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时间上午七点三十分,财务大臣荒木敏夫在前往首相官邸的专车里,死死盯着平板电脑上跳动的数据流。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仿佛要将电子屏幕捏碎。窗外掠过银座繁华的街景,但此刻在他眼中,这些流光溢彩的摩天楼仿佛已开始倾斜。
大臣,外汇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秘书的声音从蓝牙耳机里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荒木没有回答。他看见美元兑日元汇率像断了线的风筝,从115一路飙升到125,而这时距离股市开盘还有整整半小时。
——第一滴血——
上午九点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电子钟敲响开市钟声。这座平日充满交易员呐喊声的建筑,此刻却陷入诡异的寂静。日经225指数如同撞上冰山的巨轮,开盘即暴跌8.4%,触发熔断机制。交易大厅里,只能听到电子屏不断刷新数据的电流声。
抛单总量是平时的二十倍。交易所所长在紧急通话中报告,买盘......几乎没有。
在三菱UFJ证券的交易席位上,资深交易员山田眼睁睁看着自己操盘的资产组合在十分钟内蒸发三分之一。他想起1997年金融危机时父亲公司的破产,那种熟悉的窒息感再度袭来。
——连锁崩塌——
上午十点十七分,美元兑日元突破135关口。在日本银行总部的外汇干预室,交易员们正在执行规模达万亿日元的买入干预。
就像用茶杯去扑灭森林大火。一位年轻交易员喃喃自语。他们的每次买入,都瞬间被国际游资的抛盘吞噬。
与此同时,在丰田汽车总部,财务部长中村看着实时汇率图,快速计算着损失。每当日元贬值1日元,公司年度利润就要减少100亿日元。而当汇率突破140时,他直接推开了计算器——已经没有必要再算了。
——恐慌蔓延——
正午时分,恐慌从金融市场蔓延至实体经济。在东京新宿区的biccamera电器城,中国游客正在疯狂扫货。一款售价10万日元的相机,按前日汇率约合5800元人民币,此刻仅需4800元。
但更严峻的是进口危机。经营小型食品进口的社长小林发现,清晨刚到的集装箱货柜,仅因汇率波动就产生了15%的额外成本。下周的食用油进口,必须暂停了。
——国家危机——
下午一点,首相官邸地下危机管理中心。经济顾问团队给出的预测令人绝望:若汇率持续当前走势,日本月度贸易逆差将突破3万亿日元。
能源进口成本正在吞噬所有外汇储备。财务省官员展示着动态图表,按此速度,三个月后我们将无力支付原油货款。
此刻,在纽约外汇市场,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正在加码做空日元。这不是投机,而是收割。基金经理在电话会议中直言,日本的经济血管已经被切断了。
——黄昏时分——
下午三点收盘时,日经指数最终暴跌14.2%,创下二战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元兑日元定格在151.7的历史高位。
在东京港区的奢侈品店,店员开始手动修改价签。一位家庭主妇在超市发现,进口奶粉的价格比早晨标价又涨了30%。而在羽田机场,等待离境的外国人排起长队——他们要在日元彻底变成废纸前抛售所有持仓。
荒木大臣站在官邸落地窗前,看着暮色中的东京塔缓缓亮灯。他的手机不断震动,屏幕上闪过一条简讯:外汇储备单日蒸发420亿美元。
夜色渐深,但东京的灯光比往常暗淡了许多。这不是节电措施的结果,而是一个经济强国生命体征正在消失的征兆。明日太阳升起时,这个国家将面对战后最严峻的生存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