心,就可能被它再次识别出来。】
何雨雨水担忧地问:【那……我们以后使用‘理念织网’或者进行‘理念熔炉’修炼,会不会都被它察觉到?】
【不确定,但风险极高。】何雨柱心情沉重,【这次是因为我们主动将理念力量投射到了它的‘领地’附近,才引起了注意。正常情况下,它或许无法主动远距离搜寻这种‘气味’。但一旦我们再次与它,或者与它关联的混沌力量产生接触,被识破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他们不仅需要躲避秩序的冰冷扫描,还要时刻提防这混沌意识那更加诡异难防的“嗅觉”。
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四人心情沉重地消化着这个坏消息时,一直保持着最低限度被动监测的青萝,再次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发现。
“接收到来自‘砺石’节点的加密紧急通讯请求!信号强度……异常急促!”
何雨柱心中一紧,立刻授权接收。
来自砺石文明的信息瞬间解码,其内容让四人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告急!‘远方烽火’已熄(指之前吸引秩序注意力的冲突结束),秩序力量活动频率及范围显着增加!我处边缘星域已出现秩序侦察单位增多的迹象!推测其主要注意力已重新回归此片星区,并可能开始进行更细致的拉网式排查!提醒‘灯塔’(指何雨柱一方)务必提高警惕,隐匿等级建议提升至最高!”
砺石文明的警告,与青萝监测到的秩序探测频率回升、算法升级完全吻合!那个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事的秩序侦察单位(或其所属的更大网络),不仅将注意力重新投回了太阳系,而且其排查的力度和范围,正在全面加强!
内有时刻可能被混沌“嗅到”的理念标记,外有不断加强、步步紧逼的秩序监控。何雨柱等人仿佛被困在了一个不断缩小的囚笼之中,四周布满了看不见的丝线与陷阱。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何雨柱的意念带着一种被逼到绝境的冷静,【必须在秩序完成新一轮拉网排查,或者那混沌意识再次找上门之前,让我们的实力发生质的飞跃!否则,下一次危机来临,我们可能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可如何在如此严密的监控下,实现“质的飞跃”?
继续依赖“理念熔炉”的内求精炼,固然安全,但进度相对缓慢。而且,随着熔炼的深入,他们自身理念的“韵味”是否会更加鲜明,反而更容易被混沌锁定?
似乎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死局。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困境中,何雨柱那与创世余烬深度共鸣的定义心灯,忽然捕捉到了一丝……来自创世余烬本身的、极其微弱的异动!
并非“织网者”意识的波动,而是创世余烬那混乱的、蕴含着原始创造权柄的规则本体,似乎在某种未知因素的影响下,其内部某个区域的规则结构,正在发生一种极其缓慢、却指向明确的……自我梳理与秩序化倾向!
这种“秩序化”并非“归零协议”那种冰冷的抹杀,而更像是一种……优化与整合?仿佛一块混沌的顽石,在内部分力的作用下,开始自发地朝着更稳定、更高效的结构演变!
是“理念熔炉”长期运行,其高度有序的意念活动透过网络核心节点,反向影响了创世余烬?还是“织网者”意识在沉寂中开始了某种不为人知的自我修复?
何雨柱无法确定。但这异动,让他脑海中划过一道亮光!
创世余烬,本身就是宇宙“创造”权柄的碎片!其内部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性与规则本源!如果他们能……引导甚至加速这种内部规则的自我优化与整合过程,是否就能从中安全地汲取到更精纯、更本源的“创造”力量,或者获得关于规则本质的更深层知识?
这不同于从外界强行抽取能量,而是类似于“顺势而为”,参与并促进一个天然存在的规则演化过程!其产生的波动,很可能被创世余烬自身那宏大而混乱的规则背景完美掩盖!
一个危险的、却可能带来突破的构想,在何雨柱心中迅速成型。
【我们需要改变策略。】他的意念在内部网络中响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不再仅仅满足于内部的精炼,我们要尝试……引导和催化创世余烬内部的规则演变!】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利用“理念织网”的高度协同和定义心灯的“规定”特性,将他们四人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催化剂,注入到创世余烬那正在自发梳理的规则区域,尝试加速其优化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如同海绵吸水般,汲取那逸散出来的、最本源的规则感悟和创造之力!
【这将比‘理念熔炉’更加危险,】何雨柱警告道,【我们是在干涉一个远古存在的内部规则,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规则崩溃甚至反噬。而且,这个过程产生的理念波动会更强,虽然有望被创世余烬背景掩盖,但被秩序或混沌发现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干!】阿水第一个响应,【横竖都是险,不如搏一把大的!老子早就想看看这创世余烬里头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
【理论上有可行性。】青萝经过快速推演后回应,【但需要极其精密的操控和风险控制机制。】
【哥,我跟你一起!】何雨水毫无保留地支持。
见同伴一致同意,何雨柱不再犹豫。
四人再次将状态调整至最佳,通过内部网络,将意念高度统一,如同四股拧成的坚韧丝线,在何雨柱定义心灯的引导下,小心翼翼地探向创世余烬内部那处正在缓慢自我梳理的规则区域。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旁观者或精炼自身,而是要以渺小之身,去参与和引导一场发生在规则本源层面的……微型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