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华天元

首页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厂公威武宋医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无敌九皇子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鹰视狼顾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华天元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全文阅读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txt下载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0章 终章回顾:寒门逆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阳光落在书页上,纸面微微泛黄。那本《林文正公传》静静躺在案头,封皮磨损,边角卷起,显然是被人翻过许多遍。

书页被风吹动,一页页往后翻去。嘉和元年的临安府出现在眼前。

一间破屋,土墙裂开缝隙,屋顶漏雨。油灯将熄,火苗微弱。床上躺着一位妇人,咳嗽声断断续续。门外传来拍门声,债主在喊话,声音粗哑。屋内少年握笔的手没有抖,他低头看着试卷,墨迹干透,字迹工整。

这便是林昭最初的模样。

他在县试中夺魁,文章直指地方赋税不均。赵文炳不服,散布谣言,说他舞弊。考官查无实据,反而将他的策论刻印传阅。陈元直读罢,提笔批了八个字:“经世之才,非池中物。”

府试时,有人在卷中做记号,意图陷害。林昭察觉,当场请监考查验。一场风波后,他仍列前茅。院试放榜那日,他站在人群最外侧,听到自己的名字,只轻轻点头。

他的文章从不堆砌辞藻。谈民生,便列数据;论政事,必讲施行路径。考官们起初皱眉,后来不得不承认,此人所言,皆有出处。

乡试那年,他写“科举当为治国选才,非为权贵养士”。这句话触了忌讳。主考犹豫再三,还是录了他为解元。消息传出,裴元衡在府中冷笑:“寒门子也敢议朝纲?”

会试放榜,他登进士第。殿试对策,他提出“减冗官、清屯田、修驿道”三项建议。天子问其依据,他答:“浙西一县,三年虚耗粮三千石,皆因小吏冒领屯田补贴。若全国清查,可省一年军饷之半。”

天子动容。

授官御史,他第一个弹劾的就是户部郎中——那人是裴元衡门生,掌管漕粮调度,却让江南米粮积压霉变,北方饥民无食。奏疏递上去,满朝哗然。裴元衡派人警告他,他只回了一句:“若怕,就不该穿这身青袍。”

贬谪岭南,他并未消沉。当地瘴气重,百姓贫苦。他带人勘测水源,引溪流灌溉旱地;又设义学,教孩童识字。短短两年,三县垦田增四成,童生赴考者翻倍。

谢允在京中听闻,连夜上疏请求召他还朝。奏章里写:“岭南得一人而安,朝廷失一人而损威。”

回京后,他任礼部侍郎,主持科举改革。废除死记硬背的经义题,增设实务策问。考生需分析真实案例,提出解决方案。豪族子弟怨声载道,寒门学子却纷纷称快。

徐怀之此时已调任工部。两人合作推行新政。浙东大旱,林昭下令开仓放粮,同时组织灾民修渠,以工代赈。徐怀之带工匠实地勘测,设计出分段蓄水法,一条主渠连通七乡,十年未再闹旱。

边境吃紧,边军缺粮。他奏请整顿屯田,将闲置军田分给兵户耕种,收成自留六成。士兵有了家业,战力大增。又修驿道,三十处险段改线,马车通行时间缩短一半。

裴元衡屡次阻挠。朝会上,他说:“此等新政,劳民伤财。”林昭当庭反问:“百姓饿死是劳民,还是修渠是劳民?士兵冻毙是伤财,还是运粮道不通是伤财?”

天子默然良久,最终准奏。

太子曾私下问他:“你不怕他们联手对付你?”

他答:“怕。但更怕百姓等不到明天。”

裴元衡终被扳倒。不是因一桩罪证,而是多年结党营私的痕迹一一暴露。御史接连上本,宗室也不再支持。天子下旨削职查办,抄家当日,搜出各地官员投效名册三十七册,门生故吏遍及六部。

林昭未参与最后一击。他说:“政争止于去恶,不必赶尽杀绝。”

新政全面推行。屯田法使粮产年年增长,官学普及让州县考生数量翻倍,边防稳固,商路畅通。十年间,国库充盈,民间安定。

他晚年辞官归隐,回到昭明书院。每日授课,修订讲义。学生问他为何坚持写《山居问答》,他说:“我不信万世不易之法,只信因时制宜之策。后人若遇难题,或许能从中找条路。”

他去世那日,手握残稿,面容平静。百姓闻讯,扶老携幼前来吊唁。有人捐木头建祠,有人拆嫁衣织幡。盲眼塾师口述碑文,孩童执笔刻石:“为民谋利者,民不忘之;以身为犁者,天地共仰。”

天子追封他为“文正公”,破例将《治平策》藏于文渊阁,命皇子日日诵读。新帝登基后,亲赴书院祭拜,下令科考必试《治平策》内容。

此后百年,凡有志于治国者,无不研读其书。年轻官员遇到难题,常来书院查阅旧档。堤坝怎么修,赋税怎么减,灾年如何调度,里面都有记录。

谢允活到七十岁。每年春初,他都带新御史来书院行礼。每人发一本《新政实录》,他说:“这不是古董,是工具。”

徐怀之在岭南完成最后一项工程——跨江石桥。竣工那日,他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上面全是林昭当年批注的治水要点。他对着江风说:“先生走的路,我们走到了。”

陈元直早逝,但他教出的学生遍布天下。竹溪书院年年招生,第一课仍是讲解林昭的县试试卷。讲到“赋税不均则民乱”一句时,老教授总会停顿片刻,说:“这话现在听来平常,可在那时,敢说的人要担性命。”

百姓记得他。

村中孩童围坐祠前,轮流朗读新政条文。读完便有人记下疑问,压在供碗底下。几日后,有老儒取走纸条,写下解答送回。这些问答被编成《惠民实录》,送往国子监。

史官打开书,看到一条记载:某年春荒,县令依《策》减役缓征,百姓无一流徙。小儿问父:“林相爷为何帮我们?”

父答:“因为他记得自己饿过。”

史官合上书,唤助手:“准备纸笔,我要为《附传》增补一节。”

助手应声研墨。窗外阳光洒进来,照在桌角那本翻旧的《林文正公传》上。书页微动,像是刚被人翻过。

老仆走进来,拂去案上灰尘。他看了眼墙上画像,轻声说:“先生今天没来。”

话音落下,一阵风穿过厅堂,吹开了桌上那份新送来的公文。纸上写着西北屯田调整方案,末尾有一行批语,墨迹未干:

**政在便民,学为利世**

老仆伸手去拿,指尖刚触到纸边,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年轻人抱着文书匆匆进来,鞋底带着泥,裤脚卷起,脸上满是风尘。

他径直走向档案柜,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山居问答》。翻开时,一张旧纸飘落,上面是百年前某位县丞留下的问题:

“豪强占渠,百姓无水,当如何?”

年轻人捡起纸,盯着问题看了很久。他掏出笔,在背面写下:

“先查渠籍,再集民证,第三步拆闸放水,第四步立案公示。若有人阻拦,就站到闸口前,让他们砍。”

写完,他把纸夹回书中,转身走向书案。毛笔蘸墨,准备誊抄答案。

窗外柳絮飘飞,落在敞开的书页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小小玩家两个人的聊天记录陆太太复婚吧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三国之袁术家臣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惊,玄学大佬竟是鬼怪它祖宗乱世枭臣修仙界的捡尸人太吾传人响当当浪迹在诸天世界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我有神功丈母娘着不住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神级小坏蛋
经典收藏特种兵之至尊高手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新闯王炮灰"攻"养成系统超神狂兵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秦时之七剑传人虎啸三国凰啼山河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我助大唐盛世天下大唐最强路人甲超神妖孽兵王北宋大法官
最近更新穿越明末争霸大海玄黄十二域大唐风流小厨师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奋斗在激情岁月虞朝的故事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蓝鸮之恋汉末三国路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边塞枭龙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鬼王爷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一枪定山河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华天元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txt下载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最新章节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