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体育馆的教练席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尤纳斯惯常坐的位置上,此刻坐着的是助理教练郭世强。立陶宛人的缺席没有在任何官方渠道得到解释。
中国队摆出了2-3联防,五名红衣球员像一道流动的红色城墙。大姚坐镇篮下,双臂展开如同护巢的雄鹰。李特在罚球线附近游弋,目光如炬地扫描着美国队的每一次传导。
基德运球过半场,这位老将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队的防守变化。他朝科比做了个手势,后者立即向弱侧移动。但李特的防守范围大得惊人,在联防体系中依然能封堵科比的接球路线。
“聪明的选择。”ESpN解说席上赞叹道,“用联防限制美国队的突破,逼迫他们在外线出手。”
第二节美国队的第一次进攻以安东尼的远投打铁告终。大姚稳稳收下篮板,第一时间找到李特。就在李特接球的瞬间,科比和基德如饿虎扑食般形成包夹。
李特没有强行突破,而是用一个背后运球稳住身形,随即一记纵贯全场的长传。篮球像装了导航般精准找到快下的朱八,后者轻松上篮得手。
“这就是mVp的视野!”央视解说席上,嘉于激动地拍桌。
美国队立即调整进攻重心。韦德开始持球突破,他的第一步快得像是瞬间移动。但中国队的联防像一张弹性十足的大网,每次韦德杀入内线,总会遇到两到三名防守球员的围堵。
詹姆斯尝试用身体强吃,却在大姚和李特的协防下出现失误。太空易抢到地板球,中国队再次发动快攻。这次李特在包夹形成前就将球分出,刘伟中距离跳投命中。
老K教练在场边来回踱步,朝场上大喊:“耐心!打成功率!”
美国队终于由韦德打开局面。他利用詹姆斯的高位掩护,像一道闪电直插篮下,在大姚补防前完成高难度拉杆上篮。
回过头来,李特再次遭遇双人包夹。这次他选择强突,在科比和基德的夹缝中完成转身,却在起跳时被霍华德从侧面干扰。裁判没有吹罚,美国队迅速发动反击。
安东尼在前场接球,面对朱八的防守干拔三分命中。
中国队进攻,大姚在低位要球。霍华德全力顶防,詹姆斯随时准备协防。大姚靠住霍华德,一个灵巧的转身小勾手,篮球应声入网。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张合理指导兴奋地解说,“你们包夹李特,我们就打大姚这个点。”
比赛就在这种见招拆招中激烈进行。美国队凭借韦德的突破、安东尼的投篮和詹斯的强攻不断取分,中国队则依靠大姚的内线统治力和李特的穿针引线紧紧咬住比分。
当李特下场休息时,中国队仅落后2分。替补席上,郭世强拿着战术板,但更多时候是李特在与其他队员交流。
“他们放空了底角,”李特对朱八说,“下次你会有机会。”
虽然美国队换上全替补阵容。但即便是波什、威廉姆斯和普林斯组成的二阵,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攻击力。中国队这边,李特和大姚同时在场下休息时,场上完全陷入被动。
威廉姆斯连续命中两记三分,分差瞬间扩大到8分。郭世强急忙请求暂停。
暂停回来后,李特上场,中国队坚决打联防,美国队的替补阵容在联防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普林斯的远投打铁,波什的中距离偏出,中国队趁机打出一波6比0的小高潮。
老K教练立即换上主力。科比回到场上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李特,两人再次展开缠斗。
这次李特改变了策略。他更多地在无球状态下移动,利用掩护摆脱防守。一次精妙的底线反跑,李特接刘伟传球完成空中接力。
“聪明的无球移动!”ESpN在解说席上惊叹,“这让包夹变得困难。”
科比立即还以颜色,在同样的位置命中后仰跳投。
两队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当半场结束的哨声响起,比分定格在46比48,美国队仅领先2分。
五棵松的观众们起立鼓掌,为这场精彩的对决喝彩。
李特抬头看着记分牌,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这场比赛的走势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中国队的联防有效地限制了美国队的进攻,而李特和大姚在包夹中的表现更是堪称完美。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尤纳斯缺席的情况下,中国队的临场调整反而更加灵活果断。每一次暂停后的战术变化都立竿见影,每一次换人都恰到好处。
美国队更衣室里,老K教练在白板上画着新的战术。
“我们必须破解他们的联防,”他重重地敲着白板,“更多的传导球,更果断的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