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年味还未散尽,一队浩浩荡荡的宫廷仪仗就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圣旨到——战王府接旨——
李德全亲自带队,身后跟着长长一列抬着箱笼的内侍。那阵仗,把整条街的邻居都惊动了。
这是又要赏什么?
我的天,你看那箱子,沉得都要压弯扁担了!
战王府大门敞开,全府上下跪迎圣旨。墨骁珩和虞怀瑾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年节时陛下已经赏过一轮了,这又是为何?
李德全展开明黄圣旨,声音洪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战王墨骁珩教子有方,长子云辰献策安民,次子云锋戍边有功,幼女云柔通商利国......特赐黄金万两,白银五万两,京郊良田千顷,城内铺面二十处,海外珍宝十箱......
每念一样,围观的百姓就发出一阵惊呼。这赏赐,比年初给亲王的还要丰厚!
念完长长的赏赐清单,李德全合上圣旨,笑吟吟地补充:陛下说了,这些铺面和田庄,都是从抄没的贪官家产里拨出来的。给战王府,他放心。
墨骁珩重重叩首:臣,谢陛下隆恩!
接旨完毕,管家带着下人们开始清点赏赐。一箱箱金银抬进库房,地契房契堆了满满一桌。
王爷您看,管家激动得声音发颤,这处田庄就在西山脚下,听说有温泉!这处铺面更了不得,在东市最繁华的地段!
虞怀瑾轻轻抚过那些地契,神色却有些忧虑:陛下这般重赏,是不是太过惹眼了?
嫂子说得是。闻讯赶来的墨玉琳接话,我刚才过来时,听见不少人在议论呢。
议论什么?墨骁珩浓眉一挑。
说......说咱们墨家如今比皇子还要风光。墨玉琳压低声音,还有人酸溜溜地说,这天下都快姓墨了。
放屁!墨骁珩勃然大怒,老子对朝廷忠心耿耿!
父亲息怒。墨云辰从容开口,陛下越是重赏,越说明对咱们家的信任。那些闲言碎语,不必理会。
正说着,门外又传来通报:王爷、王妃,户部派人来清点赏赐,说是要登记造册。
来的是一位老主事,见到满院子的赏赐,眼睛都直了。
下官在户部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厚重的赏赐。他一边登记,一边感慨,陛下对战王府,真是圣眷正浓啊。
墨云辰温声道:有劳大人了。还请大人回禀陛下,墨家必当鞠躬尽瘁,不负圣恩。
送走户部官员,一家人回到花厅,看着满桌的地契房契,都有些恍惚。
父亲、母亲,墨云柔拿起一张地契,这处绸缎庄,正好可以改成咱们商行在京城的旗舰店。
二哥,她又拿起另一张,这处马场离你的军营近,可以养战马。
墨云锋大笑:三妹这是要把陛下的赏赐都利用起来啊!
那是自然。墨云柔眼中闪着精明的光,陛下赏赐这些,不就是希望咱们能做得更好吗?
晚膳时分,皇帝特意派小太监送来一坛御酒。
陛下说,这是西域进贡的葡萄美酒,请战王一家品尝。
墨骁珩拍开泥封,酒香四溢。
好酒!他给每个人都斟上一杯,来,都尝尝陛下赏赐的御酒!
虞怀瑾浅尝一口,柔声道:陛下待我们,真是恩重如山。
是啊。墨云辰点头,所以我们更该谨言慎行,不能让陛下失望。
这时,管家又来禀报:王爷,安阳长公主府、镇国公府、丞相府都派人送来贺礼,说是恭贺陛下重赏之喜。
墨骁珩皱眉:都退回去!就说心意领了,礼物不能收。
父亲做得对。墨云辰赞同道,这个时候,我们越该低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二日早朝,果然有御史出列:陛下,战王府已极尽荣宠,如今又得此重赏,恐非国家之福啊!
皇帝淡淡一笑:爱卿以为,墨家子女的功劳,配不上这些赏赐?
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爱卿是什么意思?皇帝语气转冷,墨云辰改革税制,让国库岁入翻倍;墨云锋镇守边关,让北境十年无忧;墨云柔开辟商路,让万民受益。这些功劳,难道不值这些赏赐?
那御史冷汗直流:臣......臣失言。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皇帝扫视群臣,但朕告诉你们,墨家得的每一分赏赐,都是他们应得的!
退朝后,皇帝特意留下墨骁珩。
爱卿不必把那些闲话放在心上。皇帝和颜悦色,朕赏罚分明,该赏的,一分不会少。
墨骁珩躬身道: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只是赏赐实在太重......
皇帝大笑,比起你们墨家为朝廷做的,这些算得了什么?
他压低声音:朕听说,有人在那里嚼舌根?
墨骁珩苦笑:确实有些风言风语。
不必理会。皇帝摆手,朕心里有数。
消息传回战王府,虞怀瑾终于放下心来。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咱们就安心收着吧。
墨云柔笑道:母亲放心,这些赏赐在我手里,一定能发挥最大效用。
她立即开始规划:京郊的田庄可以改造成示范农场,推广新式农具。城里的铺面,可以开设医馆、学堂......
墨云辰点头:三妹想得周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是陛下所愿。
三日后,战王府发出告示:所有赏赐的田庄,佃户租子减三成;赏赐的铺面,三年内租金减半。
消息传出,舆论顿时转向。
原来战王府是要用这些赏赐惠及百姓啊!
我就说嘛,墨家不是那种贪图富贵的人!
皇帝得知后,对李德全感慨:看看,这就是墨家的格局。那些嚼舌根的人,该羞愧了!
而此刻的战王府内,一家人正在查看新整理的账册。
父亲、母亲,墨云柔汇报道,按照现在的规划,这些赏赐的产业,每年可以盈利这个数。
她在纸上写下一个数字,连墨骁珩都吓了一跳:这么多?
但这其中的七成,墨云柔继续说,我准备用来设立助学基金,资助寒门学子;设立养老基金,帮助孤寡老人;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小商小贩。
虞怀瑾欣慰地点头:做得对。咱们家现在不缺钱,缺的是民心。
墨云辰补充道:三妹这个方案,我已经禀明陛下。陛下十分赞赏,说要让其他勋贵人家都学着点。
正说着,门房来报:王爷、王妃,外面来了好多百姓,说是要感谢战王府减租减息。
一家人出门一看,府外围满了百姓。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不少读书人。
谢谢战王府!
王爷王妃真是活菩萨啊!
一个老秀才颤巍巍上前:小老儿代表街坊邻居,给王爷王妃磕头了!
墨骁珩连忙扶起老人:老人家使不得!这都是陛下恩典,我们只是遵旨行事。
这话说得漂亮,很快传到皇帝耳中。
这个墨骁珩,如今也会说话了。皇帝笑道,赏!再赏!
于是第二天,又一波赏赐送到战王府。这次是御笔亲题的匾额:积善之家。
墨骁珩看着这块匾额,对虞怀瑾感叹:现在老子终于明白,什么叫仁者无敌
虞怀瑾微笑:咱们只要一直这么做下去,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夜幕降临,战王府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墨云辰在规划新政,墨云锋在研究边防,墨云柔在核算账目。
虞怀瑾和墨骁珩并肩站在窗前,看着三个孩子忙碌的身影。
还记得吗?虞怀瑾轻声道,当初所有人都说,我们走的是条绝路。
墨骁珩握紧妻子的手:现在他们该知道了,这不是绝路。
是通天大道。夫妻俩相视一笑,异口同声。
窗外,明月高悬。
战王府的荣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