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元祖星,雨季如期而至。细雨连绵中,天南大学校园显得格外宁静,雨水沿着图书馆的玻璃穹顶缓缓流淌,形成一道道蜿蜒的水痕。步高峰坐在顶层研究区的老位置,面前摊开着《量子场论》和《宇宙学导论》,但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沉浸在另一个维度中。
经过能量枢纽事件的考验,他的冥我期境界不仅彻底稳固,还在持续深化。现在,他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生命形态的转变——细胞与暗物质能量的融合程度已经超过30%,对常规物质的依赖进一步降低。这种变化带来的体验很奇妙,就像突然解开了一道一直束缚在身上的枷锁。
你的气色看起来好多了。林雪在他对面坐下,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前几天你从能量枢纽事件回来后,脸色苍白得吓人。
步高峰从深沉的感知状态中缓缓退出,微笑道:可能是最近休息得比较好。他注意到林雪手中拿着一份新的实验数据报告,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们之前观测到的背景能量场信号,在连续一个月的监测中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林雪将报告推到他面前,赵教授说,这已经排除了仪器误差或随机波动的可能性。他认为我们可能真的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
步高峰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在专业仪器的记录下,暗物质流的特征频率清晰可见,虽然振幅微弱,但确实存在。这种将内心感知转化为客观数据的过程,让他对的理解更加深入。
不过有个问题,林雪压低声音,昨天星际物理研究所来了几位专家,他们对我们的发现表示怀疑,认为可能是某种尚未识别的系统误差。
步高峰点点头:这是正常的科学质疑过程。我们应该设计更多对照实验来排除所有可能性。
这时楚风匆匆走来,脸色凝重:高峰,有件事需要提醒你。我注意到最近实验室周围有些可疑人员在活动,已经连续三天在相同时间段出现在监控画面中。
步高峰的感知悄然展开,果然在实验室大楼外捕捉到几个异常的能量场。这些能量场中带着明显的攻击性,与普通学生或研究人员截然不同。
是暗影商会的人?林雪担忧地问。
很可能。步高峰平静地说,不过不用担心,校方已经加强了安保措施。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步高峰独自来到校园后山的冥想区。这里位于天南大学的后山深处,人迹罕至,只有一条石板小径蜿蜒其间。细雨已经停歇,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在湿漉漉的岩石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步高峰选了一块平整的岩石坐下,意识沉入暗物质海洋。经过数周的巩固,他现在能够更加自如地操控暗物质流,甚至可以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它们的流向。但这种程度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在深沉的冥想中,步高峰开始尝试感知那些比暗物质更加隐秘的存在。根据他对宇宙学的理解,暗物质虽然占据了宇宙质量的27%,但还有68%是更加神秘的暗能量——那种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终极力量。
他的意识在暗物质海洋中漫游,如同潜水者探索着深海的奥秘。暗物质流携带着无数信息碎片,有星辰的诞生与死亡,有文明的兴衰,有个体的悲欢离合。这些信息如同宇宙的记忆,被永恒地记录在无形的海洋中。
突然,步高峰的意识触碰到了某种截然不同的存在。
那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体,也不是能量流,更像是一种...背景。一种无处不在的推力,轻柔却不可抗拒,如同宇宙的呼吸。它不像暗物质那样可以被间接感知和操控,而是更加根本、更加基础的存在。
步高峰的心神为之震撼。这就是...虚?驱动宇宙膨胀的暗能量?
他尝试去理解这种力量的本质,但就像蚂蚁试图理解人类的思想一样,差距太过巨大。这种力量超越了物质,超越了能量,甚至可能超越了时空本身。
在那一瞬间,步高峰仿佛看到了宇宙的真相:无数的星系在虚的推动下彼此远离,空间本身在不断地拉伸,时间的箭头坚定不移地指向熵增的方向。这是一种宏伟而冷酷的法则,不为任何生命的情感所动摇。
噗——步高峰猛地从冥想状态中退出,喷出一口鲜血。仅仅是短暂的接触,那种超越认知的存在就几乎摧毁了他的精神防线。
他瘫坐在岩石上,大口喘着气,内心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虚的接触虽然短暂,却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如果说暗物质是宇宙的骨架,那么虚就是驱动宇宙运转的原始动力。
【叮!检测到宿主首次接触宇宙本源力量“虚”,认知维度获得飞跃性提升,奖励积分1000点。当前积分:-9,901,284点】
系统的提示在脑海中响起,但步高峰已经无暇顾及。他的全部心神都还沉浸在那短暂的震撼体验中。
虚的力量,与之前接触的气和暗完全不同。气是物质的舞蹈,暗是无形的影响,而虚...是规则的源头。触摸虚,就意味着触摸到了宇宙最底层的编程代码。
步高峰擦去嘴角的血迹,努力平复激荡的心神。他知道,自己现在远远没有能力去驾驭这种力量,甚至连理解都极其有限。但这第一次接触,已经为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当晚,步高峰在修炼笔记上慎重地记录:
6月8日,首次感知到之存在。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与能量的基础力量,是驱动宇宙膨胀的原始动力。接触瞬间,心神几近崩溃,但也看到了更高维度的风景。现在的我,还无法理解其万一,但这无疑是通向终极的道路。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感受着体内依然在激荡的能量。这次接触虽然危险,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他的冥我期境界在虚的冲击下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变得更加纯粹和稳固。
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他对【宇宙本源道】的完整轮廓有了模糊的认知。气、暗、虚,这三个境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从物质界到无形域,再到规则源,层层递进,最终指向宇宙的终极真相。
第二天,步高峰在实验室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的意识还时不时会飘向那个震撼的体验,对虚的思考占据了他大部分心神。
高峰,你没事吧?林雪关切地问,你看起来有点...恍惚。
步高峰摇摇头:只是在思考一些宇宙学问题。林雪,你说如果存在一种驱动宇宙膨胀的力量,我们该如何去证明它的存在?
林雪愣了一下,随即认真思考起来:现有的宇宙学模型确实预言了暗能量的存在,但直接证明极其困难。不过,如果我们能设计出探测空间本身膨胀效应的仪器,或许能间接验证。
她走到白板前,开始画出设计草图:我们可以利用高精度的激光干涉仪,测量两个固定点之间距离的微小变化。如果空间本身在膨胀,我们应该能检测到相应的信号。
步高峰若有所思。科学的方法论或许能为他理解虚提供另一种视角。将修炼感悟与科学验证相结合,这可能是一条更加稳妥的道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步高峰一边巩固冥我期境界,一边开始设计探测空间膨胀效应的实验装置。这个过程既是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虚之力量的进一步探索。
他发现,每当自己沉浸在关于虚的思考中时,周围的暗物质流都会产生微妙的共鸣。仿佛暗与虚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联系,就像海洋与推动它的潮汐力之间的关系。
一周后的深夜,步高峰再次尝试接触虚。这一次,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意识外围构建了多重的暗物质缓冲层。
当他的感知再次触及那种无处不在的推力时,虽然依然感到心神震撼,但已经不至于像第一次那样受伤。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虚与暗的交互,发现暗物质流在虚的推动下,确实会产生特定的波动模式。
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如果能够解析这种波动模式,或许就能找到间接研究虚的方法。
然而,就在他准备深入探索时,一种本能的警告让他立即切断了联系。冥冥中的直觉告诉他,现在的他还远远没有准备好深入探索虚的奥秘,强行而为只会导致认知崩溃。
步高峰尊重这种直觉。修炼之道,循序渐进才是正道。他满足于现在的收获,将注意力转回到对暗物质的深入掌握上。
在接下来的巩固修炼中,步高峰发现自己的暗物质操控能力有了显着提升。现在,他不仅能够感知和引导暗物质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们的局部密度,创造出临时的暗物质聚集区。
这种能力的提升,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暑假社会实践充满了信心。无论前方有什么挑战,他都有能力在法治的框架内妥善应对。
六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步高峰在图书馆遇到了赵教授。老教授正在查阅古籍,桌上堆满了发黄的手抄本和星图。
步同学,正好遇到你。赵教授摘下老花镜,我在研究元祖星古代文明的天文记录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古人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无源之力’,推动万物运行。这与你提出的背景能量场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步高峰心中一动:无源之力?
是的,赵教授翻开一本古籍,古人认为这种力量无处不在,无形无质,却是宇宙运行的根源。他们称之为太虚’。
太虚...步高峰默默记下这个词。古代智者或许也曾经触摸到虚的奥秘,只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体系来表述。
在返回宿舍的路上,步高峰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不同文明、不同时代对宇宙本质的探索,最终是否都指向同一个真相?
当晚的冥想中,步高峰尝试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科学、修炼感悟相结合。他发现,当自己不再执着于某个特定视角,而是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认知体系时,对虚的理解反而更加深入。
夜深了,步高峰站在宿舍窗前,望着雨后的清澈夜空。在那片星空之后,虚的力量正在默默地推动着宇宙的膨胀,也推动着他不断向前。
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前。虽然现在还无法推开它,但终有一天,他会掌握钥匙,踏入那个更加宏伟的殿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轻声自语,然后回到书桌前,继续研究。在这个充满奥秘的宇宙中,每一次突破都只是新旅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