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指挥部的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绿色光点正以缓慢速度向渤海湾蠕动。
那是镁军舰队的警戒圈与侦察机组。
哈尔西已经足够谨慎,可惜在超过他们认知的雷达技术面前,所有的谨慎小心都没了意义。
纪平安站在雷达控制台前观察,屏幕上镁军侦察机的飞行路径,每一架战机的高度、速度、航线都被精准捕捉。
这是44年才出现的三坐标雷达型雷达,完全碾压镁军当前的通讯技术形成代差级压制。
“镁军侦察机群距离大沽口岸防阵地还有80海里,正在低空掠海侦察。”
通讯兵看着雷达监控汇报,语气轻松没有丝毫紧张。
纪平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启动电子干扰,全频段压制。”
指令下达的瞬间,电子干扰机发出低沉的嗡鸣。
渤海湾上空,镁军侦察机的通讯频道突然被尖锐的杂音覆盖。
机载侦察相机的胶片成像瞬间模糊,原本试图标注的岸防炮阵地,在屏幕上化作一片雪花。
领头的侦察机机长反复调试设备,却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杂音,最后不得不向“约克城”号返回。
与此同时,镁军前出50海里的驱逐舰警戒圈,在纪家军的雷达屏幕上如同标靶。
纪家军的雷达探测距离是镁军现有设备的3倍,穿透性极强。
哪怕镁军驱逐舰开启了最先进的对海搜索雷达,也丝毫未察觉自己早已被锁定。
“司令,镁军警戒圈已形成,驱逐舰间距10海里呈扇形部署,正好卡在我们舰队前出的航道上。”
舰队指挥官通过加密通讯频道汇报,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
“要不要让驱逐舰试探性突破?我们的速度和火力,能在他们反应过来前撕开缺口。”
“暂时不要动。”
纪平安立刻否决。
“对方的目的就是逼我们近战,我们的优势在远距离精准打击,没必要跟他们拼编队协同。”
他们对自己的缺点很清楚,镁军方面同样也清楚。
想逼他们近战拼操作?
美得他们。
他们的射程比镁军远,在他们够不到的地方发射就好,谁和他们玩近战。
纪平安对岸防炮指挥官下令:“通知大沽口、秦皇岛、唐山三地岸防炮阵地,对镁军警戒圈驱逐舰进行模拟锁定,不开火。”
三分钟后,镁军警戒圈的驱逐舰突然发出警报。
雷达操作员死死盯着眼前的绿色屏幕。
就在刚才原本平稳扫描的屏幕突然炸开一片刺眼的红色。
无数个棱角分明的红色锁定框突然浮现,精准地套在代表本舰的光点上。
更令人窒息的是锁定框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每一个都伴随着急促的蜂鸣警报,声波震得人耳膜发疼。
“怎么回事?!设备故障了?”
操作员快速操作着试图消除那些诡异的红色框体,可无论他切换频道、调整功率,甚至重启接收机,锁定框依旧牢牢吸附在屏幕上,尖锐的蜂鸣声一丝未减。
确定不是设备故障而是真的被锁定,操作员立刻向舰长汇报:“舰长不好了!我们被至少十二门岸防炮锁定了!”
舰长詹姆斯刚在舰桥巡视完,就顺着刺耳的警报声冲进雷达室。
他一把推开围在屏幕前的船员,目光触及那些红色锁定框时瞳孔骤然收缩。
他在舰上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强烈信号警报。
“立刻核实信号来源!是不是友军误判?!” 舰长皱眉下令。
很快传来核实后的情报。
“排除友军!信号来自大沽口方向,是岸防炮火控雷达!‘科尔’号、‘埃弗雷特’号也发来了紧急通报,他们也被锁定了!”
詹姆斯只觉得头皮发麻。
整个警戒圈呈扇形部署,间距10海里彼此呼应,是无懈可击的防御阵型,可对方竟能同时锁定所有驱逐舰?
这意味着纪家军的雷达不仅探测距离远,还具备多目标同时跟踪能力 。
他们现在都雷达技术已经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了吗?
这怎么可能!
“给‘约克城’号发报!请求紧急支援!我们被密集锁定,请求空中掩护,请求舰队后撤!”
詹姆斯对着通讯器嘶吼:“全员进入战斗状态!主炮转向大沽口方向,防空炮就位!保持航向,不要擅自机动,避免被误判为攻击姿态!”
可慌乱的情绪早已在船员中蔓延。
在无形的锁定压力下,已然出现混乱的迹象。
类似的场景在警戒圈的六艘驱逐舰上同时上演。
一道道紧急求救信号涌向“约克城” 号的通讯中心,将这边的气氛也变得极为紧张。
“将军,警戒圈所有驱逐舰都发来急电,他们被纪家军岸防炮锁定了!锁定信号强度异常,疑似对方使用了极为先进的火控雷达!”
参谋官拿着汇总的电报快步冲到哈尔西面前,语气里焦灼地汇报。
哈尔西听眉头紧蹙接过电报,眼神锐利。
“果然雷诺兹说的没错,纪家军的技术领先太多了。” 哈尔西低声自语,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只是他捏着电报的指节泛白,显示出他其实也没有那么淡定。
深呼吸了几次,他强制自己冷静下来分析局势。
对方既然只是模拟锁定而非开火,显然意图也是在示威,目的是逼他们退走。
他原本打算通过警戒圈试探纪家军的实力,却没想到对方直接亮出了獠牙,反向试探起了他们。
而且这种全方位、多目标的锁定能力,已经超出了常规岸防炮的范畴。
“纪平安……”
哈尔西喃喃自语,语气里多出来几分忌惮。
片刻后他眼神再次坚定,哼了声:“以为靠技术威慑就能让我退缩?绝无可能。”
退是绝对不可能退的。
出发前总统的命令言犹在耳。
这次他们舰队压过来的目的,要么让纪家军服软,要么直接参战。
他们是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妥协的。
国会已经通过了对亚太增兵的拨款,整个政府都在等着一场胜利来稳固民心、彰显国力。
若是撤退,他回国面对的绝不会是安慰而是铺天盖地的追责。
国会听证会会对他进行质询,媒体也会对他口诛笔伐,等待他的只有军方的纪律处分,甚至可能被送上军事法庭。
所以这场对峙早已不是他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镁国的决策。
哪怕他心里再忌惮纪家军的武力威胁,也只能硬着头皮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