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人高马大好像鹤立鸡群一般。
刚下车就吸引了很多异性的注意。
要知道清华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学校,要说智商,经过全国统一的选拔,大家都差不多。
除非那种不用考试,参加竞赛的超级天才。
所以,很多理工科的男生,都是那种头发乱哄哄,留着稀稀拉拉胡茬的男生。
这让经过大学思想启蒙的学姐们,实在有点接受不了。
所以,每到新生入学的时候,看到容貌出众、身形挺拔的新生,大家都会抢先一步下手。
很快张道陵就被围了起来。
“同学,你是哪个学院的,学姐带你去办校园卡好不好?”
腼腆一点的,稍微含蓄地说道。
“同学,加个绿泡泡好不好?”
大胆的直接要求加联系方式。
王桂花和张建军看见自己儿子一下车就被围了起来,心中那叫一个惊讶又骄傲。
他们对视一眼,上扬的嘴角怎么也压不下去。
赵知夏的父亲知道张道陵受欢迎,可没有想到会火爆成这样!
他用肩膀碰了碰赵知夏,示意她过去。
但赵知夏白了自己父亲一眼,转头向举着姚班的旗帜走去。
赵知夏的父亲叹了一口气,他这个女儿心高气傲,从小就想走仕途,看不上这些情情爱爱。
这可把他给愁坏了。
别人的父亲都是害怕自己女儿早恋,唯独他盼着自己女儿找对象。
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
要是赵知夏当时挤进去宣布主权,说不定两人还真有机会。
但赵知夏的行动表明,她根本没有那个想法。
他朝张建军夫妇挥挥手告别,小跑了两步追上赵知夏,开始说起刚刚的事情。
赵知夏反而越走越快了。
张建军和王桂花告别赵姓领导,转身将行李拿了出来。
王桂花拎着袋子,张建军一手一个蛇皮袋站在旁边。
“爸,你们等我一下!”
张道陵拒绝了热情的学姐,挤出人群,接过张建军手里的蛇皮袋子扛在肩上。
一些女生看着蛇皮袋,立马就皱了皱眉头,退出对张道陵的围追堵截。
当然还有一些颜粉,依旧不依不饶。
甚至有些走过来要帮王桂花拿东西。
王桂花见儿子没有反应,也知道张道陵没有兴趣,便一一拒绝了。
她也理解,毕竟王桂花可是见过柳如烟的照片和明月的视频。
两人都比刚刚的赵知夏还要美上两分。
要是让自己选,她肯定也选这两人中的一个。
张道陵很快照着指导办理了新生报到手续,学校宿舍安排在紫金学生公寓333。
一间宿舍,四张床位。
张道陵也是见到了传说中的上床下桌。
他来的还算早,宿舍里只有一个学生。
“你好,我是晋省的张道陵,以后就是室友了。”
他见张道陵背着行李进来,立马站了起来,一米七三的个头,留着长发,像街边的混混一样。不过现在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非主流。
“你好,叔叔阿姨好,我是京都本地的,我叫王岳!”
“你好,你好!”王桂花热情地打招呼,“你们以后要好好相处啊,不敢打架!要互相帮忙,有的课学不会可以互相请教。”
王岳听到王桂花说到打架,不禁看了一眼张道陵的大骨架,他觉得三个自己怕都不够张道陵一个打。
至于学习,都上大学了,还学个蛋!
他早就想好了,每天签个到,就在宿舍打游戏,到考试的时候,突击一下就行了。
毕竟他高中三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王桂花抹灰、擦桌子、铺床,又跑了两趟给张道陵买洗漱用品、脸盆、水壶等等。
累的满头大汗却乐在其中!
忙完这一些,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半。
张道陵原本想带着父母去吃一吃京都的美食,可是遭到了张建军和王桂花的一致反对。
“去吃什么八大楼,显得你有钱了,就去食堂。我看网上说清华大学的食堂特别大,好吃的也特别多,我们就吃食堂了。”
食堂就食堂吧!
张道陵以前也刷到过清华食堂的测评,好吃的不少!
就这样,一家三口去了清华大学的食堂。
因为新生入学的缘故,许多家长和王桂花的想法一模一样,都想借自己孩子的光,来吃一顿自己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清华食堂。
好在新生入学,打饭的窗口大娘收现金,不是必须要求刷学生卡。
要不然就那排队给饭卡充钱的队伍得排到食堂门外。
张道陵买了一条清蒸鲈鱼10块钱,一盘菠萝咕老肉8块钱,锅塌豆腐1.5元,豆豉鲮鱼油麦菜3元,三碗米饭1.5元。
里面的物价,比张道陵想的还要便宜很多。
王桂花本来打算花个几百块,好好吃一顿。
可只花了34块钱,就有鱼有肉,饭量还给的特别的足。
祖国的政策好啊,那些说考上清华上不起学的,都是扯淡。
要是家庭条件特别差,一个月200的伙食费总有吧,再说还有考上清华就有的各种奖学金,不说几百万,一百个总是有的。
学校还有各种奖学金、助学金。
甚至还有勤工俭学的岗位。
多的不说少的不唠,你要上不起清华,直接去你们户籍地的县委办,说一声,要是当地不供读书,那才叫有鬼了。
上不起是考不上的借口。
食材新鲜,味道绝佳,一家三口吃得心满意足。
吃完饭,张道陵原本想去给张建军和王桂花订一家酒店。
但是他们不想离开,还想看看清华校园的夜景。
沿着马路,慢慢散着步,王桂花心中无限的感慨。
她是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能进到华夏最高学府逛一逛夜景。
随着课本上学过的清华园,慢慢出现在她的眼前。这十多年的辛劳瞬间消散。
张建军也是如此,不时看一眼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自豪,让他现在耕两亩地,都有的是力气。
张道陵则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他不时看一眼两侧的路灯,又看看旁边的大树。
直到他看见路口台阶上的那道反光条时,他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