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美国政府内部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提出如果美国放弃四国岛、吕宋岛等地,就标志美国彻底撤回了亚洲。
若是如此,恐怕后面美国再与华夏政府发生冲突的话,就没有前沿阵地了。
不过,这个观点很快遭到了美国将领的否决。他们指出,以现在美国与华夏的实力对比来看,若真的发生冲突,恐怕四国岛、吕宋岛的美国驻军,将会在几天之内,被华夏政府消灭得干干净净。
最近,随着第二次欧战进行的如火如荼,华夏的部队已经在两个地区进行了频繁的军事演习。
现在,巴拿马运河又控制在华夏手里面,恐怕若是华夏政府下定决心要武力夺取这两个地区,美国政府也无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美国将领们认为,此时还不如将两个地区的人口和驻军都撤离出来,换取华夏政府暂时的中立,将有限的人力和武力在夏威夷、南太平洋群岛构筑对华夏政府的警戒,而集中力量兼并中美洲。
等核武器研制出来之后,再以核武器为后盾与华夏政府分庭抗礼。
双方的争执很快被提交到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面前裁决。卡尔文?柯立芝认为若是华夏政府不保持中立的话,对中美洲进行武器援助或者直接派出大量志愿军参战的话,美国很难能拿下中美洲,即使拿下来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最终下达了自己的指示,一方面用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换取华夏政府在中美洲战争的中立;另一方面要加大动员力度,在核武器研制出来之前,将美国的军队总数保持在一千万人。
不同于岳天那个时空,这个时空的美国,此时的实力相当于原来那个时空的一半,总人口也较少,加上这些年来自欧洲各地的移民,全国人口只有八千多万人。
若是要保持一千万的兵力,有不小的难度。所以美国将领们将目光放在即将放弃的四国岛、吕宋岛等地的土着居民上。
此时,四国岛经历了美国人二十多年的殖民统治,人口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因为屡次强征雇佣兵,人口下降到一百多万人,美国政府决定将这一百多万人口全部迁往夏威夷岛垦殖,其中二十多万适龄男丁则全部编入美军雇佣军部队,派往欧洲战场。
而吕宋岛人口比较多,人口有七百万左右,在放弃吕宋岛之前,美国政府对当地土着进行强征,足足抓走了一百三十多万青壮年男丁,作为雇佣军,一部分送往英国参战,一部分留在美国南部作为进攻中美洲的炮灰。
为了让这些男丁死心塌地为美国卖命,美国人还在将吕宋岛交给华夏政府之前,答应将他们四百多万家属迁徙到美国居住。其实,是将这些新移民变成兵工厂廉价的劳动力。
在这些工作的同时,美国政府早已经秘密地与华夏政府进行谈判。
华夏政府认为此时还不是自己下场的时候,自己手中握着各种王牌,不担心美国政府能翻起什么大浪来,于是基本上能接受美国人的交换条件,愿意在即将到来的中美洲战争中保持严格的中立。
当然,为了进一步拉拢华夏政府,美国政府表示若是完全占领墨西哥的话,将会把现在华夏政府租借的墨西哥两个港口及港口附近的城市,共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直接划给华夏政府。
不过,在谈判期间,华夏政府还是紧急向墨西哥交付了之前的军火订单,让墨西哥政府也意识到危险,墨西哥紧急开始总动员,并开始在与美国的边界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随时做好防御美国入侵的准备。
因为,两国的诉求都比较接近,所以华夏与美国的谈判很快就完成。
1924年9月12日,美国政府与华夏政府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
这个协定规定美国政府在45天之内向华夏政府移交其在亚洲的一切殖民地,而华夏政府则在美国政府对中美洲联盟战争中保持中立,并不允许在协定生效之后,再向中美洲国家出售任何武器。
协定还允许美国迁徙走四国岛、吕宋岛等地土着,以及美国在当地的动产,这个协定有效期为18个月。
因为,美国人认为他们18个月之内就能占领整个中美洲,即使出现意外,这时候美国也能将核武器研制出来。
这个协定签订不久,美国政府很快便开始组织两地土着居民迁走,而早已经在附近做好接收准备的华夏军队,也在第一时间,进入两地接管两地防务。
为了加强对两地的管理,华夏政府在接收两地之后,将四国岛并入扶桑省进行管理,并从华夏各地迁徙50万移民,变成五个垦殖师进驻该地。
而接收吕宋岛等地之后,华夏政府将新接收的领土,与巴拉望特别市合并,在整个菲律宾群岛成立吕宋省。
因为,当地大量土着居民被美国人掳走,使得华夏政府不得不又从华夏各地组织200万移民,变成20个垦殖师进驻吕宋省。
由于在美国统治期间,美国殖民政府并未完全剿灭菲律宾群岛的部分反抗组织,所以吕宋省成立之后,华夏政府又在当地进行了半年多的剿匪作战,才基本上平定了菲律宾群岛,并将12万战俘,送往各地充当矿工。
美国放弃亚洲殖民地,一开始让华夏政府深感意外,后面仔细一推演便也觉得在情理之中。
获得这些地方之后,华夏终于实现了用扶桑省列岛、琉球群岛、关岛、菲律宾群岛为华夏本土构建起一道防御线,再加上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整个华夏本土防御体系就已经相当好了,若是未来能够将夏威夷纳入进来,那这个防御体系就更加完美了。
在华夏政府和美国政府谈判期间,轴心国军队加紧了往英伦三国运送部队。
到1924年9月上旬,轴心国在英格兰的军队就达到了四百多万人。
但是,由于美国的军事援助及时补上,大量的美国飞行员和美军战机开始加入了英国的本土防空作战,使得北约空军夺回了英格兰大部分地区的制空权,双方空军力量处于势均力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