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山间的色彩愈发斑斓绚丽。而更让苏婉与所有关心这片山地的人心跳加速的,是那咖啡花谢之后,枝头悄然孕育出的、米粒大小的青涩果实。
自那日发现初花后,苏婉几乎每隔七八日便要亲自上山一趟。每一次,她都能看到新的变化。洁白的花瓣悄然凋落,在原本簇生花朵的地方,一点点鼓起翠绿的小包,如同羞涩的少女,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这些小果起初只是针尖般大小,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渐渐饱满,呈现出青玉般的色泽,紧紧地依偎在墨绿的叶片之下。
“东家您看!”这一日,石根指着几株挂果尤其繁密的咖啡树,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这边几棵,果子明显大多了!照这个长势,等到年底,说不定就能泛红!”
金老农更是整日泡在山里,拿着苏婉给他特制的、放大细微物的水晶片,一株一株地仔细检查果实的生长情况,记录着每一丝细微的变化。“丫头,你看这果柄,结实!果子颜色也正,青汪汪的,透着亮!好兆头,都是好兆头啊!”他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仿佛年轻了十岁。
苏婉小心翼翼地托起一串小青果,指尖能感受到那果实紧实而充满生命力的触感。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这些青涩的果实上,映出内部隐约的脉络。她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期盼。这些看似微小脆弱的果实,承载着她连接两个世界的梦想,是她数年来所有努力与等待的结晶。
“金伯,石根大哥,接下来的养护更是关键。”苏婉压下翻涌的心绪,语气郑重,“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但又不能施肥过猛,以免徒长或影响风味。我之前让铁柱送来的那些沤制的绿肥和草木灰,要适时适量地追施。水分也要控制好,既要防旱,更要防秋雨连绵导致裂果。”
“东家放心,俺们都记着呢!”石根连忙应道,“排水沟俺带着人又加深拓宽了,肥也按您说的法子备好了,就等着时候到了用。”
周文焕看着枝头那星星点点、却意义非凡的青果,亦是老怀大慰,捻须笑道:“春华秋实,天道酬勤。婉儿,这片山地,终是没有辜负你的心血。待这些果子转红成熟,我们苏记,便算是真正有了立足未来的根本!”
希望的曙光已然清晰可见,但苏婉并未被冲昏头脑。她深知,从青果到成熟的红果,再到最终成为杯中香醇的饮品,其间还有漫长的路程和无数需要精细把控的环节。采摘的时机、处理的方法、烘焙的火候,每一步都关乎最终的品质。她开始着手制定更详细的、针对咖啡果实采收与后续处理的规程,并让铁柱加紧打制所需的工具。
然而,就在这充满希望的时刻,之前甜叶菊供应被掐断的阴影,如同乌云般再次笼罩过来。铁柱派往偏远山区寻找新货源的人带回的消息并不乐观。零星种植的农户本就稀少,产量有限,且大多已被那个神秘的“州府客商”以更高价格预订。野生甜叶菊更是踪迹难寻,即便找到一些,也远远无法满足苏记的需求。
“婉儿,库里的甜叶菊干叶,最多还能支撑一个半月。”周文焕看着库存账册,眉头紧锁,“若再无稳定来源,铺子里好几款畅销饮子恐怕都要断货了。”
苏婉站在后院的药圃边,看着那几株自己栽种的甜叶菊,叶片在秋风中微微摇曳。她知道,不能再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采购了。必须尽快启动自种计划,将核心原料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周伯伯,”她转过身,目光坚定,“看来,开辟我们自己的甜叶菊种植园,刻不容缓了。您立刻着手,在镇子附近或者云雾坳外围,寻找合适的土地,不必太大,但要水源充足,土壤适宜。价格方面,可以适当放宽。”
“好!”周文焕点头,“我明日便去寻牙人打听。”
“另外,”苏婉沉吟道,“在找到稳定土地和种苗之前,我们或许可以尝试调整部分饮子的配方,寻找甜叶菊的临时替代品,或者开发几款不依赖甜叶菊的新饮子,以渡过这段青黄不接的时期。”
危机迫在眉睫,但也催生着新的思路与变革。苏婉望着枝头那象征着未来的青果,又看了看眼前关乎当下生存的原料危机,心中那份开拓前行的决心,愈发坚定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