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逆转:易枫传

用户易枫

首页 >> 靖康逆转:易枫传 >> 靖康逆转:易枫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色苏联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晋末风云录红楼群芳谱天下长安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大明第一吏
靖康逆转:易枫传 用户易枫 - 靖康逆转:易枫传全文阅读 - 靖康逆转:易枫传txt下载 - 靖康逆转:易枫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3章 夜谋奇袭定粮仓 易军暗动待三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京的夜色来得快,黄昏时还染着暖意的霞光,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被浓墨般的黑吞了去。城头的风也添了凉,卷着残雪沫子打在人脸上,带着几分刺人的冷。易枫与宗泽在城垛边又立了片刻,敲定了派探子西行的大致方向,便拱手作别——他还要回营处理军务,六十万易军的粮草调度、城防布防,桩桩件件都容不得半分耽搁。

宗泽拄着拐杖,站在城头望着易枫的身影消失在暮色里,那玄色披风在风中展开,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鹰,透着股压不住的锐气。他捻着花白的胡须,眉头却未舒展,方才易枫提到的西辽与蒙古,像两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来人。”宗泽扬声唤道,声音在夜风中传得不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很快,一个身着短打、腰佩弯刀的精瘦汉子从暗处走出,单膝跪地:“末将在。”这是宗泽的心腹护卫,姓赵名武,早年曾随他在河北抗金,不仅武艺高强,还懂些西域的风土语言,是他手里最得力的暗探。

“你即刻去挑两个精干的兄弟,”宗泽俯身,声音压得极低,“备好干粮、水囊,再带上些中原的丝绸、茶叶当信物,明日一早便出发——一路向西,去查‘哈喇契丹’的底细。”他顿了顿,手指在拐杖顶端轻轻敲击,语速放缓却字字清晰,“记住,要查三件事:一是西辽如今的疆域有多大,兵马有多少,尤其是骑兵的战力;二是耶律大石的动向,他有没有东进的打算;三是西域到中原的路线,哪些地方被金国控制,哪些地方能走商道。”

赵武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随宗泽多年,从未听过“哈喇契丹”这个名号,却也不多问,只沉声应道:“末将明白!定不辱命!”

“还有,”宗泽又补了一句,语气里添了几分郑重,“路上务必小心,若遇金人盘查,便以商队的名义应对,切不可暴露身份。若是实在查不到确切消息,保全性命要紧——这西行之路万里迢迢,沙漠戈壁、盗匪横行,比在前线抗金还要凶险。”

赵武重重叩首:“末将省得!”说罢,他起身如狸猫般隐入夜色,脚步轻得几乎听不到声响。宗泽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有回音,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两年,甚至可能……再也回不来。可他别无选择,西辽之事关乎中原安危,就算只有一分希望,也得去试。

处理完这事,宗泽才拄着拐杖,慢慢走下城头。夜色渐深,东京城里的灯火稀稀拉拉,只有少数商铺还亮着灯,透着几分乱世里难得的烟火气。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能看到巡逻的士兵走过,甲胄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宗泽走得慢,寒风刮得他老骨头有些疼,却也让他纷乱的心绪平复了些——白日里在城头想的是军国大事,此刻走在熟悉的街巷,倒生出几分对家的惦念。

宗泽今年已六十二岁,按古人的年岁算,已是垂暮之年。他这一生,大半时间都在沙场与朝堂间奔波,早年在地方为官,兴修水利、安抚百姓,后来金兵南下,他便扛起抗金大旗,守开封、联义军,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家里的担子,大多落在了妻子陈氏和几个成年的女儿身上。

推开自家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一股暖意夹杂着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院子里的老槐树上挂着盏油灯,昏黄的光映着地上的积雪,泛着柔和的光。“爹,您回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随后,一个身着青布衣裙的女子快步迎了出来,伸手扶住宗泽的胳膊——这是他的三女儿宗淑,今年三十五岁,丈夫早年死于金兵之手,便一直留在家里照顾父母。

“外面冷,您怎么不多穿件衣裳?”宗淑一边帮宗泽解下披风,一边嗔怪道,指尖触到父亲冰凉的手,不由得皱了皱眉,“又在城头站了许久吧?”

宗泽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不碍事,老夫身子骨还硬朗。你娘和你姐姐、妹妹呢?”

“娘在厨房热汤,大姐、二姐和四妹在堂屋缝补衣裳呢。”宗淑扶着他往里走,脚步放得极慢,“知道您今天回得晚,娘特意炖了您爱吃的羊肉汤,还在炉子上温着呢。”

走进堂屋,暖意更浓。昏黄的油灯下,陈氏正坐在桌边缝补一件旧棉袄,见宗泽进来,连忙放下针线起身:“回来了?快坐下暖暖身子。”她今年也已六十岁,头发花白,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却依旧透着温和的气质。桌边还坐着三个女子,分别是宗泽的大女儿宗兰(三十九岁)、二女儿宗蕙(三十六岁)和四女儿宗敏(三十一岁),见父亲进来,都纷纷起身问好。

宗泽在主位上坐下,陈氏连忙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又往里面加了些葱花:“快喝口汤暖暖,看你这脸色,怕是又累着了。”

宗泽接过汤碗,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他喝了一口,满足地叹了口气:“还是你炖的汤好喝。”说着,他看向几个女儿,目光扫过她们脸上的神色——大女儿宗兰的丈夫在朝中任小官,近来因主和派打压,日子过得有些艰难;二女儿宗蕙嫁了个读书人,去年金兵南下时,家里的宅子被烧了,如今也住回了娘家;四女儿宗敏性子最烈,当年曾想随父亲去抗金,被他拦了下来,如今还未嫁人,平日里总帮着母亲打理家事。

“今天在城头,遇到易枫了。”宗泽放下汤碗,突然开口说道,目光落在几个女儿身上。他很少在家中提及朝堂之事,今日却不知为何,想把西辽的事说出来——或许是心里的担子太重,想找个人分担;或许是觉得,这些事早晚要让她们知道,这乱世,没有谁能真的置身事外。

“是那个带易军来守东京的易将军?”陈氏停下手中的针线,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前几日听街坊说,这位将军年纪轻轻,却极会打仗,把金兵挡在城外好几次呢。”

宗泽点头,语气沉了些:“正是他。今日与他聊起抗金的事,他竟提到了一个咱们从未听过的国家——西辽。”

“西辽?”几个女儿异口同声地问道,脸上满是疑惑。宗兰皱了皱眉:“爹,这西辽是在哪里?是金国的附属国吗?”

“不是。”宗泽摇了摇头,把易枫今日所说的话,捡着能说的缓缓道来,“这西辽是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带着辽国旧部在西域建的政权,离中原万里之遥,占据着最好的草场,骑兵战力比金兵还要强。他们记着灭国之仇,早晚要东进——等金国亡了,这西辽,怕是会成为咱们最大的威胁。”

堂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油灯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陈氏的手微微颤抖,手里的针线掉在了桌上,她连忙捡起来,声音带着几分不稳:“怎么……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强国?这仗,到底要打到什么时候?”她这辈子经历了太多战乱,从哲宗朝的边患,到徽宗朝的方腊起义,再到如今的金兵南下,她早已厌倦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只盼着能有个安稳的晚年。

宗蕙性子向来温和,此刻也忍不住红了眼眶:“爹,咱们中原已经这么难了,怎么还要面对这么多敌人?易将军说的是真的吗?会不会是他弄错了?”

“不会错。”宗泽语气坚定,“易枫已派探子查过了,还救了辽国的宗室女子,这些消息都是实打实的。而且,他还说了,就算将来打败了西辽,北方的蒙古部落也会崛起——金国用‘减丁计’压制他们多年,一旦金国亡了,蒙古人早晚会南下。”

“蒙古部落?”四女儿宗敏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他们也像金兵一样凶残吗?若是他们来了,女儿愿随爹一起去打仗!”

宗泽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也摇了摇头:“傻孩子,打仗不是儿戏。你一个女子,好好照顾你娘和姐姐们,就是帮爹最大的忙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屋子的亲人,语气里添了几分感慨,“老夫今年六十二了,活不了多少年了,原本以为,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金兵被打退,中原收复,就心满意足了。可现在才知道,这天下的乱局,比老夫想的要复杂得多。”

“爹,您别这么说。”宗兰握住父亲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却依旧有力,“您身子骨这么硬朗,一定能看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易将军不是说了吗?他会守住中原,会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咱们信他,也信您。”

宗泽看着大女儿眼中的信任,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为官清廉,抗金报国,家里还有这么多懂事的儿女。就算将来真的看不到太平,能为这乱世尽一份力,能为后人铺一条路,也就够了。

“对了,”宗泽像是想起了什么,看向陈氏,“明日赵武要带两个兄弟去西域查西辽的底细,你去准备些伤药和干粮,再把我那件旧棉袄找出来,让他们带上——西域的冬天,比东京冷得多。”

陈氏连忙点头:“哎,我这就去准备。”说着,她起身往内屋走去,脚步虽有些慢,却透着几分麻利。

几个女儿也纷纷起身,宗淑去帮母亲收拾东西,宗蕙则拿起桌上的针线,继续缝补那件旧棉袄——那是给父亲准备的,城头风大,多件衣裳总能暖和些。宗敏则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夜色,眼神里满是坚定——她虽不能上战场,却也想为这乱世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帮着照顾家里,帮着准备些物资。

堂屋里的油灯依旧亮着,昏黄的光映着一家人的身影,透着几分乱世里难得的温馨。宗泽坐在桌边,喝着剩下的羊肉汤,暖意从胃里传到四肢百骸。他知道,明日起,又有一场艰难的仗要打——派往西域的探子能否平安归来?西辽的底细能否查清?易枫能否守住东京?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可他并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易枫这样的盟友,有赵武这样的忠勇之士,还有家里这些懂事的亲人。就算前路再难,只要人心不散,只要信念还在,总有一天,这乱世的战火会熄灭,总有一天,中原的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夜色渐深,东京城里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少数地方还亮着光,像黑夜里的星星。宗泽望着窗外的夜色,轻轻叹了口气,却也露出了一丝笑容——他仿佛看到,多年以后,中原大地重归太平,百姓们在田埂上劳作,孩子们在巷子里嬉戏,再也没有战乱,再也没有离别。而那遥远的西域,那北方的草原,也都平静下来,与中原和睦相处,共享太平。

他知道,这一天或许很远,但只要他和易枫,和所有心怀天下的人一起努力,就一定能等到。

东京的夜深得彻底,连城头彻底士兵的脚步声都淡了些,只余下寒风卷着残雪,在街巷里打着旋儿。宗泽家中已熄了灯,老两口躺在床上,呼吸渐渐平稳——白日里西辽的隐忧、遣探的牵挂,都暂时被梦乡抚平,只偶尔在梦中呓语,念两句“中原安”。

而城南的易军大营,却是另一番景象。主营帐内,牛油烛烧得正旺,烛火映着易枫挺拔的身影,他手指按在案上的简易舆图,指尖划过标注“金营粮仓”的红点,目光锐利如鹰。帐下立着四个精壮汉子,皆是易军心腹:左先锋赵羽,副将林山、陈猛,还有负责斥候的吴峰。四人皆着玄色劲装,腰间佩刀,神色肃然,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昨日虽击退金人,可他们屯在东京城外三十里的粮仓,是心头大患。”易枫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金人粮草充足,若等他们休整完毕再攻城,我们守得再紧,也迟早要被拖垮。所以,今夜必须主动出击——端了他们的粮仓。”

赵羽往前一步,抱拳朗声道:“将军下令便是!末将这就点兵,今夜定把金人的粮仓给您搬回来!”他性子最烈,昨日与金人厮杀时砍伤了左臂,此刻绷带还渗着血丝,眼里却满是战意。

“急不得。”易枫抬手按住舆图,指尖停在粮仓西侧的一片矮树林,“金人粮仓外有三层岗哨,外围还挖了壕沟,硬闯只会打草惊蛇。赵羽,你带五百弟兄,要这么做——”

他俯身,声音压得更低,字字清晰:“第一,让弟兄们把浑身涂满黄土,再裹上黄色土布,夜里在矮树林里伏着,远看就像一堆土丘,绝不会被哨兵发现。第二,等三更天哨探换班的间隙,用夜爬的方式一点点挪过壕沟,别碰响他们埋的警示铃。第三,一旦摸到粮仓门口,先解决掉守门的两个小队,动作要快,不能留活口——我已让吴峰提前摸清了他们换班的时辰,错不了。”

赵羽听得仔细,连连点头:“末将记牢了!涂黄土、夜爬过沟、三更动手,绝不走漏半点风声!”

“还有粮草。”易枫补充道,“粮仓里的粮食不能烧,要运回来——咱们的弟兄和宗泽的士兵粮草也紧,抢过来正好解燃眉之急。你让弟兄们多带些粗布口袋,得手后先把粮仓门守住,再分批往回运,我会让人在矮树林外接应。”

“是!”赵羽应得干脆,眼里闪着光——夜袭这种事,他最是拿手,只是没想到将军连“涂黄土伪装”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心里更添了几分底气。

这时,副将林山忍不住开口:“将军,赵先锋只带五百人,会不会太少?万一被金人发现,怕是难敌……”

易枫抬眼,目光扫过帐下众人:“我带九万九千五百弟兄,在离金营粮仓十里外的山坳里埋伏。”他指尖在舆图上划了条弧线,“一旦赵羽得手,金人必然会派兵反扑,到时候我率兵从侧后方杀出,断他们的退路,既能掩护赵羽运粮,还能趁机杀他们一阵,让金人知道咱们易军不是只会守城!”

这话一出,帐内众人都精神一振。陈猛攥紧了刀柄:“将军英明!咱们总被动挨打,也该让金人尝尝被偷袭的滋味了!”

易枫看向负责斥候的吴峰:“你派出去的人,今夜要盯紧金营的动静,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刻用信号弹报信——红色弹是赵羽得手,绿色弹是金人反扑,黄色弹是咱们该出兵了,别弄错了。”

吴峰躬身应道:“将军放心!末将已让斥候在金营四周布了暗哨,连他们巡逻队的路线都摸透了,信号弹一放,绝不会误事!”

易枫点了点头,抬手看了眼帐外的天色——月亮已爬到半空,银辉洒在营地上,映着成片的帐篷,像蛰伏的巨兽。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里添了几分凝重:“今夜这一战,不仅是为了抢粮草,更是为了挫金人的锐气。他们总以为咱们困守东京,只能被动防御,咱们就要让他们知道,咱们易军,敢打、敢冲、更敢主动出击!”

“愿随将军一战!”四人同时抱拳,声音铿锵有力,震得烛火都晃了晃。

易枫挥了挥手:“都下去准备吧。赵羽,你现在就去点人,让弟兄们先把黄土和土布备好,别惊动其他营帐。林山、陈猛,你们去整兵,让弟兄们都把甲胄穿好,刀枪磨亮,三更天前务必在山坳里埋伏好,不准发出半点声响。吴峰,你去盯着斥候,确保信号传递无误。”

“遵令!”四人齐声应道,转身大步走出营帐,脚步轻快却不慌乱——跟着易枫打仗,他们从来都不慌,因为这位将军,总能把每一步都算得清清楚楚,让他们知道,只要照着命令做,就一定能赢。

帐内只剩下易枫一人,他走到舆图前,指尖再次落在“金营粮仓”上,眼神沉了沉。他知道,今夜这一战风险不小——一旦被金人识破,赵羽的五百人怕是凶多吉少,他的九万多弟兄也会陷入苦战。可乱世之中,哪有不冒风险的胜仗?想要守住东京,想要为中原百姓争喘息之机,就必须比金人更狠、更准、更敢拼。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脑海里闪过白日里宗泽的脸——那位六十二岁的老将军,还在为西辽的事忧心,还在为中原的安危奔波。他不能让这位老将军失望,更不能让六十万易军弟兄、让东京城里的百姓失望。

烛火跳动,映着易枫坚毅的侧脸。他走到帐门口,掀开帘子一角,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三更天快到了,一场夜袭,即将在三十里外的金营粮仓拉开序幕。他仿佛已看到,赵羽带着五百弟兄,浑身涂满黄土,像猎豹般伏在矮树林里;看到自己的九万多弟兄,在山坳里屏住呼吸,等着信号弹升起;看到金人粮仓被攻破时,那些士兵惊慌失措的样子。

寒风拂过脸颊,带着几分冷意,却让易枫的头脑更加清醒。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纹路硌着手心,像是在提醒他——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等着吧。”易枫轻声自语,目光望向金营的方向,“今夜,就让你们尝尝,主动出击的滋味。”

帐外的风更紧了,却吹不散营地里悄然涌动的战意。易军的士兵们,正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集结、准备,等着将军的号令,等着那枚划破夜空的信号弹——等着一场属于他们的胜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顾道长生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侧妃每天都想逃跑行走的正能量浪迹在诸天世界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火影开局夺舍了白莲我的谍战岁月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替身狂婿直踏青云之巅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崩原铁:观影二创降临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
经典收藏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朕实在太难了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大唐好相公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唐哀帝,中兴大唐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独治大明走进唐朝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他改变了法国大明最后一个大帝乱世黑马亮剑:一亿碎片时空手环:代号025
最近更新朕的大学时代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梦主:从拾荒开始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画启乾坤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高铭远传奇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飞刀圣剑2神女转世,平定四方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汉末立志传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
靖康逆转:易枫传 用户易枫 - 靖康逆转:易枫传txt下载 - 靖康逆转:易枫传最新章节 - 靖康逆转:易枫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