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

迦太基的失落

首页 >> 始皇帝 >> 始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锦衣血途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伏羲夫妻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奇门医圣在都市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天下长宁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
始皇帝 迦太基的失落 - 始皇帝全文阅读 - 始皇帝txt下载 - 始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章 论战长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下午的时刻,又是有一位兵家夫子,在讲述兵法课。

众人围坐在四周,中央有着泥土、沙子、石头等,堆积泥塑而成的地形,有着山岭,有着河流,有着山谷,有着沼泽,有着关卡长城,还有着各色旗帜。

双方军队在对垒。

在地形当中,有着黄河,汾河,有着太行山,还有各种孔道。

黄河的河段当中,有着关中地区,有着河东地区,洛阳等地区。

在太行山脉,有着四大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

轵关陉连接河东与河内,是关中东向今河北的捷径。太行陉、白陉和轵关陉一样,不仅是是古河内地区的偏门,也是河内进入上党的孔道。滏口陉最重要,不仅联系上党和邯郸,还控制着赵都邯郸与故都晋阳的联络要道。

在地形上,有着廉颇设立的三道防线,百里石长城防线、丹河防线、空仓岭防线。

后来,空仓岭防线防线失守,只能困守两道防线。

左边跪坐一个学生,右边跪坐一个学生,一人扮演白起,一人扮演赵括,又是取出算筹,开始在平地上布局,开始军事推演,两军进行交锋。

一个筹子,代表一万兵马。

交战当中,秦军六十万,四十万战兵,二十万辎重部队;赵军四十五万,三十万战兵,十五万辎重部队。

双方在排列兵马。

秦军屯兵于战场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势险要,其势犹如掘坑待虎,而赵军驻扎大军于长平以北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凭。秦出山谷攻赵易,赵入山谷图秦难。赵大军如若入山谷攻秦军,秦军只要封闭山谷,断赵军后路,数十万大军便会成为瓮中鱼鳖。

开局就是对赵军不利。

双方开始出动,“赵括”在进攻,这一次赵括出兵极为谨慎,战兵与辎重部队集合严密,“白起”多次率兵攻击,却是无法击溃,反而折损了两万多骑兵。

“白起”只能困守在营寨当中,“赵括”连续进攻却是失败,粮草不济,只能是后撤而去。

就在这时,“白起”率兵包围而来。

五十万大军,包围“赵括”三十万大军,赵括撤离而去,突破“白起”包围圈,撤离到撤回太行山以东,依托壶口关、滏口陉、井陉设防。

这一战,“赵括”突围成功,可自身折损十五万大军。

“白起”折损二十万大军。

双方又是在对峙。

“白起”一部分军队赵括大军对峙,一部分开始攻略太行以西,晋阳等地,又是从太行出兵,切断雁门郡、代郡等地与邯郸的联系;一部分骚扰前线的粮道。

赵军再次大败。

壶口关、滏口陉、井陉设防,赵军再败。

“赵括”全军覆灭。

兵家夫子道:“赵兵败矣!赵乾,廉经,你们来上。”

又是有两个学生上前,推演着长平之战。

结果,“赵括”又是被“白起”干掉了。

在军事推演当中,“白起”无限弱小,“赵括”无限强大,可不论“白起”如何弱小,可强大的“赵括”,都要败在“白起”手中。

区别也只是,有的“赵括”干掉十万秦军,全军覆灭;有的“赵括”干掉二十万秦军,全军覆灭。

至于说,“赵括”率领四十五万大军,全歼“白起”六十万大军,没有一丝可能。

又是一学生道:“既然进攻不可取,那选择信平君之策,防御为主!”

兵家夫子笑道:“尔等也是如此吗?”

众学生纷纷点头。

进攻会败,那就防御为主。

兵家夫子道:“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按理说,长平距离赵都邯郸道路近,而距离秦都咸阳距离远。应是赵军以逸待劳,而秦军远道而来,粮刍辎重补给维艰才对。可实际却是截然相反。太行数纵横千里,横隔东西,其间仅有小径通行。赵军输运,由邯郸往正西,越滏口陉至涉邑,又过壶口关入上党郡,后取西南经八谏山而至故关。

“输运五百里,以辇车输运黍米,每车十石,三人挽之,日行三十里,十七日可至故关。来回为三十天。若是一人每日五升,三人为十五升,三十天为四百五十升,大约为五石栗米。运输十石用栗米,仅有五石到了长平前线。若是有秦军骑兵袭扰,损耗更大。”

“赵军四十余万人,每日需三万石,每日必至六千车。六千乘以三十,为十八万辇车。六千乘以三,在乘以三十,大约出五十四万人运输粮草。丁男阵战,丁女传输,并非邯郸长平输运,各县各邑至邯郸也需输运。此战,赵国举国征召,输运之夫为百万人,连续三年之久!”

众学生听着,头皮发麻。

赵政听着,也是心神在颤抖。

长平前线,赵人四十五大军与秦人交战,后方有一百万妇人、老人能装运粮草,持续三年之久,谁能受得了。

这只是最低的数据,若是计算路上,秦人骑兵袭击,还有各种意外的损耗,数据只会更为庞大。

兵家夫子继续道:“赵国仅仅七十万户,假如一户为六口人,两个孩子,一个丈夫,一个妻子,两个老人。成年男丁,在前线长平打仗;妻子与年老的公公负责运输粮草,留在家中,只有老妇人,还有两个孩子,留守家中,负责种地为主,可小的小老的老,又是能耕地多少,减产是必然的。这样的过程,连续三年之久,试问一下,谁吃得消。”

“秦人却是水运为主秦军运送物资的船队,从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可以到达河内绛邑(今山西翼城),此处离长平已经不远了。”

“那时秦军一艘运粮船,一艘可运输三百石,渭水黄河可顺流,到了汾河逆流为主,可即便如此,平均日行五十里,船工大约为十人,只需一个月到达,三百石粮草可达到,二百八十石。”

“长平秦军大约为六十万,每日食栗米为五万石,每日必至运粮船二百,一共需六千运粮船,运粮士兵为六万余人,即便计算有些出错,可增加一倍也为十万人而已!”

“赵人四十五大军,需要百万人转运粮草,每日损耗十二万石粮食,三年为一千多天,大战三年赵人损耗一亿两千万石粮食。可秦人六十万大军,十万运输粮草,每日损耗六万石粮食,三年损耗为六千万石粮食!”

“长久下去,赵人反而吃不消了。若是继续僵持下去,赵人将不败而败。此战,看似为六十万秦军对决四十万赵军,实际为七十万秦军对决一百四十万赵人。”

“赵国多储存粮草,粟支可支撑数年,然而三年下来,赵人就支撑不住。

“赵国的农耕仍不及魏、齐、秦等。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关中、巴蜀、江汉和河东等地,其中主产地关中的土地质量被《禹贡》评为“上上”;而赵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只被《禹贡》评为“中中”。”

“秦人耕战立国,可赵人却是重商轻农,赵国商家错于道,诸侯交于路。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齐赵设智巧,仰机利。秦国粮储远超赵国,秦人粮草远胜于赵人。”

“军争之法,外行看兵力,内行看粮草,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赵国栗米不如秦人,却与秦人持久战,相持三年之久,赵军岂能不败。”

兵家夫子又是开口讲道。

赵政听着,心神激荡。

这位夫子讲述的兵法,没有三十六计,没有阴阳虚实,有的只是计算,计算敌我的粮草,计算双方的兵力,计算双方的主力战兵、辎重兵、后勤人员,运输人员等等。

战争,不再是计谋的比拼,而是做数学题。

赵戈开口道:“夫子,当如何?”

兵家夫子道:“廉颇用兵,善守不善攻,昔日长平防御,滴水不漏;又是在邯郸之战,率领老弱之兵,保卫邯郸,秦人败退。论及防御战,廉颇第一,就连白起也不如,可论及攻击,只能是二等!”

“秦赵开战初期,秦强赵弱,这时当启用赵括,速战速决,进攻为主,出奇制胜,而不是持久战。可等到后期,秦赵在长平汇聚大军在几十万以上,此时无法出奇制胜,当用廉颇。”

“只可惜,用人不当,该攻的时刻不攻,该守的时刻不守!”

赵戈问答:“夫子,可有手段破秦军?”

兵家夫子道:“不能!”

赵戈也是沉默。

越是推演,越是知道的多,越是绝望。

没有人可在长平之战,击败白起。

区别,也只是输得有多惨而已。

……

PS:长平之战,秦军兵力多少,参考王翦灭楚动用六十万大军。长平之战,至少也是六十万。秦军损失多少兵力,大致在二十万与二十五之间。

粮食消耗,按照每个士兵三石三斗计算。秦汉时代,一石按照二十八斤计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叫停系统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和全校师生一起莅临末世幕后:我创造了神秘势力帝焰神尊重生后娘娘宠冠后宫终极教官结婚两年未见面,军医老公回来了咸鱼宫女翻身成皇后老坛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亮剑之重霄王承柱从透视开始暴富这破系统竟然逼我当大侠!末世运转重生八零家中曾有八百G,女帝对我很满意食梦貘手记武侠世界男儿行高武:猛练龙象般若功横推一切敌四合院:我师父实在太厉害了
经典收藏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医将婿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冷王的金牌宠妃新闯王魏虎七煞侍魂大唐镇国公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杀胡网游:一把锄头行天下最强大唐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三国懒人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朕实在太难了
最近更新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朱门风流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大明:我是朱标他舅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墨影奇局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始皇帝 迦太基的失落 - 始皇帝txt下载 - 始皇帝最新章节 - 始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