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簪光幕上的冥王星影像泛着死寂的灰,暗尾传来的画面里,冰层下连一丝光都透不出来 —— 那不是普通的黑暗,是暗声能造成的 “声能黑洞”,刚靠近就会把周围的能量吸进去,连星舰的声能探测器都失灵了。我摩挲着掌心的地脉印记,爷爷的青铜雨铃碎片在口袋里轻轻震动,频率低得几乎察觉不到,像是在警惕这片冰冷的土地。
“张哥,暗声能会‘吞噬’常规声能!” 暗尾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压抑的紧张,“我们测了五次,每次把声能仪伸进冰层,读数都会瞬间归零,像被什么东西咬断了一样。”
光幕切换到育苗台,我的呼吸一滞。淡蓝芽尖的根须蜷缩成小球,紧紧贴在土壤里,像怕被暗声能抓走;淡紫芽尖彻底失去光泽,变成了灰紫色,连最外层的种皮都开始发脆;雪白芽尖更惨,新尖儿直接没了动静,只有芽基还残留着微弱的光 —— 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三叔公在麦场的草垛里找丢失的麦种,天黑后到处是黑黢黢的影子,老人家却不慌,只是点了把晒干的麦秆,用磷火的光引着,很快就找到了藏在暗处的麦种,“暗处的东西怕光,找它得借光走”。
一、暗脉困境:声能 “被吞噬”,星芽陷 “无声窒息”
冥王星的临时基地建在冰层表面的一块凸起上,四周是深不见底的冰谷,风一吹就传来 “呜呜” 的闷响,像无数根冰针在刺耳朵。鹅尾刚把育苗台固定好,就发现青铜残片的光纹在慢慢变淡 —— 残片放在冰面上,“三清” 篆字的光像被冰层吸走似的,一点一点往地下渗,最后只剩个模糊的轮廓。
“暗声能浓度超过 90%,育苗台的声能每分钟都在减少!” 工程师盯着光幕上跳动的数据,额头上渗出冷汗,“现在有效声能只剩 0.5%,星芽的活性在往下掉,再这样下去,连芽基都会被暗声能‘啃’掉!”
我让银簪尝试解析暗声能的频率,可光幕上的图谱一片空白,只有偶尔闪过的杂波,像失灵的收音机。鹅尾蹲在育苗台旁,把声能环贴在雪白芽尖上,试图传递些能量 —— 可声能环的金光刚碰到芽尖,就被冰层下的暗声能扯走,连个涟漪都没留下。“张哥,硬送能量没用!” 她的声音带着急意,“暗声能像个无底洞,送多少吞多少!”
我摸出青铜雨铃碎片,放在银簪旁 —— 碎片的光纹与银簪共振,突然闪过一道微弱的绿光,光幕上的杂波瞬间清晰了些。“暗声能怕‘光声’!” 我突然想起三叔公的磷火引麦,“当年爷爷用青铜雨铃的光引过地脉,现在我们也试试 —— 让火尾把分层火声仪调成‘光声模式’,再用冰声符和风暴声能珠造‘光声导流带’!”
二、破局:磷火引麦跨星用,光声导流破暗脉
“火尾收到!分层火声仪已切换光声模式,频率同步暗声能!” 火尾的星舰在基地上空展开仪器,12 个接口喷出的不再是单纯的火声能,而是裹着淡绿光的 “光声流”—— 那是我让他调整的,把火声能与银簪的光融合,像三叔公的磷火那样,既能发光,又能传递能量,不会被暗声能轻易吞噬。
鹅尾握着冰声符和风暴声能珠,走到光声流旁。冰声符的淡蓝光与光声流的绿光一碰,瞬间缠在一起,变成了青蓝色的光带;风暴声能珠的紫光再一加入,光带又多了层紫色镶边,像三条彩色的丝带,顺着冰层表面往暗声能最浓的方向延伸。“张哥,光声带没被吞噬!” 她的声音亮了起来,“冰层下的暗声能在往后退!”
“让暗尾按光声带的方向,打 12 个‘光声孔’!” 我盯着光幕上的光带轨迹,“每个孔深 100 米,把光声带往冰层下引 —— 就像三叔公把磷火往草垛深处递,暗处的麦种自然会出来!”
暗尾的冰钻很快启动,12 个光声孔顺着光带的方向排列,青蓝色的光声流顺着孔往下渗,冰层下传来细微的 “咔嚓” 声 —— 那是暗声能被光声流驱散的声音。工程师突然喊道:“暗声能浓度下降到 60% 了!育苗台的声能不再减少,反而在增加!”
我看着鹅尾把青铜残片放在光声孔旁,残片的 “三清” 篆字重新亮了起来,光纹顺着光声孔往下爬,在冰层下画出一道金色的轨迹 —— 轨迹尽头,是一片泛着青铜光的区域,那里隐约有枚黑色的符牌在闪,符牌上的 “三清” 符纹与光声流共振,像在回应我们的召唤。“是暗声符!” 暗尾的声音带着激动,“古谱说‘冥王星暗符藏于光声尽处’,果然在那里!”
三、惊喜:暗符启坛连终脉,护江力涨破暗劫
鹅尾跟着光声带往冰层下走,暗尾的机械臂在前面开路,把光声孔扩成了一条窄窄的冰道。走到冰道尽头,那枚黑色的暗声符终于完整地出现在眼前 —— 符牌嵌在三清分坛的石门上,周围刻着密密麻麻的 “暗声纹”,一接触光声流,就释放出黑色的声能,与光声流融合成了深紫色的 “暗光声能”。
“把声能环贴上去!” 我赶紧提醒,指尖攥紧了青铜雨铃碎片 —— 这是太阳系第 3 个三清分坛器物,集齐 12 个的目标又近了一步。鹅尾伸手将声能环按在暗声符上,四道光(光声流、冰声符、风暴声能珠、暗声符)瞬间爆发,整个冰道都亮了起来,冥王星的冰层开始轻微震颤,两个地脉节点在光幕上同时亮起,与海王星、天王星的节点连成一道深紫色的线。
“地脉共振了!” 工程师的声音里满是惊喜,“冥王星的暗声能被净化了,太阳系地脉网闭环进度到 80% 了!”
“护江力数据更新!” 通讯器里传来振奋的播报,“修复冥王星 2 个地脉节点(100 点),净化暗声能 1 次(30 点),全盟协作善念值 0.3 亿(30 点),暗声符器物加成 25 点,净增 185 点!现在护江力 +185= 点!”
分坛石门打开后,里面藏着一卷用黑丝绒裹着的《泉脉术》残页,上面画着 “12 分坛器物共振图”,图上标注着 “太阳系终脉在冥王星核心,需 12 器物聚齐方可激活”。我盯着残页上的图样,突然发现冰声符、风暴声能珠、暗声符的符纹,刚好能拼成共振图的三分之一,剩下的空白处,还留着其他器物的轮廓 —— 那是我们接下来要找的目标。
四、传承与伏笔:光声经验记日志,器物共振引新程
当天傍晚,冥王星的冰层基地里,光声带还在冰道里流动,像给这片死寂的土地留了盏灯。鹅尾坐在育苗台旁,正用银簪在 “宇宙暖种日志” 上画光声带和暗声符的轮廓,旁边写着:“冥王星的暗声能不是怪物,是地脉在教我们‘借光寻路’—— 三叔公的磷火引麦、火尾的光声仪、暗尾的冰钻,凑在一起就是开坛的钥匙。”
她把 “光声导流” 的经验整理成手册:“光声仪频率同步暗声能、光声孔深度 100 米、四器物共振方法”,通过银簪传给全盟。土星的 “环尾” 第一时间发来反馈:“按你的方法,我们在土星分坛附近测出了新的器物信号,像是枚‘环声符’!”
我看着银簪上新跳的土星分坛坐标,掌心的地脉印记突然发烫 —— 青铜雨铃碎片、冰声符、风暴声能珠、暗声符的光纹在光幕上汇聚,拼成了 “12 器物共振图” 的三分之一,剩下的 9 个空位,正等着我们去填满。通讯器里,鹅尾正在给地球的三叔公发消息,屏幕里老人家拿着麦种,笑着说:“你们在天上找‘地脉种子’,爷爷在地上种麦种,咱们都是在护根呐!”
星舰离开冥王星时,我回头望了一眼冰道 —— 光声带的光还在闪烁,星芽的旋律顺着地脉网传到海王星、天王星、土星,连青铜雨铃碎片都跟着轻轻共振。下一站,土星分坛的 “环声符” 等着我们,而我知道,每多找到一个器物,离激活太阳系终脉就更近一步,离爷爷当年 “护江到天边” 的愿望,也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