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重工的生产车间里,巨型机械臂正按照屏幕上的AI指令精准运转。车间主任老张盯着实时更新的生产计划表,眼中满是震撼——三天前,这份计划表还需要五个部门联合开会调整,动辄出现“生产过剩”或“订单延误”的问题;而现在,星辰科技“速推工业版”的AI系统,每天自动整合海外采购商订单、原材料库存、生产线负荷数据,生成最优生产方案,甚至能提前预警“下周三下午3点钢材库存不足”,自动对接供应商补货。
“这才是真·工业智能化!”老张拍着身边的星辰科技技术工程师肩膀,语气激动,“之前用腾云的‘云推’,说是有工业模块,结果就是把普通营销工具换了个皮,根本不懂我们制造业的痛点。你们这个系统,连我们生产线的折旧率都能算进去,推荐的订单优先级比我们自己还清楚!”
这一幕,正在全国数十家制造业企业上演。自林辰敲定“差异化竞争”战略后,赵磊带领技术团队用45天完成了“速推工业版”的迭代上线,核心功能直指制造业“产销脱节、供应链低效、海外合规复杂”三大痛点:AI生产预测模块整合卫星遥感(监测原材料产地产量)、大宗商品期货数据(预判原材料价格)、海外采购商历史订单(分析需求波动),提前6个月预测市场需求,准确率达85%;供应链协同模块打通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采购商数据,实现“原材料短缺自动预警、物流延误实时调整生产计划”;跨境合规模块针对不同国家的工业标准,自动生成cE、UL等认证所需的技术文件,认证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45天。
江南重工只是首批受益者之一。这家年营收50亿的制造业龙头,之前因“盲目扩产”导致钢材库存积压超2亿,海外订单因合规文件缺失延误损失8000万。“速推工业版”上线后,首月就帮其减少库存积压1.2亿,新增3个欧洲采购商订单,直接挽回损失6000万。消息传开后,长三角、珠三角的23家制造业企业主动联系星辰科技,其中包括3家曾转投“云推”的企业——他们在使用“云推”的工业模块时,发现其不仅无法对接生产数据,甚至连最基本的出口退税申报功能都存在漏洞。
农业领域的突破同样迅猛。山东寿光的绿源农业基地,无人机正带着卫星遥感设备巡查万亩蔬菜大棚。地面的控制中心里,“速推助农专项版”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块大棚的土壤湿度、肥力、病虫害风险,AI系统根据这些数据,自动生成灌溉、施肥、农药喷洒方案,同时将“绿色种植”的实时画面剪辑成短视频,同步到tiktok、Facebook的农业垂类账号。
“以前我们想做海外市场,不知道怎么证明蔬菜是绿色种植,只能靠花钱做认证。”绿源农业的负责人李建国指着屏幕上的海外订单数据,笑得合不拢嘴,“现在用这个系统,海外客户能实时看大棚情况,AI还能自动生成多语言的溯源报告,首月就接到了德国、法国的5个商超订单,比去年全年的海外订单还多!”
更让农户惊喜的是“精准营销”功能。AI系统分析出东南亚市场偏爱“小包装、高性价比”的蔬菜,欧洲市场注重“有机认证、高端礼盒”,于是自动调整产品包装和定价策略,针对东南亚推出“1公斤家庭装”,针对欧洲推出“500克有机礼盒装”,海外销售额首月就突破800万,较之前增长300%。河北、河南、云南的17家农业合作社闻讯而来,短短两周内,“速推助农专项版”的用户量就突破5000家。
差异化策略的威力很快体现在市场数据上。“速推”App的日活用户在触底后快速回升,从8万新增反弹至25万,其中制造业、农业用户占比达68%;商家流失率从15%骤降至2.3%,核心商家续约率提升至96%;月度营收不仅止住下滑,还实现了12%的增长,其中工业版、助农版贡献的营收占比超40%。
反观腾云集团的“云推”App,虽然靠补贴维持着5000万的注册用户,但付费转化率仅3%,远低于“速推”的23%。王坤在得知星辰科技的垂直领域突破后,气急败坏地要求团队“立刻推出工业版、农业版”,但腾云的技术团队根本没有制造业、农业的行业积累,只能照抄“速推”的表面功能,结果闹得笑话百出——“云推工业版”将食品行业的库存算法套用在重工业上,导致一家机械企业误判需求,多生产了500台设备,损失超3000万;“云推助农版”的卫星遥感数据严重滞后,推荐的灌溉方案导致云南某合作社的蔬菜缺水枯萎,引发集体投诉。
“腾云这是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行业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垂直领域的核心是行业Know-how,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星辰科技的团队深入制造业、农业调研了半年,才打磨出适配的产品,而腾云只用了10天就抄出‘同款’,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补贴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腾云的50亿补贴仅撑了两个月就消耗过半,却没能留住核心商家,反而因产品漏洞引发大量投诉,被市场监管部门约谈两次。为了节省成本,腾云悄悄取消了“跨境订单免物流费”的政策,导致1200家跨境商家集体转投“星链出海”,其中包括之前被“云推”高价策反的“聚力电器”。
“腾云的补贴就是画大饼,产品不好用,补贴一停就露馅了!”聚力电器的负责人直言,“星辰科技的工业版能帮我们对接海外采购商,助农版能帮我们优化供应链,这些实打实的价值,比补贴更重要。”
王坤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腾云的股东们对“云推”的亏损表示强烈不满,要求他立刻停止补贴,收缩业务;资本市场也给出了负面反馈,腾云的股价在两个月内下跌23%,市值蒸发600亿。走投无路的王坤再次找到林坤,提出“联手破坏星辰科技的供应链”。
“我已经联系了东南亚的几家物流商,让他们中断与‘星链出海’的合作;另外,我还买通了绿源农业的一个技术员,让他在‘速推助农版’的系统里植入病毒,破坏数据!”林坤的声音带着一丝疯狂,“只要星辰科技的供应链出问题,商家就会恐慌,到时候我们就能趁机夺回市场!”
王坤立刻表示支持,拿出2000万作为“活动资金”。很快,东南亚的3家物流商突然单方面终止与“星链出海”的合作,导致部分跨境订单延误;绿源农业的技术员也趁夜植入病毒,导致“速推助农版”的部分数据出现错乱,有农户收到了错误的灌溉指令。
“夏总,东南亚3家物流商突然断供,1200单跨境订单延误,商家投诉量激增!”
“助农版系统出现数据错乱,河北有两家合作社因错误指令导致蔬菜减产,要求赔偿!”
紧急汇报声让星辰科技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林辰在得知情况后,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这肯定是林坤和王坤搞的鬼。”林辰的眼神冰冷,“他们打不过我们的技术,就开始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破坏供应链。”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夏晚晴问道,“重新找物流商需要时间,系统病毒也需要技术组紧急修复。”
“修复系统是第一步,”赵磊立刻说道,“技术组已经在排查病毒,预计6小时内就能恢复正常。另外,我们可以临时启用华运国际的备用物流渠道,先解决订单延误问题。”
“治标不治本。”林辰摇了摇头,“这次是物流商断供,下次可能就是供应商涨价、渠道商封锁。我们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把供应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夏晚晴,你立刻对接一家拥有海外仓储资源的物流企业——‘环球物流’。我已经了解过,这家企业在东南亚、欧洲有12个海外仓,物流网络覆盖30个国家,最近因为资金链问题正在寻求并购。我们用b轮融资的资金收购它,打通‘营销-交易-物流’全链路,让供应链成为我们的核心优势。”
夏晚晴眼中一亮:“环球物流!我知道这家企业,他们的海外仓布局和我们的市场完全匹配,而且物流时效比行业平均水平快20%。如果能收购它,我们的跨境业务竞争力会大幅提升!”
“没错。”林辰点了点头,“只有掌控了物流,我们才能彻底摆脱对第三方物流商的依赖,也能更好地服务制造业、农业的垂直客户。这件事要尽快推进,不能给林坤和王坤留下可乘之机。”
技术组很快修复了系统病毒,华运国际的备用物流渠道也顺利承接了延误订单,商家的投诉逐渐平息。但林辰和团队都清楚,这场供应链危机只是一个警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林坤、王坤的阴谋中站稳脚跟,必须尽快完善供应链布局。
夏晚晴立刻带队前往“环球物流”的总部谈判。与此同时,林坤和王坤也得到了消息,他们试图加价抢夺,开出“溢价50%收购”的条件,但“环球物流”的创始人更看重与星辰科技的协同效应——星辰科技的AI技术和海量商家资源,能让环球物流的海外仓利用率从60%提升至90%,实现双赢。
谈判进行得异常顺利。一周后,夏晚晴带着签署的并购协议回到星辰科技,向林辰汇报:“林总,搞定了!我们以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环球物流100%股权,其12个海外仓、300辆运输车辆、500人的专业团队全部并入星辰科技体系。”
林辰看着并购协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收购环球物流,不仅完善了供应链,更让星辰科技的“营销-交易-物流”全链路闭环正式成型。这意味着,星辰科技的竞争力将再上一个台阶,腾云的围剿、林坤的阴谋,都将难以撼动其市场地位。
而此刻,林坤和王坤在得知并购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废物!连个物流企业都抢不过!”林坤对着电话那头的王坤怒吼,“现在星辰科技打通了全链路,我们想破坏都难了!”
王坤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补贴烧完了,产品做不过星辰,供应链也被他们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