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锅炉工的第一天,刘光鸿就闹上不少笑话。
他学着新来的陈震师傅的样子往炉膛里添煤,结果没掌握好力度,煤块溅出来,差点把旁边的压力表砸坏,让另一边一起学习的学徒工老王发出啧啧声音。
接着陈师傅想知道水位,刘光鸿帮忙看水位,一打开观察孔,蒸汽“噗”地喷出来,烫得他赶紧缩手,手背红一大片,幸好跑得快。
“刘厂长,您慢点,这二手锅炉脾气暴得很,您这身子金贵。”陈师傅在旁边看得心惊胆战,赶紧递过副手套。
“没事,就是看着您操作,一时手痒,毕竟只有接触,才有发言权,要不以后制定操作手册和打造新机器,哪里知道哪些地方会出大问题!”
“那好,您仔细听着,添煤要顺着炉壁滑下去,不能扔,我们帮忙看水位得先开小缝,放放气,不然会烫着,还有几个小细节,您也要注意......”
刘光鸿抹把脸上的黑灰,笑得有点尴尬:“看来这烧锅炉也是门学问,老王至少没出事,看来学那几年,不是白学的。”
接下来的几天,他彻底成了个“煤耗子”,帮忙搬物料,观察机器构造,还要不断抽时间在大脑的系统空间试运行。
毕竟他们修好锅炉后,为保证效率,锅炉工早上天不亮就去锅炉房,穿着沾满煤灰的工装,开始干活,进行预热,要是预热不充分,有可能会爆炸。
本来想要弄一根温度计,但现在的仪器不精确,容易炸炉,于是他又开始制作恒温材质的温度表盘。
现在刘光鸿上午跟着陈师傅学操作,下午对照系统里跳出的锅炉结构图琢磨,晚上对着各种图纸进行复刻。
有时候来不及吃饭,中午就在车间啃个馒头,下午继续跟锅炉的其他部件,比如管道、阀门、压力表等打交道。
刘光鸿的笔记做的满满一大本,而老王纯粹就靠着脑子去记。
白强每次路过锅炉房,都能看见刘光鸿蹲在地上,拿着根树枝在稍微白一点地方写写画画,有时候还会嘀咕几句。
“这边加主蒸汽阀控制钮比较省力,那个是安全阀……必须更换材质,要不一旦炉内压力超过六公斤就得泄压……还有这个可以加一个直管!”
第五天,锅炉又出现故障,蒸汽压力骤降,陈师傅急得团团转。
刘光鸿却异常镇定,根据之前在系统空间画过无数设计模拟图,找到那个被煤渣堵住的疏水阀,喊上老王一起用扳手一拧,“噗”地喷出一股被堵住的黑色蒸汽,压力立马就上来。
本以为又要去喊人的白强,得知消息,立马各种夸赞。
“光鸿哥,你这才学几天啊,比陈师傅都厉害!”白强看得目瞪口呆。
刘光鸿擦擦手上的油污,心里却在想,那是因为他比别人多出不少试错机会,在系统空间演练无数次。
一周下来,刘光鸿不仅把锅炉的脾气摸得透透的,还顺带解决电力不稳的问题,获得系统任务奖励,高级锅炉图纸和专家级锅炉工经验。
他根据设计修改过的最新图纸,开始安排任务,让汽车局的派过来的机械工程师们分工合作。
但有些操作,他们不理解,刘光鸿就自己动手,比如给锅炉加上个储汽罐,晚上电力充足时就多烧点蒸汽存起来。
等到白天用电高峰时就打开另一端的开关,释放储气罐里的蒸汽,既稳定压力,又省不少电。
供电局的李科长听说这事,特意跑来看,摸着储气罐啧啧称奇:“刘局长,你这脑子咋长的,这法子我们咋就没想到,以后你们厂的用电,我给你排个优先号,不过求您一件事!”
刘光鸿笑了笑,谦虚道:“您说?”。
“就是能不能让汽车局的大师傅,帮忙去市里几个大厂的锅炉也整改一下,毕竟到时候可以省下不少电量,到时候可以输送到农村,农村的居民过得很苦,经常没电用!”
这种新型锅炉比现在的型号节能三成,还能自动控温,简直是为豆制品加工厂量身定做的,现在还要免费帮人整改,这个的活,有点亏!
“李科长,这样你让他们出整改费或者让他们拿物资来换都行,毕竟让这些优秀工程师派出去干活,也会影响汽车局一些业务!”
“没问题,我帮您联系,顺便帮您打打广告,大家一起进步!”李科长屁颠颠骑着自行车离开。
“白强,准备组装第二个新锅炉。”刘光鸿把图纸递给白强,“让汽车局机械车间按这个做,保证以后再也不会掉链子,只要以后的锅炉工,按照我的操作手册就行。”
白强看着图纸上那些复杂的结构,虽然看不懂,但对刘光鸿的本事已经彻底信服:“听你的,光鸿哥,你这一周的锅炉工没白当啊!”
刘光鸿换回自己的中山装,感觉像卸下千斤重担。
刘光鸿当锅炉工的事很快传开。
李怀德在轧钢厂的会上,拍着桌子给大伙讲故事:“你们知道不,汽车局的刘局长为修锅炉,研发新锅炉,自己蹲锅炉房烧一个礼拜煤,跟我们的锅炉房的陈师傅虚心学习。
人家那才叫干实事,再看看你们,机器坏了就等、靠、要,我养着你们工程部是拿来干嘛,你们脸红不脸红?”
白部长听说后,语气里满是欣赏:“光鸿同志,现在像你这样肯放下身段干实事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我在工部还是很有人脉,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这些夸奖刘光鸿没太放在心上,他更在意的是那套新锅炉图纸。
他让机械车间赶紧开工制作,心里已经在盘算着,等新锅炉投产,就把现在那些厂子的老锅炉改造一下,卖出去,又可以赚一笔,到时这间新厂也可以真正做起来。
而躲在暗处的崔大可,道听途说,笑得前仰后合:“我就说他撑不多久,果然被逼得去烧锅炉,看来这豆制品加工厂,离黄也不远!”
而且崔大可不但在院里乱说,还在酱油厂当笑话一样乱说,惹得一些不知情工友哈哈大笑。
崔大可傻,酱油厂领导们不傻,连夜开几个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